巧用写作手法,好文自然天成
2017-04-13赵燕
好文章常常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被吸引,甚至让我们心醉神迷,难以自拔,或志由此生,或情动于中。其为何有如此迷人的魅力呢?自然因为文中拥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充满智慧的感悟,血肉丰满的人物、感人肺腑的情节,自然因为文中拥有丰富生动的词汇、变化多姿的修辞手法……此外,要成就一篇好文章,一定少不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
如果说文字是一根根华美的丝线,那么写作手法则是巧妙的编织方式,用不同的回环、缠绕手段呈现给读者美轮美奂的云锦;如果说文字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宝石,那么写作手法就是各种串绕与镶嵌手艺,最后成就了各种耀眼夺目的桂冠和项链……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我们的文章更优秀,所以,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是我们能够妙笔生花的重要前提。
写作手法是让文章更出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联想、想象、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叙议结合(夹叙夹议)、悬念、伏笔、铺垫、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象征、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欲扬先抑、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衬托、对比、烘托、渲染、虚实相生、白描与细描等等。
写作手法的运用要因文而异,古人说,“文贵有法而无定法”。不同题材、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运用哪些写作手法,需要我们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依文章实际需要而定。
顺叙、倒叙与插叙
顺叙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是基本写法。倒叙先写结尾,然后仍是顺叙;而插叙是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情节。倒叙和插叙运用得当能够突出中心思想,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还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鲁迅写的回忆性散文《风筝》是经典的倒叙手法,而他写的短篇小说《故乡》则是运用插叙手法的经典范文。
联想、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或由眼前事物回忆以前的事物。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内容。联想和想象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鲁彦在抒情散文《听潮》中因海潮声联想到战鼓声、金锣声、情人的蜜语、微风拂过琴弦……曹操在诗作《观沧海》中,写出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是想象。
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相衬)
适合描写人物、描绘风景、展现场景、叙述故事,能够使场景、画面变幻丰富,人物具体突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吸引读者阅读。
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能够突出文章主旨,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说服力并具有感染力。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文笔简洁朴实,夹叙夹议,情感自然流露,感动了无数人。
悬念、伏笔、铺垫、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
悬念,简单说就是“只亮谜面,藏起谜底”,是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可以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情。推理小说一般都会运用这一手法。伏笔,指对后面即将出现的内容预先提示。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就运用了经典的伏笔。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事而铺叙另外的人、事以作衬垫,可以蓄积气势,推动情节,如高尔基创作的著名散文诗《海燕》中对暴风雨的描写。
在初中阶段的习作中,照应手法运用较多,照应可以首尾、前后照应,它能使文章结构完整,在内容上强化中心。莫泊桑的著名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多处运用了照应手法。
悬念、伏笔、铺垫、照应都能增强故事性,使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象征、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托物寓意
象征和托物言志都是指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抱负和志趣,区别在于: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被象征物可以因文章内容而定,如茅盾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中白杨象征抗日军民,高尔基的《海燕》中海燕象征革命者;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明月代表团圆,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莲代表君子的高洁品质。
咏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咏物抒情”与“借景抒情”相似,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将感情寓于写景状物之中,如鲁迅在《故乡》中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我”当时压抑、窒闷、悲凉的心境。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常常相互交叠运用,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抒发感情的同时创造出各种唯美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这些大量见于中国古典诗词。
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这两者都是人物描写的技巧。欲扬先抑是指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随着后面的情节发展再将其抬高;先扬后抑则相反。这两种方法可造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波澜起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小见大
抓住一点或某个局部,通过独到的想象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从而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鲁迅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就是典型例子。
開门见山、承上启下
开门见山是指一开始就明确文章内容、主旨或者人物,使读者一目了然,留下深刻印象,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承上启下也属于文章结构手法,能够使文章完整连续,行文流畅。
衬托、对比、烘托、渲染
这几种写作手法常常结合运用。衬托的侧重点在于:写一个是为了突出表现另一个,有正衬、反衬之分;对比则侧重将两个事物相互比较而得出结果,从而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明显差别。
烘托和渲染,指通过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进行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艺术形象,加强艺术效果。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未有一字描写罗敷的容貌,却反复多次写周围人见到罗敷的反应,试问哪位读者没有在脑海中塑造出这个至善至美的人物形象呢?再如柯岩创作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行文中反复咏叹——“我们对着……喊”,就渲染了一种极度思念、悲苦无助的氛围。
虚实相生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则一般指想象的、回忆的、梦境中的人事境。所有优秀的艺术必定是虚与实完美结合。实,让内容具体实在,使人可触可感;虚,则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扩大和充实艺术作品的美感。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是实景,而梦中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白描与细描
用明快简练、单纯朴素的文字,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事物的特征,叫白描手法;而细描则是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与白描不同之处是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来描写对象。
味中之味 朱逸安
水墨韵染铺华章,泼墨消得一径香。
一方黛色的歙砚横放窗前,约莫有一本书大小,砚台底部有深浅不一的浅黄色花纹,好似微风下湖水的波纹。砚台表面没有复杂的雕刻,只顺着砚石的纹路刻了一节挺拔的竹子。淡淡的墨香令人陶醉。
说起这方石砚,还要追溯到8年前。当时5岁的我和父母一起到徽州游玩,只见黑瓦白墙、小桥流水,看不尽古城沧桑。可我那时还只是一个满街乱跑的小孩儿,感受不到古城的岁月之美,只是随父母走马观花地匆匆浏览一家又一家售卖文房四宝的店铺。忽然,一股奇特的香味窜入鼻腔,沁人心脾,那是什么?
我循香望去,只见一家店铺门口放了一张桌子,桌前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老人目光炯炯有神,干瘦的双手青筋凸起,正握着一支毛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流畅地书写着什么。我很好奇,又心生敬畏……原来,那阵阵奇香就是墨汁的味道。那一刻,我感觉整条小街都溢满了水墨晕染的气息。
被这奇香感染的我们买下了一方硕大的石砚和几块润泽的墨锭。
上学后,老师经常让我们练习书法。那方尘封已久的砚台和经过岁月洗礼的墨锭一下子派上了用场。这真考验人的定力啊!在砚台里加一点水,手拿墨锭一圈圈地研磨,墨香缓缓弥散,我手握毛笔,一笔一画地写着。开始总写不好,软软的笔尖不听使唤,心中焦急郁闷;练习了几天后,渐渐有了感觉,笔下不再生疏,内心多了些笃定,也不觉得墨汁味古怪了。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书法,爱上了书法,感受到书法与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柳体字的方正、瘦金体的苍劲;楷书的规矩端正、行书的行云流水、草书的豪放张狂、隶书的玲珑圆润……那是书法的味道,是中国的味道,更是古韵的味道。
墨汁味,中国味,味中味!
如今功课繁忙,连作业里的文字都很难做到工整美观,更别说练习书法了。那方墨迹斑斑的砚台又搁置窗前,原本的墨香早已散尽,可内心深处,依然有阵阵墨香伴我前行。
教师点评
文章充满浓浓中国味,情感韵味深厚,文字生动雅致。以诗句开篇,营造一种古风情韵,随后以细描手法介绍有竹子图案的黛色歙砚,用插叙手法回忆黛瓦白墙的徽州,泼墨书写白发苍苍的老人,特别是“整条小街都溢满了水墨韵染的气息”,成功渲染出厚重的地域文化氛围。从“墨汁味”到“中国味”,到“内心深处,依然有阵阵墨香伴我前行”,既小中见大,又托物抒情;结尾再提“墨香”,照应开头,强化中心。
(赵燕)
找到自己的“锅炉” 杨敬泽
开水房里,水蒸气四处弥漫,也只是模糊了人的眼睛;可同样是水蒸气,一旦进入机车锅炉,在熊熊烈火的作用下,便能推动火车、轮船前行。为什么同样都是水蒸气,差别会如此之大?因为适宜的压力能产生巨大的动力。
看到这段话,我不由得想起上小学语文课《我的小桃树》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桃树在风雨中不断成长,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大家都思考。”我还记得问题的答案:小桃树将风雨的压力转化为自身动力,让自己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最后,老师还说:“你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风雨!”
这“风雨”,应该就是给自己的压力吧!可我从出生以来,父母提供了安逸的生活环境,对我的要求也不是太高,我自然找不到这样的“风雨”,体会不到压力能让自己爆发出多大的潜力。
我渐渐长大了,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有些自以为是,甚至觉得不需要什么“风雨”。
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骄傲地在家里炫耀:我考了全班第二名!妈妈笑着鼓励我:“不错,不错,保持住。”本以为平时一向严肃的爸爸也会同样表扬我,可没想到他冷冷地说:“一个班上第二名罢了,值得你这样骄傲吗?等你得了第一名再来跟我讲!”原本喜悦的心情一下子沉入谷底,我愤怒地冲他大声嚷道:“你有什么资格评判我!我辛辛苦苦地学习你看见过吗?”他生气地站了起来,往我身上猛抽了一巴掌,吼道:“就凭我是你爸爸!你这样骄傲自满,迟早要垮掉!”说完,他就走进自己的房间。我委屈又愤怒,鼻子一酸,眼泪涌了出来。妈妈在一旁不停地安慰我,但我的心里充满对爸爸的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个第一名给他看!
此时,窗外雷电交加,风雨越来越猛。我不管這些,抱定了“报仇雪耻”的决心,逼迫自己坐下来安心学习。
此后,每当脑海里稍微产生一点儿偷懒的苗头,我都会想起爸爸的巴掌,想起我的“耻辱”,从而更加努力。
后来,我真的考了第一名,终于能够以自己的能力证明给父亲看了,那成功的喜悦远远大于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本身。这件事让我更有自信,更有尊严。从此,我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许自己有一点儿懈怠。
有一次妈妈与我谈心,我才知道,爸爸打我的那个晚上,他辗转反侧,一夜未眠。听到这里,我的鼻子又酸了,但我忍住眼泪,内心豁亮了很多。
小桃树的“锅炉”正是那些“风雨”,而我寻找的“锅炉”正是一向严肃的爸爸,他那一巴掌,正是激发我动力的“锅炉”、激励我成长的“风雨”!
“风雨”和“锅炉”,总是带给我们压力,总是带给我们烦恼,但也不停地激励我们努力成长。
那个夜晚,风雨交加,暴雨狠狠地泼下来,冲击着我激愤的内心。机车锅炉里的水蒸气在熊熊烈火的作用下,翻滚升腾,驱动着机车向前飞奔。
那一夜,我同样也没睡好。但是在这一夜,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锅炉”,静静地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小桃树也在承受着风雨的洗礼。
教师点评
文中反复出现“小桃树”“锅炉”“风雨”,其象征性不言而喻。小桃树对“我”的形象也起到了正面衬托的作用。第三段承上启下,从“小桃树”引出“我”的经历。一开始父亲的巴掌让作者愤怒,随之奋发努力,又用插叙手法交代父亲“辗转反侧,一夜未眠”的情节,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展现父亲的良苦用心。
全文多次出现“风雨”,既象征成长路上的艰辛,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同时借景抒情,表现了或愤怒激动或警醒感动等复杂情感。
(赵燕)
外婆的板栗 徐馨茹
在我的老家,有满园子的板栗树,走在树下,可以闻到阵阵板栗的清香。
板栗树上,一个个熟透的板栗像一个个圆锥形的小陀螺,又似一只只淡绿色的小刺猬蜷缩成一团挂在树上。那时外婆便会停下手中的活儿,一只手挎着一个小篮子,一只手牵着我走进园子,拿起树旁的竹竿,从树上“啪嗒啪嗒”地打下板栗,我就在树下跳着、跑着、笑着。
等我玩够了、摘够了后,外婆会重新挎上篮子,牵着我回家。然后,她剥去板栗的刺,板栗特有的清香又扑面而来,如一股缓缓流淌的清泉。外婆将板栗放到充足的阳光下晾晒几个小时,再将壳去掉,用井水洗净,沥干水分……我像小尾巴一样跑前跑后,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即使花谢了,柳树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份喜悦之情也一如既往。
一切准备好了,终于可以翻炒了。外婆将洗净的板栗放进锅中,翻炒大约一刻钟后,舀一勺蜂蜜加进去。栗子们如一只只金色的小猴在锅中顽皮地上蹿下跳,一闻,真香,那槐花蜜香与栗香交织在一起,真是“徘徊绕襟袖”,令人垂涎欲滴。斜阳透过窗户在外婆的脸上刻下时光之痕,将小屋里辉映成金黄色。几滴汗珠从外婆的额头上渗出来,很快又消失了,笑容从她的嘴边溢出来,显得人也精神了许多,那一刻岁月静好。
栗香在屋子里蔓延开来。我等不及了,伸出手捞起一个,轻轻吹了吹,咬了一口,顿时唇齿生香,清香四溢。
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板栗,这清香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的童年、我的梦里……
现在很少吃到外婆亲手炒的板栗了,板栗也成了一种念想。走在街上,偶尔闻到这久违的清香,循香而去,通常有一位老婆婆推着车沿街叫卖,我的心中涌起一阵冲动,连忙买些回家,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板栗虽香,却总少了些醇厚的味道。
不久前,外婆特地捎给我一袋板栗。我又尝到了曾经的味道,那是外婆的味道啊!板栗里饱含着浓浓的思念和爱……
教师点评
本文成功运用“托物抒情”的手法,借板栗抒发了对外婆、对家乡的爱与怀念,围绕板栗叙说了一件件平凡琐事,情节细腻精彩、灵动自然,比如用细描手法写板栗在树上、在锅里的形态与味道;写“我”跟着外婆跑来跑去的兴奋与快乐。前面所有描绘、叙述都为最后“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板栗”做足了铺垫和渲染。现在的“板栗虽香,却总少了些醇厚的味道”,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爱与思念,才能赋予“物”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
(赵燕)
清晨的阳光,总让人有好心情。
阳光从斑驳树影间洒进来,空气中都涌动着暖阳的味道。
隔壁那只老猫又慵懒地卧在窗台上。桂花也在一夜间开了,仿佛仙女玉指轻轻一点,桂花便如满天星河,开了一树。
这样的早晨、这样的阳光、这样的花香,最适合看书。
黄金般的阳光,笼罩着这片温馨的小世界。我轻轻从书柜中抽出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仿佛在听一位慈爱的母亲讲故事。
她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花店肥衣肥裤的阿婆不耐烦地催促着正在系花的小男孩:“哎哟,你快点啊,顾客在等啊!”
小男孩幼小而细嫩的手掌中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而龙应台,这位慈爱和蔼的女士,用河岸细水拍打石沙一样可亲、平实却温暖人心的话语在文中写道:“我愿意等,等待那小男孩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系好那束花,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
她的话,真像窗外那树桂花,不惊人、不耀眼,但那一缕缕芬芳,一点点慢慢沁入我的心脾。
那感觉,真如在云中漫步,柔软而温暖的云朵包裹着你,令你心旷神怡、心花怒放。
再听她讲两个混血儿子安安和飞飞,两个幼小纯洁的心灵相遇在一起,有时真觉得温暖人心,有時又觉得真是天真烂漫。
“我正在花园里,飞飞喊着:‘妈妈!妈妈!我转头一看,飞飞像个叫花子一样站在我面前,衣服上有大大小小的洞。
‘你这是怎么了?‘哥哥给我弄的。飞飞说。我带着飞飞跑到安安面前,‘你要对你弟弟干什么!安安的大眼睛里充满委屈:‘我只是想试一试剪乃陕不快……”
清晨金色的阳光、金黄的秋桂,如秋日私语,伴我悦读……
教师点评
小作者用细描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温馨亲切、爱意浓浓的美好画面。金色的阳光、斑驳的树影、满天星般的桂花、柔软美丽的云朵,再加上慈爱和蔼的女士,这一画面如此生动自然,文章渲染出爱与温暖的情境,有极强的感染力。
文章从“我”看书到转述书中情景,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笔法老练;结尾再次提及阳光、桂花、读书,首尾呼应,更使画面清晰,叙述完整,并强调“悦读”之“悦”,从而突出中心。
(陈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