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印象
2017-04-13傅心远
傅心远
忘了是谁说过,来北京不去故宫长城,就不算来过北京。这长城嘛,咱是去过的,这次呢,终于可以去故宫了。
早就听说故宫人多,因为长安街不让停车,于是我们走的是北门而不是正门午门。在北门口,发现人不是很多,还在窃喜今天没什么人逛故宫,进到里面,才知道我的想法有多荒谬!
门内几乎没有站脚的地方!北门原来是主要用作出口的,门内,大量的人向外拥;门外,还有人想进去。感谢故宫参观规则的制定者,将入口门和出口门分开了,不然做梦也别想挤进去。
好不容易来到光绪结婚用品的展览处——这可是离北门最近的展览处。结果什么也没看到,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围了个水泄不通!两个殿的展厅,愣是只能看见一个红色的“嚣”字,其他都被一层层的人墙挡得严严实实。密密麻麻的闪光灯灯光被展厅的玻璃反射过来,晃得人眼睛难受!还有不少人没规矩,左推右搡,拼命往前插,惹得周围一片白眼,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佛爷,在混乱中赚了个钵满盆盈。
进了过道,才知道刚才纯粹是热身!三人宽的过道里,至少挤进了上千人!而且一进一出,两个方向的都有!你要矜持,你要端庄,对不起,估计到闭馆时你都别想出园!挤得难受,只得把旁边的人生硬地挤到一边,好空个位置让自己进去!可惜,很多宫殿都不允许参观,可以参观的,都用玻璃罩得严严实实。
纵观整个故宫,最值得去的地方,莫过于珍宝馆和钟表馆了——虽然去钟表馆和珍宝馆都要另买门票。
珍宝馆里都是我国的国宝,虽然有一些是复制品,不过因为仿得惟妙惟肖,所以也可以大饱眼福。各式各样的如意、餐具、服装、饰品等珍宝,都是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像玉如意、金如意、玛瑙如意,鸡血石碗、玉石筷子、纯金餐具,凤冠、龙冠、龙袍,翡翠佩、用多种宝石制成的颈饰、玉镯子,还有那紫水晶鼻烟壶、水晶餐具、整块祖母绿制成的一种样子像管子的东西,甚至还有千年前的碑文和战国前的石鼓!每件珍品都堪称稀世绝品,任何一件都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因为这些宝贝不仅本身稀有,更是民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珍宝馆分四个馆,有珍宝馆一至三及一个石鼓馆。珍宝馆一主要展出一些宫廷首饰;珍宝馆二主要展出一些宫廷餐具;珍宝馆三展出的是一些稀奇的古玩;而石鼓馆,顾名思义,展出的是石鼓,不过,还有一些古碑的拓品。
珍宝馆一的人最多,尤其放置古代皇后衣着首饰的展柜前,更是人山人海。后来工作人员出面了,跟在人流后面大喊:“不要挤,不要挤,照完就往前走,别人也要照……”想要从头走到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珍宝馆二和三相对来说人就比较少了,虽然挤,但还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石鼓馆最可怜,几乎没人参观,偌大一个展馆,游客不超过20位——还得算上我们和一个十多人的日本旅游团。
珍宝馆附近有块九龙壁。故宫的九龙壁,是中国九龙壁之首,是中国最大的九龙壁,比山西的和北海的大了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钟表馆,就不像珍宝馆那样分成什么一、二、三馆了,就是一个大的展馆。里面展出的是各式各样的近代钟表:西洋的、东洋的、中国的……各种钟表造型各异,都取材于各种神话和民间传说,甚至是新的发明或者身边人物。更有甚者,把钟表制成了一个盆栽!
钟表馆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每只钟表前都有几层游客在拍照。当然,这些钟表确实很漂亮:有的做成了蓬莱仙山的样子,有的做成了天使,有的直接和电视连在一起……各种样式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奇思妙想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出了珍宝馆,就是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
首先呢,要参观这三座大殿,得上三段台阶。每段台阶的尽头与另一段台阶的起始間有一圈平台连接,上到第三层,就是三座大殿的所在。这三座大殿,雄伟是挺雄伟的,可惜上不去,一层层游客围成了人墙。上面的人还没有下来,下面的人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挤上去了,根本不给刚来的游客上去的机会。如果规规矩矩排队,不插队的话,至少要花费两个多小时。从午门出来的时候,在桥上又排了一个老长的队,行进的速度要多慢有多慢,简直和蜗牛有得比。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游记,写了作者对故宫的直观印象。语言直白诙谐,娓娓道来,却又透着文化气息,让人猜到小作者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文章虽长些,但值得一读。
(周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