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德華:素食善心

2017-04-13

杰出人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素菜善心影響

[人物簡介]

胡德華先生,天然齋總廚,廚皇會會員。自加入餐飲行業以來,他專注於素食烹飪,擅長食材的搭配與調味,經驗豐富。他懷善心,行善舉,盡已之力奉獻社會,感染並影響着身邊的人參與其中。

北宋文學家蘇軾曾有一首詞寫道:“雪沬乳花浮午盞,蓼茸萬笋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配着春日山野裏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試吃野菜這種清淡的歡愉已是人間最美的享受,勝過了山珍和海味。隨着素食主義慢慢變成一種飲食文化,吃素漸漸成為了一種風尚,越來越多人通過吃素來調理身心,養生保健。

“似肉非肉,似蛋非蛋,素菜葷名”的特殊製作工藝,讓素食充滿了神秘色彩。胡德華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素齋大厨,在他的巧手下,一些普通的素菜也會神奇地變换成和葷菜一樣的口味,讓人既滿足了吃素的願望,又解了口舌之饞。

素食,讓生活更加多彩

胡德華先生專注素菜已有十五年了。如果說做任何事情都存在因緣際會的話,他與素食結緣則是源於他的一顆善心。心存善意,愛人,亦愛一切生命。

從内地移民到香港之前,胡德華先生從來没有下過厨,也從没想過自己會以此為業。為了在香港扎根下來,他找到了一份在素菜館的工作。“進厨房七天,我就能做出乾炒牛河了。”或許是因為本身就有些學厨的天分,或許也是因為師傅很認真地指點,“我一進厨房師傅就教我怎麼做,這在當時是少有的。以往厨房學徒,一定要在一個崗位上做滿一定時日才能夠换做其他的。所以我是幸運的。”後來,胡德華先生記住了這份恩情,繼續傳承師傅的精神,對有心學藝的人從不吝惜傳授經驗。

差不多做了一年,厨房大哥告訴他“若想在厨房有番作為,還是要多學習其他的”。於是他便出來學習如何烹飪葷菜類食材。打雜,殺魚,配菜、切菜……炒鍋,這是厨房學徒的“必經之路”,每個崗位都是必修課,然而,當胡德華先生接觸到殺魚這項時,他犯難了:“我雖然没有宗教信仰,但還是不願穀生。”面對着四五十斤一條的龐然大“魚”時,他怎麼都下不去手,只做了幾天他便放棄了,又回到了做素食上,一直堅持到現在。

雖然期間在外學習的兩年未能學全手藝,但是胡德華先生學到了最寶貴的經驗——如何配製和搭配各種蘸料,這對他日後經營素食餐廳有很大的幫助。

選擇素食的動機因人而異,可能是基於宗教信仰,可能是出於健康考慮,也可能是鑒於生態環保的理念,總而言之,素食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天然齋”是胡德華先生所經營的素食餐廳,目前有中環和灣仔兩家店,每到飯貼總是顧客盈門,很多都是“老主顧”,口碑早已隨美味而建立起來。“除了部分有宗教信仰的,大多數人選擇素食還是出於養生和健康的考慮。”他介紹說,市場經營和前景都比較樂觀。

“其實光從烹飪方法上看,做素菜和做肉菜没有多大的區别。”但是素菜因為没有肉類的調味和輔助,要做出同樣的美味,這就考驗技術了,難就難在如何搭配食材、如何調味,這都是一門學問,“什麼菜配什麼菜會是什麼味道,這要花很多心思去研究。”胡德華先生是素食“魔法師”,在他的巧手下,蘑菇、青菜、瓜類、麵包、麵條等組合搭配總有出人意料的神奇。素菜葷名,有些菜光看菜單或從視覺上很難辨别出是什麼食材,讓人嘖嘖稱奇。

天然齋的用心之處在其菜品上就能一一體現。有些菜品在命名上就引人遐想。而為了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些食材需要進口,有些雕花頗費心思。菜品的種類和款式豐富多樣,僅一個炒飯類就有繁多品種。餐廳不定時會推出新品,因時令、因季節而不斷變化,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烹飪有時也需要靈感,胡德華先生總是不停地在思考,時不時地總有創意之作。

美食,源於用心,真誠的態度。十數年來,胡德華先生專注素食,與眾多餐飲從業者一樣,聽到客人由衷地稱讚一句“好吃”就是他最大的滿足。

善心,讓生命更加厚重

《孟子》中有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這種助人行善的精神一直傳揚至今,多少人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總不忘為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點心力。善心,善行,胡德華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也曾經歷過生意上的起起落落。曾經事業鼎盛時期,他不僅在香港開店,還在內地中山開了兩家素食餐廳。但由於市場環境、經營不利等各方面原因,内地的餐廳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僅維持了一年便結束了,且香港的店也受到很大影響。事業一下跌到谷底,他重新調整心態,才有了現在的天然齋。

與銅鑼灣福利會合作給孤寡老人派愛心飯,是天然齋每個星期都在做的事,雖然開業至今才兩年多時間,這份善心就堅持了兩年多。胡德華先生和搭檔可謂是“惺惺相惜”:“合夥的搭檔一直都有在做慈善,當時找到我說一直想開一家店,也可以做些派飯的善事。可以說受他影響,能為社會出一份力,我立馬就答應了。其實以前開店時就想派飯,但一直没有行動,後來生意又虧了,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

善行不分大小,一個星期雖然只是派約100份飯,但他們的善心讓大家都看到了。他平淡地說:“這些飯一般都是派給孤寡老人或者是生活困難的老人,我們做的都是小事,能夠幫助到一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在他們的愛心影響下,半年前,他們的食材供應商知道了他們的善行,主動要求參與進來,免費供應派飯的食材。這份愛心,在無形中傳遞開來。

俗話說“有因必有果”,胡德華先生坦言自己一直都相信因果,但他從不追求一個“果”,而是先創造一個“因”,他說:“可以說這輩子賺也賺過,虧也虧過,一切都是平常心態。派飯只是件小事,不求什麼回報。凡事就這樣,先去做了再說,至於結果如何,那就再看吧。”

他和搭檔有一個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在香港每個區都能有一個點可以派飯,將這份小善舉擴大,幫助更多的人。穩中求進,雖然從目前的經濟環境等因素考慮,擴張分店還要詳細計劃,但相信他們有這份心,就一定能實現。

修車、五金廠、開店等等,在從事餐飲業之前,胡德華先生做過很多其他工作。學厨,對他來說,是學習了一門手藝,更是收獲了一份滿足,是讓他人品嚐美味的滿足感,亦是能幫助到他人的成就感。一份素食,一顆善心,他將繼續為二者修行。

猜你喜欢

素菜善心影響
論唐代《詩經》研究對詩學理論的影響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2020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筷子
没猫的日子是一道素菜(组诗)
疯狂的“善心汇”
善心汇一场败局已定的“冒险”
侯友文:用善心、善洽、善行成就善道
A Good Heart to Lean on善心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