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打造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样板区

2017-04-13梁嘉庚

当代贵州 2017年8期
关键词:城乡攻坚生态

梁嘉庚

今后五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将不断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打造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样板区,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三都县委在贵州省委、黔南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08亿元,同比增长12.3%;财政总收入完成5.48亿元,同比增长12.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92亿元,同比增长40%。

今后五年,三都将用“五个思维”建好“五个三都”,弘扬“开放包容敢争先,诚信务实追一流”的新时期三都精神,着力打造“水都、酒都、商都”新三都和民族文化国际“慢城”、体育文化国际“赛城”、少数民族革命历史文化“红城”新三城,不断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打造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样板区,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抓实脱贫攻坚,促进同步小康再创新业绩。三都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面对脱贫攻坚这个“硬骨头”,全县上下不断解放思想,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到2020年8个贫困乡镇全部摘帽、1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1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小康。

紧扣“党委主责、政府主抓、部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创新脱贫工作思路,强化大脱贫格局顶层设计,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不断关心、支持、参与脱贫攻坚。

实施脱贫攻坚“22228”工程,(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优势、夯实计生卫生和教育两大基础、实施葡萄和生態鸽两大产业,最终完成8万余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重点发展生态鸽养殖和葡萄种植两大脱贫主导产业,发展福猪工程、黄桃产业和“楼下经济”,确保到2018年,把三都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鸽养殖县。

抓好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总量再突破。不断强化招商引资责任、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拓展招商引资路径、注重招商引资考评。紧盯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生态型、税源型、引领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始终坚持园区发展路子,健全完善区镇合一模式,积极搭建外向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法产业园,深圳、黄埔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飞地工业。通过抓好招商引资,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长板,为脱贫攻坚提供项目保障。

抓好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实力再创新辉煌。坚定不移抓现代高效农业,推进现有农业园区提质升级,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到2020年,全县每个镇(街道)都有1个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生态果蔬、生态牲畜等特色生态产业,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推进农旅、林旅、茶旅深度融合,打造山地生态观光农业和集观光旅游康体休闲养老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坚定不移抓生态工业,以县七大园区为依托,大力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大型企业、上市企业,引进催生一批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开发、水族医药等企业和项目。

坚定不移抓全域旅游,围绕“神秘水乡·秀秀三都”品牌,以“慢”为核、以“水”为魂、以“赛”引爆、以“神”为题、以“寨”为线,推进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加快景区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一批新型旅游酒店,着重打造百里水寨、千神部落,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确保到2020年,建成贵州南部旅游窗口。

抓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建设创新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按照“规划引领、拉开路网,新区先行、旧城提升,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抓住三都成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的政策机遇,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经营理念做富做美乡村等方式,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山区民族特色城镇化体系,构建“一城三区”“一城三园”新型城市格局。

抓牢教育卫生,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实施全民教育大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调整全县中小学校布局,积极稳步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名校、名师、名生“三名”工程,全力抓好“新两基”工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引入社会资源,培育壮大民办教育,探索推广“民办为主、公办为辅”的学前教育模式、“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

实施医疗卫生大改善工程,统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实行新农合、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强化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建设再创新成效。构建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实施交通建设年活动,按照“五横三纵、三高一快”交通路网布局,积极推进余安高速公路、三荔高速公路、荔榕高速公路、永兴铁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快速干道、普通省道、县道、旅游公路、通村油路、通组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桥梁路网连通工程建设。加快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加快都柳江航电一体化航运建设。加大都柳江干流及支流河道综合治理,强化水利基础支撑。加快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升级改造自来水管网工程,着力提升城镇集中供水能力,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启动坝街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提升计划。努力实现所有城镇区域光网全覆盖和“村村通宽带”,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社区和智慧乡村建设,为“互联网+传统产业”及整体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动力再创新引擎。始终将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资源配置、资源置换等改革,打造全国全省“多规合一”示范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抢抓贵州获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政策机遇,加强与欧美、东盟等国家或组织的交流合作,拓宽对外开放通道,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争取建设综合保税仓库。

守住“两条底线”,促进生态文明再提升。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推动“多规融合”。

实行严格的林地使用管理制度。积极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构建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都柳江河道生态整治。全面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严格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准入。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各种专项执法行动。发展饮用水、绿色水产养殖等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等林产业,发展健康养生业、循环高效型产业。

狠抓民生保障,促进社会事业再创新进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健全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服务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者系三都水族自治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城乡攻坚生态
攻坚脱贫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