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雨当春生百谷 清心明志过清明

2017-04-13施立学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4期
关键词:断魂杏花村谷雨

施立学

谷雨,是反映我国北方自然降水的一个节气。《群芳谱》:“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是时降水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生长发育。

物候特征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随后,桑树上出现一种头顶棕红色或沙粉红色羽冠的鸟,那就是戴胜鸟。

宋代,洛阳以谷雨为牡丹开候,俗称牡丹为“谷雨花”,以期在谷雨开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时至暮春“幽蛰蠢动,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灼灼其荣。鹊营巢于高树,燕衔泥于广庭……”“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谷雨到,连我国高纬度的东北地区亦出现勃勃生机。

民间习俗

谷雨这天,山东沿海的渔民祈求海神保佑,举行隆重的“祭海”活动,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后扬帆出海捕鱼。山西临汾一带,谷雨日,画张天师符贴于门首,名曰“禁蝎”。陕西凤翔木刻禁蝎咒符:“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是一只大蝎子。北方妇女有“走谷雨”的风俗,或走親访友,或到野外转上一圈。

“明前雨后”正是采茶的好时机。谷雨茶又称雨前茶、二春茶。谷雨时节雨量充沛,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香气怡人。一芽一嫩叶,为旗枪;一芽二嫩叶,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佳品。

“雨前香椿嫩如丝”。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习俗。是时,香椿上市,醇香爽口。正是“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淮南子·天文篇》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明。”是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物候特征

清明时节,自然界一派勃勃生机。“草色遥看近却无”,游子寻春,古人谓之“青履”。《淮南子》称:“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从《诗经·溱洧》谈情说爱地描写“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的非常景象—“清明节矣……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门,罗列杯盘,互相劝酬”,足以见得游春之盛。

在诗词歌赋中看“清明”

在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的人面桃花,和杜甫“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耍青探春里,人们感悟到,“万株杨柳属流莺”的清明,不只是如浸如染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只是清新俊逸的一阙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游魂醉,连寻找的对象亦改变了。不只是如织如绣的一出戏:“幕启—时间:清明时节。场景:雨纷纷。人物:路上行人。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

民间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是天地合著的一篇振聋发聩的寓言。地涌新绿,天降清明,人当顺天应时,明朗修齐治平之志,雕塑出净洁出彩的人生。

猜你喜欢

断魂杏花村谷雨
刘 宁
2022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
곡우 ( 谷雨)
杏花村更新重建探讨
蝴蝶(1)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
朝花夕拾
有趣的清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