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2017-04-12董泽祖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
董泽祖(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
顺应论与儿童文学翻译
董泽祖(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
在当今的翻译研究领域中,顺应论占有重要的席位。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进行语言选择的顺应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译入语的文本特点不断地对译文语言以及翻译手段进行选择,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望。在儿童文学的翻译过程中,由于读者具有特殊性,需要译者进行语言选择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顺应论为指导理论,以《健康成长》系列儿童读物为例,并结合儿童文学的特点来分析顺应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顺应论 翻译 儿童文学
一、引言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文学作为其早期精神食粮的主要来源,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仅肩负着教育和教化的双重重担,而且承载着开启心智、丰富想象力、普及常识以及提高审美的重要任务。但长久以来,儿童文学翻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质量良莠不齐,对我国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一直落后于世界主流。不利于世界范围内儿童文学及翻译的交流发展。
二、顺应论简介
顺应(Adaptation),又被称为适应,原为生物进化论中的概念,后被用做一种全新的视角进行语用学研究。根据顺应的概念,语言交际的过程就是语言发出者与受众者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也是语境与语言选择二者之间相互适应的过程。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语言顺应理论》(《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中,首次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一说。随后,又在其1999年出版的《理解语用学》(《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进一步阐释了语言顺应论的概念。他认为,“语言使用就是不断做出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选择的过程,这些选择是由于语言的内部因素和(或)外部因素引起的。”[1]之所以能够依据语境以及语言结构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尽管不同语言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但各种语言都存着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共同之处。变异性阐述了语言选择的能用范围;商讨性表明了语言选择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顺应性则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核心理念,指语言能够使语言使用者在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来满足交际的需要。
翻译实质上就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工作。在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一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文字转换工作的同时,依据译入语的特点在语言结构以及策略上进行选择。根据顺应论的观点,译者在翻译源语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照顾目的语读者的习惯,调整语言以满足读者的预期,还应该充分利用目的语来阐释源语的文化,达到翻译的目的。
三、顺应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二)顺应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多留意》为例
《多留意》系列儿童读物是海外著名的儿童系列丛书,该系列作品语言简单生动,情节紧奏丰富且寓教于乐,以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为主,是十分优秀的儿童读本。笔者有幸参加了该系列图书中的部分翻译工作,在翻译过程中以顺应论为指导,在译文的语言结构层面以及文化语境层面进行语言选择,使译文更加符合读者的期望。现取部分实例,讨论顺应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期拓宽本方向的研究渠道。
1. 语言结构的顺应
维索尔伦认为,语言表达功能具有不同的层次,语言的选择也有不同的层次,可能来自语言内部,也可能取自语言外部。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阐释原文的语用文化,译者所立足点必须高于译文,在文化方面找到最佳的关联配对,以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1)语音
因为年龄特征,儿童对文字的敏感度较低。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具有差异性,若机械生硬地翻译原文语言,可能会造成文本艺术感染力的流失。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多用叠词、拟声词、感叹词以及儿化音。
① Jimmy was an adorable boy with plump cheeks and fair complexion.
吉米是个讨人喜欢的小男孩。他的脸颊胖乎乎的,皮肤白嫩嫩的。
可以看出,在例①中并没有出现叠词的形式。在这里,笔者并没有将plump和fair生硬地译为肥胖的和白.的,而是分别译为胖乎乎的和白嫩嫩的两个单音叠词。这样,不仅符合汉语的语言特征,提高了文本阅读的节奏感,还使得一个惹人喜爱的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物角色更加形象化,令读者如见其人,增进阅读兴趣。
到杭州之后,李树化很快就出现了钢琴曲创作的一个高潮时期:当年就谱写了钢琴曲《湖上春梦》,1929年完成了钢琴曲《艺术运动》,1930年创作了钢琴曲《林间》。这一年的年底,他完成了献给妻子的钢琴曲《如此温柔》,表达了他对妻子的一往深情和感恩。
(2)词汇
一般来讲,想要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不是件易事,尤其是对于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处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地理解原文,发掘出词汇在文中的具体意义,关联意义以及相对应的文化意义,用顺应的手段尽量减少词汇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并且进行语言选择,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②My health and the promises I made to my family are a priority.
身体健康和我对家人作出的承诺是更重要的事情。
在字典中,priority的汉语释义为优先或优先事项。如果将译文机械地译为身体健康和我对家人作出的承诺是优先事项,则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此处进行了语言选择,顺应了译入语的表达要求。
(2)语境的顺应早在1923年,波兰人类学家Bronisław
Malinowski就提出了语境这一概念。根据其观点,语境可以分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亦称“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2]语境的不同,语言的表达也就有所差异。翻译的过程,译者在翻译时必须顺应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具体可分为政治思想、经济形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地理环境、宗教思想、历史传承等方面。
阅读中,有些对本国读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物,对异国读者而言就可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尤其是在儿童读物领域,译文要尽量贴近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以达翻译的目的。
③“Where did you find them? They are mine.”screamed the howler monkey excitedly.
“你是在哪里找到这些巧克力的?那是我的巧克力!”小猴子激动地叫道。
The howler monkey的中文学名为吼猴,是一种生活在南美丛林的猴子。暂不谈儿童,可能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对吼猴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如果直接译为吼猴,会对小读者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甚至大大地降低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将其翻译为小猴子,人物角色则为读者熟知,消除了阅读障碍。
四、结语
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翻译与成人文学的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地了解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水平与接受能力,遵循顺应论来进行语言选择,创造精美译文。虽然儿童读物浅显易懂,但儿童文学翻译却不是件易事。我国目前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尚不充分,任重而道远。
[1]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 2000.
[2] 曹明伦. 再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兼谈篇名翻译与另撰篇名之区别[J]. 中国翻译, 2016(3): 115-118.
[3] 陈子典. 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 何刚强. 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5]胡显耀,李力编著. 高级文学翻译[M].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H31
【文章编号】 1008-8784(2017)03-23-3
2017-2-25
董泽祖(1994—),男,汉族,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责任编辑: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