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宁强县走“四扶四有”之路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7-04-12本刊通讯员王兴田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宁强县学校教育

本刊通讯员 王兴田

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宁强县走“四扶四有”之路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刊通讯员 王兴田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贫困人口18739户554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071人。近年来,我县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在成功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质强教,认真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高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六大工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脱贫奔小康的路上砥砺前行,创出了一条“四扶四有”的新路子。

扶困助学有新招

郑星今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家里非常困难,妈妈身体不好,在家种地,弟弟读小学,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全靠爸爸外出下苦力养活一家四口。学校知道他家的实际困难后,为他办理了助学金,免除了住宿费,在高中阶段共享受了19730元的资助,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今年考上大学时,全家人高兴之余,却为学费而忧愁。得到消息的老师积极帮助他办理了国家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还申请了路费资助,使他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学习。他妈妈激动地说:“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要不是学校对我们的帮扶照顾,我家星娃哪能上得起大学啊!我们要感谢党,感谢老师!”

宁强县山大沟深,土地贫瘠,支撑产业少,许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像郑星这样上学如此艰难的学生在宁强比比皆是。宁强县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就必须要落实好教育扶贫资助政策,让家庭困难的孩子“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帮助这些贫困家庭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消除因贫辍学现象,惠及更多的家庭,我县今年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一是设立宁强县教育救助专项资金。从2017年秋季开始,县财政从原来“政府助困保学工程”投入的每年80万元增加到120万元,设立宁强县教育救助专项资金,其中学前教育10万元,义务教育80万元,高中、中职教育30万元,为更多的特殊困难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圆梦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

二是免除高中、中职贫困生住宿费。从2017年秋季起,以财政补贴形式免除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学生住宿费,今年秋季共惠及普高、中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613人,免除住宿费40.938万元。

三是外县就读贫困学生享受同等资助。针对异地就读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落实难问题,对外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宁强县就读同等享受各类资助,由我县负责落实相应资助政策,保证了县外就读的贫困生在享受教育资助政策上落实到位、不重不漏。

扶志立德有高招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我县近年来围绕省教育厅开展的“四新四大”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一是在品德教育中塑造。宁强县制定出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及考核评估细则》,明确了各学段的德育工作重点和主题,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原则,结合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活动、重大庆典日等,抓住学生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通过班会、队会、团会、校会等途径,开展了励志演讲、向榜样学习、寻找身边“好人”、生存技能、生活技能、珍爱生命、传承经典、我喜欢的格言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全县各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德育资源,把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地统一于校本教材之中,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是在学校管理中贯穿。我县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建立了有效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在学校办学章程、管理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家校共育、社区教育等方面中,明确了品德教育具体要求。针对贫困生,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建立了“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机制,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周1次学习辅导,每月1次家访,每周1次谈心、问候。全县3015名教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8071人,实行了“一生一策”帮扶措施,建立了帮扶台账,从扶志向、扶学业、扶生活等方面进行帮扶,大力开展“大家访”活动,走进村庄,走进家庭,为帮扶学生送去了关爱和温暖,为他们立志成才送去了信心和动力。

四是在校园文化中构建。全县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校制宜,构建“底蕴深厚,主题突出,和谐高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开展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活动,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以良好的环境影响学生。

扶智育人有实招

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文化。宁强县教体局局长付祥武说:“办好家门口学校,让山区孩子特别是家庭贫困孩子能够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责任。”正如付局长所说,近年来宁强县为了办好优质的教育,让贫困孩子不仅“有学上”,而且还要“上好学”,确实出了许多实招。

一是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宁强县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激发教育追赶超越新活力,制定出台了《宁强县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规定》,从教育领域的人事制度、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教科研工作等重大领域进行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一方面将南街小学和逸夫小学进行整合,组建了“宁强县南街小学教育集团”,不仅有效控制了县城优质学校“择校热”,缓解了“大班额”现象,而且还整合了教育资源,让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均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城镇园校与乡村薄弱园校结对共建发展工程”,积极探索“园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质量检测、校园文化”六个统一的新管理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实施“师资均衡工程”,将县城园校懂管理会管理的教学业务骨干提拔成乡村园校的校园长,通过特岗计划等途径定点招聘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任教,实施教师校园长轮岗交流制度,目前已交流轮岗教师457人,校园长51人。认真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交通补助政策,加大奖补力度,优化城乡、校际、学科教师结构,均衡县域内教师资源。

二是大力改善办学硬件条件。全面实施“改薄”项目,投资1.58亿元对24所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改扩建,校舍面积共178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共49343平方米;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资2142万元新建了3所幼儿园共9243平方米;实施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投资2306万元新建改扩建县天津中学学生公寓楼、餐饮楼及室外附属工程、图书综合楼共2235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新建了宁强第四中学学生宿舍楼4350平方米;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工程,投资310万元对职中宿舍楼、教学楼及围墙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1200万元给各校配备计算机1800余台,安装电子白板161套,多媒体触摸一体机95套。同时,县北关小学投资38万元率先建成了全自动录播教室,县南街小学投资20万元建成了全市首家创客工作室。

三是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采取“双常规”交叉检查、教研员蹲点薄弱学校指导、素质教育“316工程”督导评估、年度综合考核、各类示范园校创建、专项工作督查、对外交流学习等措施,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水平,全县教育质量走在了全市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办学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质量优异的园校。

四是打造德艺双馨教师队伍。制定出台了《宁强县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梯级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赛教、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市县优秀教师、课改新秀、汉中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促使全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加强了名师团队管理,制定了《宁强名师团队管理办法》,严格名师团队成员考核,兑现名师团队成员奖励津贴。指导各学校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活动,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落实了每年县级100万元的培训经费,建立了以引领示范为导向的中省市级培训,以聚焦课堂、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的县级培训,以提高教师基本功和基本素养为核心的校本培训体系。全县涌现出省级学科带头人7名,省级教学能手51名,市级名师3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7名,市级教学能手123名,县级名师2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9名,县级教学能手368名,县级教坛新秀155名。

扶特保学有硬招

在教育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教育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宁强县夯实责任筑牢底线,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建立控辍保学“十项”制度,认真落实“七长制”,确保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是关爱留守儿童。我县目前共有留守学生16372人,占学生总数的43%,针对留守儿童多、管理难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了留守档案、教育联系、结对帮扶三项制度,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成立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专职生活管理教师,添置降温取暖设施设备,建设高标准的学生宿舍、食堂,让留守学生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学得安心、玩得开心。

二是爱护残障儿童。残障儿童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痛,也是全社会的眼泪。在脱贫的路上,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特殊群体,要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我县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高标准的律动室、感统室、启智室、心理咨询室等12个康复专用功能部室,开设了聋教和培智7个教学班。针对全县51名重度残障孩子不能到校学习这一现状,我们实施了送教上门全覆盖,学校今年先后组织了150余人次的送教上门,为残障孩子送去了衣服、课本、学习和生活用品等,更重要的是为孩子、家长送去了康复技能、学习方法等。几个月时间里,我们送去了价值30000余元的物品,使全县重度残障孩子享受到了同等的教育,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三是关注随迁户子女。我省大力实施的“陕南移民搬迁”“安居工程”等项目,很多偏远山区的农民都异地搬迁到县城安置点,其子女上学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保证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统筹兼顾城乡教育发展,一方面我县加大了县城学校扩容建设力度,增加学位;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全县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子女就学实施办法》,实行“四个统一”,即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子女与城镇学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活动”,任何县城学区学校不得以考试或者变相考试拒收这部分学生,从而确保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公平而优质教育。

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教育扶贫是基础是根本,办好优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造福社会,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宁强县这些创新举措不仅起到了“输血”解困,“造血”脱贫的目的,而且也为我们持续推进教育脱贫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为全省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注入了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宁强县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宁强县耕地质量提升限制因子及潜力分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宁强县农村畜禽养殖演变及其趋势浅谈
学校推介
试析适宜宁强县园林绿化的树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