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新媒体特点创新广播电视采编工作

2017-04-12庞艳刘杨祎伊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受众工作

□庞艳刘 杨祎伊

结合新媒体特点创新广播电视采编工作

□庞艳刘 杨祎伊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行业之间竞争加剧,面临着来自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严峻考验。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信息传递优势,成为广播电视采编工作需要攻克的一大难关。本文简要阐述了新闻采编工作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新时期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新媒体特点,提出了创新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建议。

新媒体;广播电视;采编;创新建议

现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公众对新闻有了新的认知,不得不说,这是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一大冲击与挑战。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长远发展,广播电视采编工作必须做出创新,与现代新媒体充分结合。因此,广播电视采编工作必须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摒弃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实现创新发展。

一、当前广播电视采编工作中的问题

广播电视的采编工作主要包括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最终以受众能够接受的形式传播出来。目前,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广播和报纸等,而是更加丰富多样。在网络的帮助下,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新闻,对新闻信息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由于受到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在与现代新媒体的竞争中一般处于下风,传统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受众正在大幅减少。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的新闻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新闻的搜集与采编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丰富新闻信息的内涵,充分吸引受众眼光,不断提升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力。

从目前广播电视采编工作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新闻素材加工深度欠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闻事件的数量与以往相比也增加了很多,需要我们报道的新闻内容无论是深度方面还是广度方面都有待提升。很多新闻媒体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获取更为独特、新鲜的新闻题材,从而吸引受众眼光。这种报道尽管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然而新闻采编工作行业竞争压力较大,获取独家新闻的难度较高,新闻采编人员一般只是关注那些表面的新闻消息,仅仅是做简要报道,没有深入加工与分析,不仅造成了新闻素材的浪费,也导致受众丧失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兴趣。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敷衍,必须注重对新闻素材的加工与处理,拓宽新闻的深度与广度,对新闻素材展开深入报道。

(二)新闻采编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仍然较多地采用传统的采编方式,以跟踪采访的形式为主。此外,在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加工的过程中,同样采用传统落后的方式,无法保证对新闻素材的深入挖掘,使得最终呈献给受众的新闻毫无创新性可言,受众对新闻提不起兴趣,导致原本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形成浪费。

(三)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人们对新闻要求的不断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内涵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提升,才能够适应现代新闻采编工作的需求,使该行业的发展有最基本的保障。特别是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不仅要负责对新闻的采集与加工工作,而且要改进落后的新闻技术,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采编工作,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新闻具备更多的现代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不断提升新闻的竞争力。现代很多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对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不一致,而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要求并没有真正落实,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深度采编

对传播电视采编工作而言,时效性与采编形式密切相关。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往往更加关注首先发布信息的媒体。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这一特点,对能够吸引受众的报道内容作出深入分析。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报道,要提升其真实性与影响力。

(二)提升媒体公信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有责任宣传引导当今时代的精神主题。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赢得受众的青睐,创办公信力较高的新闻节目是必由之路。为此,采编工作者必须要选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行报道,政治立场坚定,积极传递正能量,帮助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升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效率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采编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要想使采编工作获得长远发展,组建一支高水平的采编团队是必要保障。为此,有必要引进一批具有高策划水平及深刻评论能力的专业人才,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进行整合,切实提升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效率。

三、结合新媒体特点,创新广播电视采编工作的建议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不管是在新闻发布的效率上,还是在受众对问题的反馈环节上,都比传统媒体效率高了很多。新媒体正在指引传统媒体前进的方向,加速了传统媒体创新的进程。电视媒介如果对新媒体加以有效利用,必将能获得更加顽强的生命力,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必定会更高,受众的关注度也会相应提升。

(一)结合新媒体的时效性进行创新

在媒体采编工作中,时效性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题。新媒体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在时效性方面,有着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对于新闻工作而言,必须注重时效性的发挥,在新闻事件发生以后,必须及时采制相应的图片与视频。现在很多地方电视台的新闻采编,采用草根DV拍摄者采集的信息,经过加工处理整合,形成完整的新闻进行播放。这种形式的出现,与草根DV拍摄者的优势息息相关。在事件发生时,记者总是比民众DV拍摄者晚一步到达现场,通过采用这些草根DV拍摄者的作品,能够弥补记者无法采集到的一些信息。这些都是传统新闻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广播电视采编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采编速度方面逐渐缩小和新媒体之间的差距。

(二)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多样性进行创新

现代人们对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传统媒体的变革。智能手机、移动电视等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新闻信息。对于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必须摒弃传统单一与被动的情况,增加人们的可选择性与互动性,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电视、BBS等随时观看节目。这就要求广播电视采编工作者在处理新闻时,对信息要表达充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更加丰富。

(三)结合新媒体的大众化语言进行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受众遍布社会各阶层。然而,新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性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采用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语言,做出合理的语言表达。也就是说,广播电视采编工作中,语言处理时应该做到深刻主题浅显化表达,抽象主体通俗化表达,充分采用受众能够理解与接受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四)结合新媒体的编辑思路进行创新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编辑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为此,编辑在思路上必须做出改变,逐渐提升审美水平。对于一则新闻而言,标题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目光,决定着受众是否继续浏览,因此,标题的设计应该得到重视。在进行广播电视的新闻采编工作时,编辑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流行的语言处理、制作标题,赋予新闻更高的活力,使新闻更能够吸引受众眼光。例如,对于广播电视时事新闻类节目而言,由于其主要观众是关注社会发展的白领或精英人士,因此,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应该对时事热点问题做出分析,深入剖析此事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取受众的注意力。

四、结语

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长远发展,广播电视采编工作必须做出创新,与现代新媒体充分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效率。

1.宋伟涛.广播电视采编中人物报道的特点与技巧应用分析[J].视听,2015(6):93.

2.李昌焯.县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8):141.

3.高艳春.新媒体时期“提高采编素质,实现节目创优”的几点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5,1(13):71-72.

4.刘晓宾,李振华.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4(17):123.

(庞艳:贵州省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刘杨祎伊: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受众工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工作,爽飞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