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音乐对于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的作用
——以《入殓师》主题音乐为例

2017-04-12石云峰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主题思想大提琴生命

□石云峰

电影音乐对于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的作用
——以《入殓师》主题音乐为例

□石云峰

影片《入殓师》讲述的是失意的大提琴手回乡阴差阳错当上入殓师的故事。整部影片以入殓师的视角展开,讲述关于生死的故事。影片的电影音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负责完成。在作曲过程中,久石让大量采用大提琴因素,同主人公身份契合,使得《入殓师》的电影音乐有了更多的含义和深度。影片音乐旋律优美,情感动人,同电影画面的主题高度贴合,荣获2009年日本电影学院奖之“最佳配乐奖”。

《入殓师》;电影音乐;情感表达;主题思想

电影的主题音乐是一个主导动机的音乐核心。一般主要人物有自己的主题音乐,会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或者配合人物相应感情时反复出现,贯穿整个影片,表达人物情感、人物特质,烘托和升华影片主题。

《入殓师》主题音乐的节奏是《Memory》中的节奏,这个主题音乐是本片的音乐核心,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在影片中反复变奏或合奏出现,在表达影片情感和主题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片的主题音乐由三部分组成,在电影原声带中的名称是《memory》《okuribito—onrecord》《ending》。这三部分代表主题发展的不同阶段,并反复出现。本片主题音乐的每一次出现都表达出人物在相应情境下的情感和电影的主题。《入殓师》在配乐中融合了三首名曲,分别是贝多芬的《欢乐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以及巴赫与古诺的《圣母颂》。

影片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圣诞夜,首先出现的音乐是《圣母颂》。《圣母颂》是伟大的古典音乐作品,旋律柔和舒缓,很好地表达了圣诞夜的神圣和静谧。神圣的乐曲流淌在三个人中间,串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紧接着,画面呈现出大量关于小林入殓的回忆,而音乐也通过转调的方式从《圣母颂》自然而流畅地变为了入殓师的主题——Okuribito,一气呵成。《圣母颂》的选择可谓是非常明智。首先,《圣母颂》暗合了对生命和死亡的解读;其次,《圣母颂》在旋律和节奏上也和本片的主题音乐相对一致。

两段音乐从旋律到主题上都高度一致,但也有不同。当音乐由《圣母颂》的C大调过渡到《入殓师》的G大调音乐时,瞬间变得明朗而开阔起来。音乐过渡的自然也反映了小林本身潜移默化的变化。由曾经乐团解散的失意、生活的困苦、对入殓师的不理解,发展到当下对入殓师行业有了新的理解,进而对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生命的境界变得清明澄澈。大提琴沉厚的主旋律,沉稳得好像厚重的生命。

加入弦乐和竖琴,气势磅礴,节奏欢快,仿佛生命中积极向上、不停息的活力。死亡变得不再阴气沉沉,却充满了新的希望和向上的力量。主题音乐很好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起到了强调情感和渲染气氛的作用。虽然描绘的是入殓的场景,却可以说是哀而不伤。

一、情感表达

《礼记·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情动于中,顾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表明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影片《入殓师》的主题音乐就明确表达了主人公小林的情感。《圣母颂》体现了圣诞氛围,也表达了同事之间彼此温暖的情感。随着主题音乐响起,节奏变快,音乐变得磅礴,展现了主人公对入殓师这份工作的情感变化:由一开始的不理解和对死亡的逃避,到正视生命、尊重死亡。

二、烘托主题

久石让在自己的音乐传记《感动如此创造》中曾写道:“一听到音乐,人会感到震撼,或流泪,或用手打节拍,律动身体,甚至想要舞动。这就是音乐拥有的原始力量,音乐的力量能够直接传达到人的身体与内心。”《入殓师》透过死亡,歌颂生命,而大提琴的浑厚音色,本就能烘托死亡庄重、肃穆的氛围。《圣母颂》描绘出圣母的神圣,也表达出人性内心世界的圣洁和纯情,暗和了本片的主题:尊重死亡,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它的一部分。

三、表现人物、环境特质

本片音乐以大提琴为主要乐器。大提琴琴音浑厚,安稳静谧。这样的配乐与电影的舞台——山形县庄内安静却又富有生命力的平野相得益彰。那平原仿佛生命一般,安静却满含希望。主人公小林本身就是大提琴手,大提琴音乐贯穿整部影片,既符合电影主角的大提琴手身份,同时也能很好地体现了本片的主题。

1.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李青.约翰·威廉姆斯电影音乐和声技法研究——以《星球大战》系列、《夺宝奇兵Ⅰ》《辛德勒名单》音乐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1.

4.王海波.浅谈电影音乐的多种艺术处理手法[J].艺术研究,2004(1).

5.胡馨天.来自东方的“天籁之音”——浅谈电影《卧虎藏龙》中的大提琴音乐[J].黄河之声,2013(9).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

主题思想大提琴生命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