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桂东文化品牌价值在影视片中的传播

2017-04-12周合强

视听 2017年1期
关键词:桂东围屋贺州

□周合强

浅析桂东文化品牌价值在影视片中的传播

□周合强

影视片是一种极富表现力与传播力的现代视听艺术,它常常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品牌价值。而影视片中所呈现出的丰富的桂东文化,特别是其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酒文化、山水与生态文化、历史古迹文化、民俗乡土文化,以及有关新农村、新农民创新创业文化,更是向全国展现了桂东的良好形象,传播并提升了桂东的文化品牌价值与影响力。

影视片;桂东文化;品牌价值

桂东新城——贺州,在地理位置上,东与广东西部交界,南至梧州市,西与南宁、柳州相邻,北接桂林市和湖南省,是大西南向东出海的门户与通道,更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部又一部影视剧在贺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选景拍摄,特别是近些年,随着贺州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贺州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攀升。影视剧中呈现的桂东自然山水风光、人文历史、民族风俗等与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更加提升了桂东新城贺州的文化品牌价值,提升了贺州在西江经济圈中的地位,对贺州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也起到了重大的宣传作用,推动了美丽贺州的生态建设与和谐发展。

一、茶文化与酒文化

桂东茶文化历史悠久,颇富盛名。贺州人好客。凡有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都是不能少的。贺州人爱喝茶,无论在普通人的家中,还是庙会节庆婚嫁喜宴,抑或企业单位的会客厅都充满了以茶待客的风俗,更不用提在贺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各种凉茶。贺州人也爱饮酒。各种富有桂东特色的青梅酒、桂花酒、米酒等,香飘四溢,沁人心脾,幸福万家。为了让更多游客感受到贺州“酒文化”,贺州以影视片为媒介,特别推出了“贺州酿酒节”“黄姚斗酒节”系列活动。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本地酒厂酿制的家乡美酒,还能亲手酿制青梅酒两到三瓶,且可将所酿的酒自行带回;游客也可以参加斗酒节,以决“码王码后”之桂冠,并赢得千元奖金。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人是故乡亲。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取道广东回到贺州,品故乡茶、饮家乡酒,寻觅和体会故乡人的温馨亲情。

《茶是故乡浓》与《酒是故乡醇》是上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初,香港电视界以贺州为外景地拍摄的系列电视剧。《茶》剧围绕制茶、采茶、种茶、品茶,叙说了一个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乡野传奇”故事;剧中茶园景点在姑婆山和昭平拍摄,昭平地名“将军峰”以实名出现在剧中,“方家茶园”也在姑婆山保存下来,成为景区的重要部分。“这些有关‘茶文化’的影视作品的出现,不仅让观众在影视创作中领略到了更多关于‘茶文化’的魅力,更让我国的‘茶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①也正是因为该剧收视的火爆,作为姐妹剧的清装剧《酒是故乡醇》2001年仍选择在贺州开拍。该剧讲述的是清末民初关于酿酒的故事及其主角在友情和爱情中经历的波折。香港电视人接二连三地以贺州为外景地拍摄电视剧,可见贺州人杰地灵,山水卓尔不群。仅仅从其片名上,就不难看出“茶”“酒”在这些民国家族类型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重要线索作用,它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更彰显了桂东文化的品牌价值。

二、山水生态文化

广西贺州生态环境优越、山川秀美,被誉为“粤港澳后花园”,是中国第一个“长寿市”。贺州之美,美在水碧山青、岩峻洞奇,山光水色妙出天然。神奇的姑婆山挺拔峻秀、青翠迤逦、形态万千。这里动植物种类繁多,负离子十分丰富,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森林氧吧。踏上著名风景点姑婆山蜿蜒的小道,绿树葱郁、林木繁茂、山水相依、飞瀑不断。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美景跃然扑入眼帘,一股股生命的韵律悄悄流入心田。

山水与文化,让贺州成为一张可以在全国“吆喝”与塑造起来的城市名片。近些年,数不清的剧组纷纷踏上了贺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不经意间,一些从前只在电视上看见的大腕明星们,也悄悄来到这里拍戏、工作。拍腻了横店、江浙一带成熟影视基地的编剧和导演们,仿佛在一夜之间不约而同想起了贺州这块没有被影视片过多“占据”过、却又风光无限的土地。他们都特意将剧中大部分的外景地安排到了这里,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放到贺州的青山水碧水间,甚至是放到贺州这个日益崛起的、生态之城的商业中心来表现和演绎。他们的到来,使得贺州秀美的山水风光以一种更直接、便捷的方式传播出去,直接带动了贺州旅游热,进一步传播了“生态贺州,长寿胜地”的知度度和影响力。

电视剧《股份农民》就是将贺州悠久的文生态理念、生活理念融入其中的。作为贺州影视剧创作的新名片,这部剧的拍摄充分展现了生态贺州建设的新成就、新成果。该剧全部取景于贺州本地的风光风情,以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水等山水景区为背景的剧照更是提前在贺州微博与微信朋友圈刷屏。贺州的长寿文化、田园生活、生态环境令人向往,透过摄像镜头传递贺州的长寿文化、生态优势和山水风光,都是非常有辨识度的。

三、历史古迹文化

贺州曾出土过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文物麒麟尊。至今也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历史遗迹:富川明城、玉印浮山、黄姚古镇、回澜风雨桥、秀水状元村、深坡村、福溪村、客家围屋等都向世人显示了贺州的蓬勃生命力和动人心魄的文化魅力,充分体现了贺州的文化品牌价值。

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以贺州莲塘江氏客家围屋为该剧的一个重要取景点,呈现了多元化的客家风俗,演绎了19世纪末至抗日战争初期,一群生活在“清洁堂”里的寡妇在情感与生死线上挣扎的经历。此外,该剧在贺州拍摄时还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选了不少点,特别是在奔马瀑布附近专门建造了一个牛头寨作为剧中的土匪窝,电视剧拍完之后这里成为猴子林,一群猴子在此占“寨”为王,“牛寨猴趣”便成为了森林公园的一处热闹有趣的景观。

该剧的主创团队十分强大,影视明星殷桃的影视处女作就是这部剧,她以精湛的演技演活了主角之一豆苗,由此一炮走红。该剧2004年在江浙地区播出时创下收视率第一的成绩,在戛纳电视节上首次设展就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伊朗国家二台和美国一家影视公司甚至购买了该剧在其国家的播出权。

除了上面提到的《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外,还有2006年12月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好莱坞爱情电影《面纱》等。这些影视作品中呈现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姚古镇、临贺故城、客家围屋、十里画廊等景观,随着它们在内地的热播,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也拥有极高的知名度。《面纱》的导演约翰·卡伦说:“我们要找一个别的国家没有,只有中国才有的风景。为此我们在中国找了几个月。当我第一眼见到黄姚时,我就知道我一定会选择黄姚。黄姚有古老、独特的建筑,有别处没有的风景。”

四、民俗与乡土文化

贺州是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镇,自古以来中原文化、岭南文化、楚文化、百越文化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贺州的汉、瑶、壮、满、回、侗、彝等20多个民族的两百万群众创造了异彩纷呈、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浓郁的民风民俗。每当浮山歌节、花炮节、盘王节、信都龙舟赛及富阳街灯节、刘娘节等各民族节日庆典来临时,四乡父老乡亲纷纷前来聚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有舞狮、舞龙、跳舞、唱戏、抢花炮、文艺游行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家家宾客盈门,酒席丰盛,人们对歌唱戏、敬神拜佛、祈求吉样。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贺州是一个拥有丰富民俗文化的宝库,并且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多有呈现。

我国首部高清数字音乐电影《月光恋》,以《豆腐酿》《月光光》等多首优美动听的客家山歌为载体,呈现了当代客家人淳朴的风俗民情与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月光光,秀才郞。骑白马,过莲塘……”这歌声中不仅浸透了老一辈客家人的怀旧与乡悉,更洋溢着新一代客家人的乐观与时尚。片中主人公阿文和林慕,遵循贺州客家人的规矩在客家围屋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一片段情节充满了贺州客家人独有的嫁娶习俗与婚庆文化,而类似的婚庆情节还出现专题片《围屋春秋》中。不久以后,这些呈现在影视剧中的客家山歌剧也被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第二批五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②得到了政府进一步的保护与继承。

五、新农村“双创”文化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就公开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从此“双创”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进入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施政规划中,各类“双创”基金、活动与报告会与相继开展,激发着整个中华民族积极开拓、探索、创新的活力。

其实早在2011年,贺州就拍摄了一部20分钟的、反映贺州客家人创业精神的电视专题片《围屋春秋》。该片以客家围屋先祖江浚、江海清、江碧秋等几代江氏客家人从广东迁徙到贺州打工、谋生、定居,在烂泥塘建造围屋的故事为线索,成功地刻画了贺州客家人筚路蓝缕、开基创业的良好形象,深刻地影响并激励着今天勤劳、智慧的贺州人。

2016年夏天开拍的电视连续剧《股份农民》,则继承贺州客家人这种不畏辛劳、艰苦创业的精神,讲述了贺州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包家文(张国强饰)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励志故事。反映了农村改革开放后出现“空心化”后面临的隐患与矛盾,如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进城、土地撂荒、农业发展滞后、基层组织涣散等,反映了农民探索土地流转、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股份制模式的历程。同时,该剧以党的十八大以后的现代化农村为时代背景,在影视领域首次竖起“南方农民”勤劳、进取、创新形象的大旗,具有“改革、农村、南方、民俗”四大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美丽南方”与“美丽贺州”在农村生活、农村改革方面的民族风情画卷。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30多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严峻问题。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现代工业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自然也要求土地的经营方式做出相应的变改,以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股份农民》紧紧围绕这一代农民在变革中的思想观念转变做文章,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深刻的现实意义。从这一点而言,该剧不仅具有宏大的叙事格局、深沉的人文情怀,而且更具有丰富的细节刻画。它将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联系起来,将外面世界与发展中生态之城、美丽贺州紧密地联通起来。

六、结语

“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要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重要标志。”③找准桂东文化的品牌与核心价值,发挥影视作品视听合一的特性,将影视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民族面孔,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形象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这些无疑使片中作为载体的桂东文化品牌,诸如山水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与时代创新创业精神,在广大观众中获得更加为广泛的传播,并随时间的发展产生恒久吸引效果,极大地调动了观众对桂东文化的想象力与亲和力,开拓了桂东文化品牌价值的市场前景。

注释:

①潘利天.茶色生香:中国电影中的“茶文化”植入作用研究[J].电影评介,2015(4).

②袁君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路径——以南岭民族走廊中段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4(1)

③百度百科.品牌价值[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WzXyms10_JlIakfpRIw_ofMcDETG3LVe7j-AVgs_dLmaYXF5KhP4N11z7Tj syVhvy1PMkXRDdEog_c90XbeOu6-4mSwaWgxZY5cOT lkT1mQyTWB8GPwnKWdMU3EtuAD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本文系贺州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YBSK04)成果。

猜你喜欢

桂东围屋贺州
黔中访古·榕江客家围屋
游贺州紫云洞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印象贺州
围屋的月光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吾城·吾乡
桂东,小城故事多
走进红色桂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客家围屋的文化寻绎及其保护策略——以贺州莲塘江氏围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