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与行业监管分析

2017-04-12刘晓伟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终端监管资源

刘晓伟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与行业监管分析

刘晓伟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音视频数据服务形成了新的有机整体,新媒体和新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视听服务的提供者与管控者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正确的认识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视听新媒体的监管措施,实现对新媒体发展、传播与传播形式的管理,新媒体需求与新媒体用户之间的对应与融合,全面促进视听新媒体综合性、差异化、跨越式发展。

视听新媒体 产业发展 行业监管

引言

随着互联网以及现代数据终端的广泛使用,使得视听新媒体的制作者与传播者、需求者与需求满足者等角色定位更加的灵活与细致,甚至出现了角色对换,导致视听新媒体行业呈现多点到多点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视听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困境。视听新媒体发布者信息与权限管理、内容管理与内容形式改革、免费与收费权限设计与优化、云储存与云计算,影响着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

视听新媒体类型多样,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视听新媒体主要由IPTV、互联网电视和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组成,不仅包含相关的视频网站,也包括一些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

视听新媒体形式下的视听内容数量更多、渠道更广泛。现代社交网络的出现以及新型视频商业生态的产生,直接导致了现代视听新媒体可选择的视听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庞大且传播速度更快。视听内容主要以自作视频、版权购买和联合制为基本形式,再加上国外视频资源和素人视频资源等形式,组成了海量的视听来源。

视听新媒体的受众数量更多,个性化需求更强。现代移动终端以及网络技术的全面优化,使得受众在接触到视听资源时可选择与自主选择能力更强,个性化需求以及差异化偏好更加明显,导致视听新媒体的定位以及市场化运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为迎合特殊化的视听需求而产生的低质量网络视听资源层出不穷。

新型自媒体软件的普遍运用及全民视听趋势明显。通过现代自媒体以及社交软件而产生的视听资源传播,具有更强的私人性与个性化,不仅对视听资源的质量与监督难以落实,对视听资源的发布者与传播者的管理也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导致全民视听趋势明显,而相关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难以适应视听媒体的管理需求。

现代网络技术、宽带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新媒体形式产生结构性影响。现代网络技术、宽带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视听媒体的传播与管理面向更加细节化、末端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可以有效地将所有视听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通过云账号与云管理技术,实现云下载、云推送、云转换等现代视听服务形式,促进视听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1]

2 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视听资源上传途径监督约束能力弱

在视听资源上传过程中,每一个电脑终端和手机终端都可以作为视听资源的上传途径。多渠道、多节点、多发布源的网络视频传输,导致了对视听资源上传途径的监督约束能力变弱,需要全面进行系统化的监督平台建设,才能真正做好对现代视听资源管理的整体把控。[2]

2.2 视听新媒体形式多样,缺乏必要的行业标准管理

现代社交软件中的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等视听业务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室和视频邮件等视听资源形式的出现,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私人性和隐蔽性,监管难度极大,导致对这些视听资源的监督与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化的标准,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实施,无法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与零真空状态。

2.3 出现移动接收终端管理短板,移动监管能力低下

现代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移动终端的市场化与多样化,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认定与身份管理技术的缺乏,出现了移动接收终端管理方面的短板,对视听内容的来源与发布者管理更是难以唯一性确认,导致了对视听内容的形式分析与上传渠道确认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3]

2.4 内容识别技术和效率有待提升

在视听内容的控制上,虽然对文本资源可以采取关键词识别技术,但是对视频图片资源还需要进行工作量庞大的检查工作,且缺乏相关的技术基础,形成了视频内容识别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通过图片、声音比较的计算机内容识别的效率与成功率,还需要大幅度提高。

2.5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视听媒体形式监管范围有限

随着全民自媒体状况的出现,导致视听媒体形式呈现出更强的更新换代能力,一些小范围的视听媒体形式缺乏更加细致的管理与引导,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对视听媒体难以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和框架性管理,行业监管工作更加零散,缺乏必要的协调性与针对性。

3 视听新媒体行业监管措施与策略选择分析

制定视听行业标准,尤其是将视听资源进行规范化和模块化管理,全面优化视听媒体行业标准,将所有视听资源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转换,对信息的发布者与上传渠道做一定的数学化转换与约束,增强在视听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化、唯一化和统一化,提高对视听资源的管理效率。

建立视听新媒体监管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实时管理,需要建立起系统的视听新媒体管理平台,以云计算技术作为平台管理的技术支撑,实现对视听新媒体、视听内容、视听资源接收等方面的实时管理,增强对视听资源的媒介管理与传播管理。进而增强在整个视听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性、规范性、科学性。[4]

增强视频、音频内容的识别技术或识别模式建设,增强对视听内容的监管,全面运用图片识别技术与视频文件模式视频技术,加强对视频、音频内容的管理能力。同时,结合音频管理分析软件,增强对非法视听内容的剔除能力,建立起相关的视频识别模式,全面提升对视听内容识别与管理效率,加快视听资源的更新与传播效率。

建立视听媒体实名制制度,提升对移动终端的监督力度。实施视听媒体实名制制度,尤其应该加强对移动终端的实名统计,重点做好对视听资源发布者个人实名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力度,让网络实名制作为视听发布者管理的基石,实现对视听资源从发布到接收过程中的确定性管理,全面提升对视听资源的发布、传播和监管等工作的统一与整合。

加强行业技术整合,将自媒体内容监管作为视听管理的重点,加强对视听监管技术的整合与研发,让视听资源识别与管理技术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提升相关技术手段的准确性与实践效率。同时加强对现代自媒体视听内容的监管,尤其是应该利用云计算与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为监管平台的运营与业务拓展奠定基础[5]。

结束语

视听资源以及视听新媒体的发展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网络虚拟性,随着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新的行业监督管理带来挑战。我们应该首先加强对行业标准的制定,优化现代网络技术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从内容、渠道、终端和需求出发,全面细化视听资源的管理事务,才能真正做好现代视听新媒体行业管理,促进个性视听服务的自由发展。

[1]李旭.《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与行业监督的分析》[J].中国数字电视,2012(6):26-30

[2]张茜.《网络视听新媒体IPTV行业发展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6

[3]庞博,汪花.《关于新形势下视听新媒体监管策略的思考》[J].世界广播电视,2016(4):87-88

[4]廖天翊.《三网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战略转型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3(3)

[5]易凯.《广播电视应对新媒体冲击的战略思考》[J].中国数学电视,2012(Z1):61-64

审稿人:魏朝辉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学敏

TN914.3

B

2096-0751(2017)03-0014-03

刘晓伟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工程师

猜你喜欢

终端监管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