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市级电视新闻如何提升传播效力
——以《包头新闻》为例
2017-04-12张彦军
张彦军
包头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30
浅谈地市级电视新闻如何提升传播效力
——以《包头新闻》为例
张彦军
包头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包头市 014030
新闻是立台之本,新闻节目历来是各家电视台的主打产品,也是最受重视的板块儿,更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然而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受到很大冲击,电视新闻首当其冲。尤其是地市级电视新闻,寻求突破与改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包头广播电视台《包头新闻》也在新形势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版。
电视新闻 传播效力 创新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APP(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受众严重流失,广告收益也在锐减,传统媒体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新闻作为立台之本,曾一度是电视媒体的台柱子,也是最受观众关注的内容之一,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微信公众号、新闻APP等社交媒体层出不穷,电视新闻同样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尤其是地市级电视新闻,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技术手段都远逊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稳中求进、不断发展,唯有创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包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旗下的品牌新闻栏目《包头新闻》于2014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版创新,这也是《包头新闻》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版。
一、从“线编”到“非线编”,技术革新提升制作效率
《包头新闻》的节目创新,始于编辑系统的更新换代。多年前,各级电视媒体的编辑系统都是线性编辑系统(也叫对编系统),此系统曾是电视编辑的主要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线性编辑,磁带对编。编辑电视画面时,编辑记者需要一个画面一个画面按顺序从一盘磁带剪辑到另一盘磁带,不仅耗时,而且修改难度大,一旦需要调整画面,就得重新剪辑。因此,使用线编系统编辑制作新闻,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4年开始,《包头新闻》首先将所有编辑系统都换成了最新的非线编系统(索贝系统)。系统的更新换代,极大的提升了新闻的编辑制作效率。非线编系统最大的优势是:一次上载,任意剪辑,剪错立改。画面上载之后,无需按照画面顺序进行剪辑,可以任意剪辑各个部分,最后组接成片即可,灵活方便,极大的提升了剪辑效率。对于新闻来说,时效是生命,播出是底线,抢的是时间,所以编辑系统效率的提升,不仅为编辑记者带来了方便,也为新闻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提升了《包头新闻》整体的制作效率和效果。
二、从形式到内容,节目创新提升传播效果
作为包头地区的“新闻联播”,《包头新闻》是伴随着包头电视台建台而诞生的一档老牌时政新闻栏目,主要以报道时政新闻为主,兼顾其他新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期间虽有变化,但面对新形势,《包头新闻》的形式和内容仍显老套,缺乏活力,加之新媒体的冲击,收视率和关注度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包头广播电视台派相关人员亲赴深圳,向《深圳新闻》学习取经。经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包头新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形式到内容,从流程到标识,进行了彻底的改版。
形式创新为栏目增添活力。作为电视新闻,虽说“内容为王”,但包装和形式往往给人直观的感受,留下第一印象,所以形式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这次改版过程中,《包头新闻》一改过去的编排形式,开头将过去播音员播报的“内容提要”改成“导视”,配以画面和音乐,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同时,结尾增加了播音员口播天气预报板块儿,服务百姓、更接地气。此外,栏目片头、logo和包装重新进行了设计,并且制作了黄金版和蓝版两个版本。新的片头、logo和包装色调明快、节奏流畅、容易识别。形式上的一系列变化,让《包头新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显活泼大气。
内容创新让栏目更接地气,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内容为王”曾一度是电视界的“金科玉律”,由此可见内容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内容及其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观众的忠诚度和关注度。在这次改版中,《包头新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谋划选题、主动策划新闻,对于节假日以及重要会议,提前进行策划,推出系列报道和连续报道,形成传播声势。
此外,改版过程中,《包头新闻》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相关规定”,相应对领导活动报道时长进行了大幅压缩,专门设置了“要闻简报”板块,集中报道领导活动。改变了过去新闻里过多过密的领导活动报道,赢得了观众好口碑。同时,新版《包头新闻》还鼓励记者多出现场,多出镜,通过记者身临其境的讲述,增强现场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新闻更出彩,让荧屏更丰富。
三、从网站到手机客户端,传统媒体插上新媒体的翅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异军突起,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更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各种新闻网站、新闻公众号铺天盖地。新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挤压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抢占了部分话语权,得到了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受众的青睐。短短几年之间,手机端媒体成了很多人获取新闻讯息的第一选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媒体不拥抱新媒体、不吸收互联网思维,要想发展难上加难。2016年,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要适应新的新闻舆论环境,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必须拥抱新媒体,用好新媒体,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发展,借势扬帆起航,实现新突破。
《包头新闻》在成功改版的基础上,依托包头广播电视台网站,在全台网站醒目位置开辟《包头新闻》栏目板块,实现了网络实时搜索观看;同时开发了“金鹿视点”手机客户端,实现了手机观看《包头新闻》。网络端和移动端的打造,实现了《包头新闻》节目随时点击随时观看的目的,并实行分条设置,使每条新闻内容一目了然,给网友提供了更精细化的服务。新媒体的推广,犹如给传统媒体插上了翅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今《包头新闻》的人气指数不断攀升,知晓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了《包头新闻》的影响力。
《包头新闻》的改革与创新只是当下我国众多地市级电视新闻栏目创新的一个小小案例,但是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面对日益严峻的媒体环境,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2
A
2096-0751(2017)03-0013-02
张彦军 包头广播电视台 助理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