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十个新话题(摘要)
2017-04-12吴建中
吴建中
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十个新话题(摘要)
吴建中
一、图书馆与社会发展
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图书馆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图书馆要增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度,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并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013年8月国际图联发表《图书馆与社会发展宣言》,旗帜鲜明地向社会表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职业价值。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反映出了来自图书馆界的“获取信息、提升素养、保护文化遗产”等意见。同时,国际图联更是抓住各种机会参与国际层面的各个活动,并把宣传推广作为一项重要战略。
二、识字与素养
公共图书馆原本是为满足民众识字的需求建立起来的,而今,仅仅识字已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还要为提升民众的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服务。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重心,应逐渐从阅读向包括阅读在内的更广泛的素养转移,而且更加突出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希望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增加工作机会,提高创业能力,进而为城市就业和减贫做出贡献。
三、空间再造
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应实现从按载体布局到按功能布局的方向转变。促成空间再造的原因之一是来馆人数下降。图书馆已不再只是一个存书、借书的地方,读者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正在发展成为更广阔的社区资源中心。国内各地纷纷掀起空间再造探索热潮,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都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同时公共阅读空间的兴起也值得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图书馆与整个社会发展保持了同步,很多图书馆办创客空间就是对社会要求的回应。
四、人工智能
《国际图联趋势报告》将人工智能列为四大技术趋势之一,并提出人工智能会在以下三方面对图书馆的未来产生影响:下一代超越关键词检索的浏览器和对网页内容的语义分析;综合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以支持实时多语言翻译;对多元、复杂网页内容的云服务众包翻译和识别。同时,人工智能也为图情界带来了新课题:加大自然语言检索的研究,并探索图情方法在自然语言中的移植和实现途径;提升内容的智能分析能力;探索提升图情业务效能的研究。
五、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是图书馆员与人文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近年来数字人文研究出现了如下趋势,从对形态的研究深入到对内容的研究,从对文字资料的研究深入到对复合资料的研究,从单学科方式发展到多学科方式的研究。今后数字人文研究要在三个方面着力:重视对一手资料的保护开发和开放利用、拓宽历史文献的观察视野和研究方法、注重文献的关联性研究。
六、开放运动
开放获取运动正在向纵深发展,重新认识数据及其开放的意义十分必要。当开放出来的数据对科学发现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的时候,开放科学便应运而生。开放运动促进了图书馆转型,我们应从传统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中摆脱出来,向适应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新环境发展,在数字时代扮演更为积极的作用。
七、公共数字文化与精准扶贫
主要应聚焦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建设统一的云服务,着力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促进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学习欧洲数字图书馆模式和美国公共数字图书馆模式,将各地各类相关资源整合起来;要推动新业态的形成。二是推进文化精准扶贫战略,公共数字文化要服务于国家扶贫脱贫战略;图书馆应在文化精准扶贫中扮演重要角色;要致力于提升民众信息素养。
八、图书馆改革
图书馆改革的重点在社会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或与民间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产生的效率会更高。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的图书馆改革要从三个方面着力:管理创新、资源共享、社会活力。第一,创新有利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的体制和机制。第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及其功能的整合共享。第三,充分开发蕴藏于基层和社区的各类资源。
九、第三代图书馆
英国2008年对公共图书馆标准的修改值得关注,该版着力点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功能的作用,在服务半径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第二突出质的提升,不再强调资源的藏量,更注重更新速度;第三推进服务转型,突出图书馆在社会教育和信息提供上的实际效果。第三代图书馆的特征是以知识交流为主,超越图书,超越图书馆。图书馆的工作要放在整个社会知识交流的大背景下考察。未来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
十、一带一路与图书馆国际化
图书馆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相关,且大有可为,图书馆可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国内不少图书馆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通过赠书、展示、研讨、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图书是文化沟通与理解的最佳载体,图书馆是人际交流与合作的最佳平台。一带一路战略既为图书馆提供了发挥自身价值最好机会,也是一次严峻挑战,图书馆应借此机会推进转型与创新。
提问环节
Q1:两个小问题,一是图书馆可以在媒体素养培养方面做些什么事情?二是关于数字时代图书馆生存价值问题。亚马逊、谷歌等已经将数据、图书都整合在一起,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公共图书馆一样,现有图书馆如何发挥其作为场所的功能?
吴建中:关于媒体素养。刚才报告中说到,素养有很多方面,媒体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媒体素养是辨别信息真伪的一种技能。现在正处于后真相时代,各种信息无论真伪都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在其中鉴别。图书馆员最拿手的就是整理并使信息有序化。怎样使得更多的人通过图书馆的服务来提高对媒体甄别的能力也成为图书馆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际图联建议图书馆和维基百科等合作,请图书馆员参与编辑信息,并标明该条信息是由图书馆员制作的。所以图书馆员不仅自己要参与到媒体素养建设中,同时也要和读者一起共同做好鉴别信息真伪的工作。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进入到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人们在家里就可以看书了,为什么还要到图书馆来?所以要对图书馆存在的价值进行重新思考。20年前,旧金山发生过两次大的地震,那时候,很多人都说,已经到了数字化互联网时代,还要图书馆干什么?包括图书馆员自己也认为实体图书馆已经走到了尽头,没有必要再办一个实体图书馆。那时美国加州大学蒙特利湾分校决定不建(实体)图书馆,改建虚拟图书馆。但是,十年后,即2008年,该校一万平方米的实体图书馆建成开放,该校在图书馆网页上打出了一个旗号:Library as a place。它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是最重要的,你可以在家里看书,但是你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所以图书馆今后将变成人和人之间交流和共享的重要空间。现在很多图书馆推进“空间再造”,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很多人现在不来图书馆了,你必须要吸引他们进来,而吸引他们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空间和其他不同人群进行交流。这就是我讲的,第三代图书馆更注重分享和交流的功能。在这里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工程招标时,有七家建筑单位参与竞争,国外四家,国内三家。国外的四家异口同声强调图书馆是一个知识交流空间,而国内三家还是突出图书为主,比较传统。图书馆作为场所的意识,在国外这些建筑师的头脑里已经生根。其中有一个建筑师讲了非常生动的话,他说人需要与别人进行交流,在关注别人的同时,也希望被别人所关注。这也是七家公司中名为SHL的丹麦公司中标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比其他建筑师看得更远,而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二十年不落后。我们的想法和他们正好吻合。刚才最后一张图片就是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中庭,这个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在馆内设计了一个庞大空间,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是开放,体现“内外不分,无限延展”,读者从内部可以看到外部世界的变化。所以我相信,上海图书馆东馆三年后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把它视作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Q2:我对一带一路的国际化问题很感兴趣。刚才您提到图书馆过去一直有点自娱自乐,至于和外界的联系问题,我们能提供哪些服务呢?
吴建中:上海图书馆的“上海之窗”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我们到国外图书馆,看到那里的中文书差不多都是繁体字的,因为国内版图书很难进入国外的销售网络。那里的中文图书大部分都是从我国台湾过去的。所以我们就尝试把国内出版的中外文图书输送出去,要求他们设立固定的空间展示这些图书。送书是第一步,接着我们提出举办展览和讲座等活动,今后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做更多的事情。图书承载知识和信息,通过图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所以,“上海之窗”不断扩展,从原来的只是送书,到后来进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我们的天地非常大,现在“一带一路”已经开始布局,但图书馆方面的交流还很有限,所以在座各位,如果是公共图书馆的话,可以通过友好城市,大学的话,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渠道,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Q3:吴老师,您刚才讲到,现在大学图书馆的核心已经从馆藏转换到以人为中心的服务,也促进了大学图书馆空间建设。但现在高校图书馆也有一个趋势,比如建立一些私人的阅读空间,甚至有些高校可能会建立私人影院,或是提供IPAD、苹果电脑的租借,这些虽然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来到图书馆,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样对学生或是教师的科研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吴建中:图书馆可以设立一些私密的空间,但我觉得,“空间再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们要减少自修的空间,建设自修空间是图书馆员放弃专业责任的一种表现。提供个人自修空间是以前图书馆的功能,以前学生接到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到图书馆去找书,然后完成作业。现在的图书馆是交流的地方,老师给一个题目,然后大家到图书馆找书,然后围在一起讨论,所以图书馆是一个以交流、分享为主体的空间。交流和分享应该是下一步图书馆应该努力的地方。此外,图书馆还应该根据读者需要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
Q4:这个问题是场外观众,浙江省信息学院老师的提问,请吴老师谈谈图书馆和智库方面的问题。
吴建中:图书馆可以是智库,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后保留了这一功能。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图书馆都要变成智库,图书馆应该为智库专家提供环境和资源,而不一定自己建智库。你有能力建智库当然更好,但是图书馆更多的是提供服务,利用自己的知识和信息技能为智库专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Q5: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智慧图书馆和您刚刚所说的第三代图书馆之间的关联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如何从提供交流空间,走向更高层次的引领交流,为学校、老师和社会提供帮助,创造新的价值。
吴建中:关于智慧图书馆的问题,现在说法很多,其实智慧图书馆主要是智能化、智慧化。智慧图书馆和第三代图书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第三代图书馆是从建设的角度看图书馆空间,从以藏书为主体,到以外借为主体,再到以交流为主体。两者并不矛盾。
第二个问题,是共享空间建设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与读者共建,只有和读者共建图书馆,把读者变成图书馆的主人,图书馆才会变得更好。有一个单词“unlibrary”,即非图书馆。非图书馆的概念是指,由非图书馆员来办图书馆。新加坡有一个案例,某戏剧图书馆请了一个戏剧导演,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任由他来办图书馆。他在两个月内,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策划,把它变成了戏剧表演者的图书馆。这一案例很成功。原先是图书馆员设计图书馆,现在是读者设计图书馆。如果未来的这个空间是读者和我们共建的话,就不会有资源闲置的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日本有个多摩美术大学,该校图书馆请了些学生,把走廊的空间利用起来。走廊的闲置空间利用起来变成了一个展览廊,由学生做画展。学生们试了几次尝到了甜头,就把这个空间包下来,展示学生自己的美术作品。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空间也是一种资源。所以,只要我们有这样一个概念,即和读者、社会共建图书馆,那么图书馆就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不是死水一潭。最近“朗读者”很热,我在想图书馆一般都有供朗读的制作空间,这些制作空间能开放给读者的话,资源就活起来了。
Q6:我对一带一路国际化专题很感兴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进行经济、政治交往的同时,也要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碰撞,那么图书馆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吴建中:图书馆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职业,虽然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对外交流渠道,如国际图联,但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我们组团到国际图联开会的代表不少,但能静下心来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的不多。从国家的层面来讲,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但我国图书馆界如何响应国际图联的号召,参与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图书馆部分之中,这方面考虑得还不够。我们与国际图书馆界的交流还浮在表面,深入不够,所以需要借一带一路走出去,与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资源和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到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之中。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朱叶、刘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