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
2017-04-12李天文
□ 李天文
灾难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
□ 李天文
灾难发生时,往往因其突然、惊悚而抓人眼球;从业者也通常注目于惨状而展开新闻报道。笔者认为:灾难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精神,通过对人的关怀表达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具体应体现四个方面:尊重知情权、唱响主旋律、增强责任感、落实“三贴近”。
灾难报道;以人为本;三贴近
所谓灾难新闻报道,它是指对突然发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关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报道。而突发性灾难新闻事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灾难新闻报道,可以切入的点很多,从传播的实际效果来分析,最为抓眼球的与最为本质的元素很多时候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我们作取舍。如洪水袭来,溃坝的一瞬间肯定最惊心动魄,这时要去抓拍什么?火情把房屋烧通顶了,是拉远景全面反映其惨烈状况,还是聚焦火场中的救援细节?
笔者认为,灾难中,最应受关注的是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况,以及人与灾难搏斗抗争这些方面。因此,灾难报道要体现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的新闻理念。
一、尊重知情权
以人为本,首先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和满足。能不能及时而准确、客观真实地告知公众灾难事实,是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检验,也是对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考察。灾难事件报道要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稳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因而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地报道灾难事件,不仅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同时有助于人们消除恐慌、沉着应对。2015年10月15晚上7点,肇庆西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被一艘运沙船撞击,严重受损,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却致使多趟列车停驶。记者接报后,马上找来摩托车,驱车赶往大桥下层中段后,目睹一采砂船卡在桥下,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陆续赶到现场进行应急处置,发现记者拍摄,加以阻挠,记者借助微弱灯光,在重重困难下拍摄到桥下被撞横梁,展示了其变形的情况,并将突发新闻处理完毕提交播出。西江大桥是肇庆连接324国道最重要的桥梁,这次事故是大桥自1987年建成通车后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公路铁路大桥随后也临时封闭。事发时有几趟列车将要通过大桥,已被紧急叫停,同时,也造成北京至三亚火车停使。
事发后,记者能及时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发回报道,面对重重困难将新闻完成,展现了事故的实情及其造成的影响,避免了社会谣言的滋生与群众恐慌。肇庆电视台播出《记者直击:西江大桥被运沙船撞击受损 多趟列车停运》新闻后社会反响强烈,新闻在肇庆手机台转载量超20万次。新闻的及时播出,让市民百姓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了解事件的全貌,在出行方面也可以早作调整,相关部门在新闻播出后也积极应对处理,尽快完善了后续的应急处置措施和维修方案。
二、唱响主旋律
以人为本,一句话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天灾须报,更要报道人民群众不失志,积极与自然灾害作抗争,尽力减少损失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在传播中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争取受众的有效方法。肇庆电视台在突发灾害面前,发出了权威报道。
2016年7月13日,肇庆市普降暴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鼎湖山最大降雨量达165毫米,暴雨引发山洪,导致鼎湖山景区内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当天上午,鼎湖山景区“听瀑亭”有2人被洪水围困,现场水势急速上涨,被困人员随时可能被水流冲走。此时,景区内因狂风、洪水而折倒的大树让消防车无路可行,景区观光车也无法登山。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冒险在附近山头实施点降,接近被困人员,利用消防拉梯成功架设救援通道。在安全绳的牵引和消防拉梯的防护下,2名被困游客最终走出险境。随后,消防官兵又救出另外6名被困游客,记者详细报道了此次事件。
鼎湖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当天的鼎湖山虽然下起了大雨,游客也达到700多人。游客的安危,牵动了广大市民的心,报道记录了消防官兵不断调整救援方案,机智地应对和部署,也体现了消防战士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地开展大营救,使被困群众迅速脱险,充分展示了消防官兵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大无畏的精神,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新闻报道树立了消防战士的良好形象,告知广大市民,在生死面前,人民子弟兵是经受得住考验的,他们永远把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永远坚守初心与理想信念。新闻在肇庆电视台播出后,反响热烈,不少观众通过发短信、发微博、打电话等方式,为消防官兵点赞。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克服重重困难,拍摄到关键的镜头画面,在事发当日将新闻播出,把握了时效性,抓住了关键的节点,为观众带来惊心动魄的突发事件报道,画面极具现场感和振撼感。
三、增强责任感
以人为本,还应该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上,这是媒体的责任。尤其是对于电台、电视台来说,党和政府的喉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态度,也代表党和政府的声音,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2010年8月10日上午8点多,封开县江口镇东方二路41号至98号路段发生地质灾害,短短的7个小时内,8栋居民楼倒入江中;然而43户253名群众全部得到及时安全转移,没有出现一人伤亡!
记者10日晚连夜随市领导赶到封开进行采访,并经过几天的紧张采访居民、干部、群众,地质专家,制作连续报道《千钧一发——封开县江口镇8.10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启示录》在晚上播出。作品反映在突如其来的自然地质灾害面前,尤其是在群众生命和利益遭受到威胁的时候,肇庆市委、市政府,封开县委、县政府反应迅速,果断处置,科学救援,体现了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情怀。
四、落实“三贴近”
做好灾难事件报道,笔者认为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新闻事件的核心,接近大量产生新闻事实的决策层;二是站在党委、政府的高度,在权威、指导性上下功夫;三是应当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早为事情的下一步发展做好宣传报道的准备工作;四是应当讲究政策性,围绕“人”的主题上做好文章。唱响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7月6日,广西贺江上游发生铊、镉污染事件,导致下游的广东封开县南丰镇河段出现少量鱼类死亡现象,贺州与封开县南丰镇交界断面铊浓度超标1.2倍。
事件发生后,贺江周边的居民生活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重金属超标的江水会对人们造成怎样的危害?记者6日下午就赶赴封开进行采访报道。在采访过程中,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记者先后深入到封开县城江口镇和受灾最重的南丰镇,分别采访市民、分管副县长,采访贺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以及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主任吴贤格副教授,就铊、镉对贺江水污染的影响、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县城江口镇和沿岸群众饮上安全水等进行全方位采访。整组报道层层递进,效果非常好。
作品从7日开始播出第一篇至15日,共播出连续报道6篇,听众打来电话说这组报道非常成功,从发生到解决,体现各级政府把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
作品播出后,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一是认为记者反应迅速,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认真落实“走、转、改”,深入基层,深入到第一线采访,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表现了高度的新闻敏感、社会责任感。二是记者在报道中认真策划,从报道事件发生到问题的解决,彰显各级党委、政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通过用事实说话,想方设法使群众饮上安全水,让群众放心满意,在当地群众中没有造成恐慌,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五、结语
总之,灾难性报道有着很强的政策性,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把握分寸,掌握好度,既不能瞒报、漏报,也不能刻意渲染、夸大其词,更不能炒作。对灾难性报道的把握,还有一条就是要不断强化理论、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学习,严守纪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创新报道手法,从而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肇庆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