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综述

2017-04-12孟凡轩

视听 2017年5期
关键词:黑色研究

□ 孟凡轩

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综述

□ 孟凡轩

黑色电影因其独特性在整个世界电影史上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了解最多的就是传统经典的黑色电影影片,但20世纪60年代后,好莱坞出现的具有黑色电影元素、富有黑色气质的“新黑色电影”,不仅承袭了黑色电影的精髓,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独有的风格特征。对新黑色电影的研究日益深入,有必要对它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新黑色电影;研究综述

新黑色电影继承了黑色电影的许多优良品质的同时,也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和发展中,它深入反映社会与人性的黑暗面,能让观众更加清醒地认识人类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它并没有在商业化的电影制作中迷失自己的创作立场,表现出的是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关注。作为一种新的电影风格,新黑色电影因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具备的影响力而备受关注,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意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同时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一、“新黑色电影”概念的界定

提及新黑色电影,必然要论及其源头:黑色电影。所谓黑色电影,指的是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以描绘犯罪、堕落、危机的好莱坞影片。黑色电影(法语:Film noir)由法国影评家和作家尼诺·弗兰克(Nino Frank)在1946年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最早提出来,用来代指美国20世纪40、50年代出现的一种风格特殊的惊悚电影或犯罪电影,其主要受美国无情小说、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

区别于经典黑色电影,新黑色电影(Neo-Noir)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及其后,它拥有经典黑色电影的某些特质但又区别于经典黑色电影。在主题内容表现上,它比以往传统的黑色电影更加暴力与黑暗,其核心来源于存在主义的荒诞和孤独;在视觉表现方面,因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注重色彩的表意功能;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迷茫和困顿,包括道德上的暧昧性,叙事方面打破常规,用形式诠释主题。在新黑色电影的发展进程中,各个年代都有优秀的作品诞生,例如20世纪70年代西德尼·吕美特的《热舞天后》、罗曼·波兰斯基的《唐人街》、马丁·斯科西斯的《出租车司机》,20世纪80年代劳伦斯·卡斯丹的《体热》、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科恩兄弟的《血迷宫》,20世纪90年代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七宗罪》、乔纳森·戴米的《沉默的羔羊》。到了21世纪以后,仍然有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等新黑色电影出现。

二、研究范围

新黑色电影出现在20世纪60、70年代,考虑到学术研究的滞后性及新的研究对以前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本文搜集文献资料的时间范围为1980年1月到2017年4月,文献主要来源于馆藏书籍和中国知网。在网络上搜集时以“新黑色电影”作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搜索。经过筛选,共得出相关论文52篇,以这52篇为主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这些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内高校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如南京师范大学田婕的《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福建师范大学陈加迅的《黑色传统——新黑色电影风格与形式探究》等;另外一部分是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如吴丁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发表的《早期黑色电影的空间表现研究》、保罗·斯拉德在《电影评论》发表的《黑色电影札记》、张建和张怡在《电影评介》发表的《试析中国式黑色电影<白日焰火>》等。专著则以詹姆斯·纳雷摩尔的《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和陈波的《明暗之间——美国黑色电影研究》为主。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以及定性研究法,并将文献资料和具体影片资料相结合。

四、美国新黑色电影的研究内容

(一)历史划分和社会背景研究

对于如何判定一部影片是否能够归入新黑色电影这个分类当中,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从表面上来看,经典黑色电影与新黑色电影的区别在于影片拍摄的年代。虽说经典黑色电影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黑帮片以及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带来的影响,在外延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在主体上基本可以框定在1941年的《马耳他之鹰》到1958年的《历劫佳人》之间,但对于新黑色电影时间跨度上的界定则是一个难题。道格拉斯·基斯则认为:“相对于黑色电影,新黑色电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就造成了新黑色电影具有的界限模糊和类型混合的特点。”罗纳德·施瓦茨认为新黑色电影出现的标志是1960年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其他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唐人街》或者《地狱先锋》是新黑色电影出现的标志。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认为应把《唐人街》作为新黑色电影的开端。

二战后,美国的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随后,物质生活上极度富足背后隐藏的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美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酷的社会问题,民权运动、越南战争、水门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给美国带来不可磨灭的精神创伤。这个时候的美国面临的是“群众的中心问题已经改变,问题不再是衣食住行,而是在令人不安的富裕中如何生活”,这个时期的新黑色电影除了讽刺腐化堕落政府,描写黑人、种族以及女性恐惧也随处可见。新黑色电影存在于如此多的变化和运动中,随着时代背景的不断更换,也在不断地展现不一样的新篇章。

(二)视觉风格研究

黑色电影显然主要通过情绪和基调的渲染来表现内容和主题。保·施拉德也曾用“调子情绪”来界定黑色电影的概念。经典黑色电影最显著的视觉特征是低调摄影,通常通过这种摄影手法形成高反差区域的对比,黑色影子内容也更丰富化,影片呈现出表现主义荒谬、诡异的基调。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色彩的进入,新黑色电影大多是彩色影片,但往往还是采用低调摄影的手法,画面在视觉上仍以内夜景的低沉昏暗为主,这样低调的布光可以营造出一种黑暗幽闭的气氛。这是新黑色电影最具辨识度的风格特征之一。对于美国新黑色电影视觉风格的研究是新黑色电影研究领域中占比很大的一块。

这些研究多认为低调摄影承担了表达影片叙事和主题的功能。田婕的《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邹懂礼的《“黑色”影像里的社会与人生——黑色电影研究》等认为,新黑色电影着重通过视觉风格来表现主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营造幽闭恐怖的环境氛围,塑造多重与分裂的人物性格,刻画紧张与对立的人物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典黑色电影兴盛的时候彩色电影还没出现,因此大部分经典黑色电影为黑白电影,而新黑色电影产生的年代属于彩色电影的时代。色彩在电影中的表意功能是丰富多彩的,同样,色彩在新黑色电影中的应用也格外明显,它打破了黑色电影传统常规的灰黑色调,在它的基础上加入了色彩的表意功能,呈现出另外一种意义的丰富性,所以对于新黑色电影色彩的研究也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点。陈加迅的《黑色传统——新黑色电影风格与形式探究》和田婕的《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对新黑色电影色彩在视觉上的表意功能作了详细的分析,这里提到的色彩的功能主要是烘托环境、渲染情绪、对比反衬和深化主题。还有一部分文献着重研究贯穿整个制作过程的色彩处理手段,如王猛的《黑色电影的“黑色追求》:新黑色电影在前期主要是对不饱和色彩的追求,后期则是利用数字中间片进行配光调色。

(三)叙事风格研究

20世纪90年代,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电影不再是一次性消费品。当代新黑色电影制作者利用这些条件,大胆地对叙事和主题进行实验,在叙事上摒弃了单线索、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叙事模式,采用多重线索来组织情节,也就是非线性叙事。邹懂礼的《“黑色”影像里的社会与人生——黑色电影研究》对传统经典黑色电影的叙事模式进行了一个笼统的总结,得出了经典黑色电影的叙事模型;余少萤在《<消失的爱人>新黑色电影美学风格赏析》中则是通过《消失的爱人》这部影片具体分析新黑色电影非线性叙事的应用;相比而言,田婕的《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对于叙事风格上的分析更加全面,除了多线性叙事和闪回这两种非线性方法,还补充了主观化叙事,使对于美国新黑色电影叙事风格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完整。

(四)其他方面的研究

对于特定影片,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在对所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文献的立意和想法无法归纳进前文的总结中,所以将这些文献总体归于对美国新黑色电影其他方面的研究中。如徐岱的《无道之德:黑色电影的艺术伦理》一文从艺术与伦理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优秀黑色电影的共同品质。布莱恩·J.斯尼的《“软派电影”:科恩兄弟的新古典主义“新黑色电影”》主要是对科恩兄弟的新古典主义“新黑色电影”的分析,探寻他们如何打破传统的类型常规,创造出具有导演个人特色的新黑色电影。陈波的《黑色电影空间表现的戏剧性因素探讨》一文则从空间表现的戏剧性角度切入,探讨经典时期的黑色电影空间表现的艺术探索,从而为新黑色电影的艺术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美]保·施拉德.黑色电影札记[J].郝大铮译.世界电影,1988(1).

2.[美]詹姆斯·纳雷摩尔.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M].徐展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9.

3.陈波.明暗之间:美国黑色电影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4.邹懂礼.“黑色”影像里的社会与人生[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王猛.黑色电影的黑色追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8(4).

6.陈波.黑色电影空间表现的戏剧性因素探讨[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4).

7.[美]布莱恩·J.斯尼.“软派电影”:科恩兄弟的新古典主义“新黑色电影”[J].世界电影,2010(4).

8.游飞.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2).

9.田婕.美国新黑色电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10.陈加迅.黑色传统——新黑色电影风格与形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11.徐岱.无道之德:黑色电影的艺术伦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2).

12.余少萤.《消失的爱人》新黑色电影美学风格赏析[J].电影文学,2015(22).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猜你喜欢

黑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黑色食品为什么受欢迎
黑色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漆黑一片
黑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