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我们的故事》的叙事策略

2017-04-12李俊华钱淑芳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格达纪录片草原

李俊华 钱淑芳

1.2.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草原:我们的故事》的叙事策略

李俊华1钱淑芳2

1.2.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纪录片《草原:我们的故事》进行分析,主要从片子的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叙事语言三方面分析,从叙事的内容挖掘片子表达的主题,平民化的视角下揭示出的深刻的主题表达;分析在叙事结构上采取的碎片化的连接方式和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并从光影、景别、蒙太奇、解说等方面对影片的叙事语言进行了分析。

纪录片 叙事主题 叙事结构 叙事语言

央视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草原:我们的故事》,拍摄历时两年多,足迹遍布内蒙古、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全景式的展现了中国的草原文化。片子共有三十五个小故事,涉及到的主题包括民族信仰、人与动物、生态问题、草原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转型,以及对草原的保护。分五集于2015年播出。该片在叙事主题及主体的呈现和选择上显示出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独特的叙事结构表达出来,镜头语言、解说词为其锦上添花,画面讲究,故事动人,显示出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主题:视角平民,主题深刻

《草原:我们的故事》不同于以往的草原题材的纪录片,没有对草原进行大而空的宣传,而是深入对草原上不同环境里的普通人家进行拍摄,把以他们为代表的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真实地记录下来,用一个个小故事将人们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和生存状态串联起来,揭示了人与草原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这种平民化视角的设置也很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最好的纪录片故事,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或者发人深省的戏剧情节一样,不仅以直击人心的故事吸引观众——基于情节和人物——而且以主题、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所有细节直接引发观众的共鸣。”[1]第三集中,在阿拉善草原的别立格达来家,拥有上百头的骆驼,但是其中有一头特别的骆驼——恩多尔,别立格达来家族两代人都是喝它的奶水长大,它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牙齿已经掉光,背上的驼峰已经萎缩,因为自己无法跟上驼群的脚步而选择离开,别立格达来在山上找到它,为它做好吃的,给它系上哈达,别立格达来与恩多尔相拥告别,镜头和解说都极平静,却让人感受到别立格达来的悲伤,也让看的人悲伤的难以自已。这种情感的共鸣不仅仅是草原上才有的故事,甚至于让我们想到自己身边的动物,一只猫、一只狗、一匹马,它们的离开曾给我们带来的遗憾和心痛。

片中每个故事均摄制于草原上的普通人家,比如对阿勒坦汗一家迁徙牧场的艰难路途的摄制,或者以一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展开叙述,比如围绕呼伦贝尔的萨满师斯琴挂向观众展示的萨满文化;新疆的阿迪力和他驯养的草原狼为观众展示了一种别样的人与动物的情感;云南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的园长方震东对草原植物的培育和保护……。从内蒙古到云南,不难看出,摄制组为了尽可能将中国草原的状态记录下来所做出的努力。对普通人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副草原的文化图景和极端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也通过这样的平民化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保护草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叙事结构:碎片化连接,故事化表达

《草原:我们的故事》,整部纪录片既有连续性又独立成篇。分为五集,每集有一个主题,五集看似独立,但组合在一起又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思想。每集平均由七个小故事组成,采取了一种比较碎片化的叙事结构,然而这种形式却是形散而神不散。每个小故事共同聚力呈现一个大的主题,比如在第一集中在四川阿坝跟随着日格巴家祭山,人们把经幡插在山顶,抛洒农达祝福草原;呼伦贝尔的萨满师斯琴挂向观众展示了人类最古老的萨满文化,一种混合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尽管文明的进程应该管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但神灵依然被视为图腾出现在萨满仪式中;以青海玉树勒巴沟的嘛呢石匠人达瓦为主体讲述了关于嘛呢石的信仰崇拜,人们相信镌刻图文的顽石会有超自然的灵性,玉树新寨嘛呢堆有超过二十五亿颗嘛呢石,聚集了人们的各种信念和愿望,召唤人们来此朝拜,这种信仰的核心是无论人们如何困苦,都不能为自己许愿,所有的供奉只能为他人着想。这几个故事勾勒出一个草原人民共同的主题“崇尚自然”,人们相信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给予,把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甚至已经将对神灵的崇拜演化为一种生活态度。自然信仰也成为草原生态文化的共性,就像片中的解说“有关神圣的石头,在众多草原民族的生活空间里,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在藏区,它被称为嘛呢石,在蒙古高原,它被称为鄂博,无论在哪里,草原民族通过它们和亡者和祖先和神灵沟通,祈福众人过上平安的生活”。

第五集中,青海曲麻莱,人们对危害草原的鼠兔进行捕杀;伊犁河谷,人们为了制止蝗灾而投入大量资金吸引椋鸟;新疆伊犁州那拉提草原上,为了铲除毒草每年除了牧民还有上万的志愿者帮助采挖毒草;库尔德宁草原上,独自一人在漫漫寒冬守护云杉林的多里坤,这一切不仅仅在描述草原人民对草原的坚守,也在呼唤每一个人对草原的维护。草原生态的破坏有很大部分原因是人类向草原的索取越来越频繁。破坏草原或许很容易,但是维护草原却是不容易的事,草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一天都需要维护,每一个人都需要努力。

故事化的设置,让每个故事有了一定的节奏和悬念,让观众有了观看欲望,不仅给观众带来真实的感官体验,也带来一种心灵上的触动,不仅通过故事揭示主题,也升华出一种别样的意义和感受。片子看似叙述平淡、结构松散,却以简约的故事传达出动人的情感与深刻的感悟。

三、叙事语言:镜头增添诗意,解说助力表达

在影视作品中,光影往往能给人一种辉煌和壮观的感官体验。尤其是在逆光下拍摄的剪影在影片中往往会给人一种特别的意味和美感。剪影常常用来表现比较悲伤,神秘的氛围。第三集中别立格达来为恩多尔送别,别立格达来在最后吻了恩多尔的额头,这一画面用剪影的效果表现出来,和着低沉的背景音乐,让人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淳朴的情感和对生命即将逝去的惋惜,随后恩多尔转身离开,别立格达来目送它远去。这一段都用了剪影效果,让画面充满了悲伤的美感。

全景在此片中运用的比较多,展现所处的极端环境,比如在第二集中,对人类在草原上的艰辛生存进行描述,哈萨克人阿勒马汉一家为了迁徙到冬季牧场,要经历一段二十五公里的死亡之谷,碎石满路,冰雪使本来崎岖的道路更为危险,为了显示出这条特别的地段,有很多场景运用了全景,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徘徊与自然的险峻。青海德令哈尕海镇的牧民家草地盐碱化、内蒙古西部草原荒漠化、牧人孟根家取水困难,全景将这种极端的地貌和生存状态表现出来,将人类的无能为力表现出来。很多大全景展现草原的辽阔与恢宏的气质,尤其在每集的开头和结尾几乎都用到大全景。

“你想表现田间的丰收吗?只有表现农民的脸,才能使大地的面貌富有表现力。这是所有的纪录性画面中最重要的一种。海上风暴所造成的种种悲剧,只有通过水手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才能生动地传达出来。”[2]巴拉兹·贝拉将特写对纪录片的表现力说的非常到位,在《草原:我们的故事》中也运用到大量的特写,在第四集中,摔跤世家出身的哈斯扎那,被父亲给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优秀的摔跤手,但是因为身材瘦弱而无法战胜其他对手,而且与摔跤相比他更喜欢画笔,镜头多次运用特写,将哈斯扎那的心理状态用镜头呈现在观众面前。乌兰牧骑的乐队中达如和他的朋友们为了让经典歌曲更富时代气息改造经典,而这也必须得到听众的认可,于是去牧区为人们演唱;北京生态大学的博士生林笠与他的同学们在草原进行生态研究;这些故事中,多数用到特写镜头,这些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在镜头前的歌唱与欢呼,充满朝气与生命力,为草原注入新鲜活力,是草原的未来,让草原更好的走向未来,这些镜头的表现也非常契合这集的主题“与梦同行”。

片子里还用到平行蒙太奇,在第四集中,两位名叫阿拉腾乌拉的牧民,一位在沙漠以养驼为生,为了得到骆驼身上高品质的绒毛,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他必须独自在荒漠陪伴驼群,而三百公里外的名字也叫阿拉腾乌拉的牧民同样以养驼为生,但是他把驼奶发展成一项产业,为他带来高于普通牧民一倍的收入。平行剪辑将这两个故事同时进行,为我们展示出鲜明的对比,两个同名的人却处在两种不同的境地里。

“无论解说词还是画外音,如果处理得当,都将成为推动故事发展最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不是因为解说词或画外音能讲故事,而是因为它能带领观众进入故事和贯穿故事。”[3]比如在第四集中对茶马古道的讲述,故事围绕主人公和强展开,和强的外祖父曾经是茶马古道上有名的马锅头,和强为了让人们了解茶马古道的历史把古宅建造成工艺博物馆,但是即便是不收取门票,也少有访客,并且和强野外考察的茶马古道如今看来只是一条崎岖小路,曾经伟大的道路如今被遗落在精神与现实的双重世界。一是大部分观众可能对茶马古道的历史并不了解,另外从全片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一个段落,所以如果没有解说,观众甚至不知道在讲什么,但加上解说整个故事就清晰明了,让人唏嘘历史在现实中已经像碎片一样散落。

在影片中解说词的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就是转场,第三集中养蜂人李长海老人为了让蜜蜂安全过冬为蜜蜂建造冬宫,故事结尾解说以一句话过渡“并不是所有的草原生物,都如此的依赖外界的帮助,在世界屋脊,生活着地球上最顽强的生物,它们并不需要人类照顾……”这种过渡让故事之间的转场没有那么生硬,使得下一段故事或画面意义更加清楚明朗,也让我们感受到两种生物截然不同的生存能力。

另外解说可以承载画面无法表达出的丰厚文化内涵,帮助画面得到提炼和升华,让观众理解纪录片想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片子的开场,以一万年前的岩画考察说起,“从海洋到草原,再到荒漠,在岩画的创作者消逝一万年后,它们的族群繁衍至今,与时光同行,”配合航拍的骑马驰骋的画面,代表着游牧民族依旧欣欣向荣。将历史的绵长与厚重,用声音传达给我们。

《草原:我们的故事》通过关于中国草原不同内容的小故事,串联起草原民族的文化图景,展现了草原上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彰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在这部纪录片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将客观真实呈现出来,更多呈现出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草原未来的关注。通过《草原:我们的故事》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草原环境,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反思,无论如何人与草原、自然和谐相处才是走向未来的最好方式,正如影片第五集中的摄影师李园说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之子”。

[1][美]希拉·柯伦·伯纳德.孙红云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2][匈牙利]贝拉·巴拉兹.何力译.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3][美]希拉·柯伦·伯纳德.孙红云.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责任编辑:孟宪超

J905

A

2096-0751(2017)01-0008-03

李俊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生

钱淑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教授

猜你喜欢

格达纪录片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男人与马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格达活佛
可可托海的草原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