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的DT时代

2017-04-12汪莹阿里云传媒事业部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阿里时代融合

汪莹 阿里云传媒事业部

媒体融合的DT时代

汪莹 阿里云传媒事业部

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阿里云在媒体融合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思考,阐述了在媒体融合大平台建设中的关键点:平台、数据和生态。面对DT时代,媒体融合的未来是业务创新,打通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运营产生新的价值是媒体融合的未来。

互联网 云计算 DT时代 媒体融合 平台建设

我分享的是媒体融合的DT时代,我从事过两年时间的媒体融合的工作,在阿里巴巴待过一段时间,来看媒体融合,有自己的一些思考。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讲一下互联网的趋势,云计算和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第二阿里云在媒体融合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思考。第三阿里云的介绍,可能会略过。事实上,互联网的黑洞效应正在倒逼产业。互联网刚开始的发展是从2C开始,初期的“2C消费互联网”(面向个人的互联网服务,例如社交、电商、媒体、游戏),让大多数消费者(6亿在线消费者)上网,倒逼所有产业“逆向互联网化”(前端销售先上网,经销网络、客户管理、生产制造逐步上网重构),互联网像黑洞一样将所有行业分布分批吸入融合,产生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电视+,其实就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把它的能力和效率叠加到现有产业上。互联网催生了很多媒体,也催生了很多新的业态,倒逼传统行业在发生变化。

今天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商业的价值在发生流动,从原来传统媒体几家独大,到今天的广告价值已经大大流动向互联网公司。传媒行业是互联网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行业,实际在三年前,淘宝的广告收入,百度的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中央电视台,阿里巴巴、腾讯广告收入也超过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是媒体的商业价值体现,传统媒体正在失去商业价值的高地,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是不得不的选择。

互联网今天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可以利用的基础设施,我们谈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帮助企业转型,提质增效。传统媒体的互联网+,或者说电视+,就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

云计算伴随互联网而产生,提供互联网发展所必须的能力,工具和资源。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比如用户用了一个客户端看了一次视频,就增加了一次观看记录,在什么时间观看的,什么设备上看的,看了多长时间,那部分是快进的,是否有评论,这次都产生了用户的数据。只有云计算提供的做够强大的计算能力,才能够支撑这么多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并从中发现价值。数据是海量的、碎片化的。今天上午我们发布的“云上电视台” 也是基于这样理念,在公有云的支持下,一个人可以开办一个电视台,当然是互联网电视台。工具和能力都在云上, 你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一个电脑。DT 时代,数据是资源, 是用户数据核心资产,如果未来数据的开放和交换发展起来, 数据可能会成为一种公共的资源。云计算是大数据的基础,云计算给客户真正的价值是跟数据有关系,而不只是给客户省成本。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全球趋势分为三个阶段。先说云计算的趋势,在去年第四季度,北美X86服务器采购量首次出现下滑,公有云发展成熟,取代了私有云或者IP基础设施的采购。今天在公有云上,一块钱的投入能够带来IT基础设施3到4元成本,所以公有云发展成熟正在对每一个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云计算的市场经历了三个时代。我们所说的云计算1.0时代、IT时代,专家的经验、死数据和人力运营只是对基础设施做了一些虚拟化,使它更加灵活更加高效,但是在数据领域我们并没有更多地依靠数据驱动运营,收视率的分析就是靠专家经验来推动电视生产的一个案例。

在2.0时代,今天大部分的互联网传媒到达了准DT时代,这时候是数据驱动运营,人工智能+专家,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关联, 标签化,实现个性化推荐,根据推荐的命中率,再来反哺内容的生产,形成闭环。依靠数据来做为运营的决策支撑,本企业的数据形成闭环。 但是没有企业内外关联,未形成数据生态(无DT跨产业闭环),但组织数据积累意识、计算能力逐步强化,以数据运营为核心,汇聚、收集、累积数据资源。比如电视台做新媒体,会根据用户收据和观看数据做精准推荐,猜测用户的兴趣推荐给他,反馈给内容的生产者。

我们现在面对是DT的时代,有智商的学习,有平台有生态,真正把数据作为生产资料。今天不是靠数据来驱动运营,而是靠运营数据来产生价值。比如阿里菜鸟网络,没有仓储、物流,但是靠运营数据来给物流公司提供服务,给消费者提供服务,在淘宝购买的东西可以看到货什么时候出仓,什么时候转运,菜鸟网络是典型的靠运营数据来产生价值的案例。

马云说过,从IT到DT不过是技术的提升,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时代,DT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IT时代是让自己更加强大,而DT时代是让别人更加强大;

IT时代是让别人为自己服务,而DT时代是让自己去服务好别人,是以竞争对手服务竞争对手;IT时代是通过对昨天信息的分析去掌控未来,而DT时代是去创造未来;IT时代是让20%的企业越来越强大,80%的企业可能无所适从,而DT时代是释放80%企业的能力;IT时代把人变成了机器,而DT时代把机器变成了智能人,这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型的时代。

今天大家都在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生和发展有它的技术基础,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有专家预测,2018年芯片里的晶体数量将超过300亿。我们提出了一个融媒体大脑的概念,阿里在智慧城市方面也做了一个城市大脑。我们认为在今天媒体融合的要求下,如果能够有这样一个把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分析、支撑给运营,并延展给更多的媒体生态工具,那么这将是未来媒体融合的一个新方向。

融媒体大脑的基础,简单来讲,就是以DT时代的思路, 构建和运营一个传媒的大数据平台, 在人工智能还没有超过人脑的IQ之前,我们还是要靠人来运营这个大数据平台。在未来的30年,超级人工智能出现以后,可能就是机器运营了。融媒体大脑的初始化路径是什么?首先是存,把大量的数据存储起来。

第二是通,数据是要打通的。支付宝、淘宝很多年前是不打通的,光淘宝商品类目表就有70多张,使得它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后来花了三年的功夫,阿里巴巴做了一个计划把所有数据打通了,今天阿里10亿个商品,6亿用户在一张表里计算。使得对每一个用户的消费行为有一个非常周全的分析,使它能够记录用户的信用,能够对用户进行相对精准的画像。正是在这些数据打通以后,才催生了如小微贷款的产品,它后来演变为今天的蚂蚁金服。数据打通之后,价值就可以释放出来。以支付宝为例,上面记载了日常消费,就记录了信用。今天大家知道银行的成本最大一块用于风险控制,而蚂蚁金服能够在信用风控方面做到成本很低,依靠的就是数据。

第三是用,数据是要被使用的,是越用越多的,数据有溢出效应。我也看到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经常是在做各种的统计,例如中宣部报告,文章发了很多次,转发了多少次,但是没有形成闭环,没有在数据上更多使用,指导下一次的运营,价值没有被完全释放出来。下一步是运营数据、挖掘数据,给最终用户和客户带来的价值,这就是把数据红利释放到媒体行业。

在媒体融合大平台建设中有几个关键点:平台、数据和生态,需要一把手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是一样的,所有的委办局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用户资料,必须由市长市委书记牵头才可以做头。比如在电视台或者有线公司里有部门报数据,要有思想做成一个平台一个数据。另外数据的治理也是一个问题。数据存下来有很多垃圾处理,要统一数据的标准,对数据的资产进行梳理进行挖掘,管理驱动治理和激励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前行。数据的应用应该带动有价值的业务创新,亮点先行,以用带存,由存而建。我们从业务出发点找到驱动力,能够给业务带来什么好处,带来什么创新价值,我们才去推动大数据平台,这就是融媒体大脑的实现。当然平台也很重要,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平台,要能够存得下、算得动。今天在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业务实践里,看到中央厨房模式在全国普遍开花。媒体融合的未来是业务创新,打通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运营产生新的价值是媒体融合的未来。媒体融合的价值变现,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验证的路径,但是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数据越关联越有价值,数据越使用越有价值。阿里巴巴今天已有的实践告诉我们,阿里云的数据和金融的数据、电商的数据打通,就产生了像小微贷互联网金融。今天在支付宝、蚂蚁金服的业务,已经足以和一个国有大银行相媲美,这就是数据打通产生的效应。阿里云的数据、物流的数据和金融的数据可以让各个政府了解到,还有菜鸟物流也是由数据打通催生了一个新的价值点。在传媒领域有很多应用数据,比如打通传媒数据、视频数据和用户数据,为影视创作提供热点素材,为影视投资预测票房。还有传媒和视频数据、用户数据、商品数据打通,还有传媒数据、视频数据、用户数据和旅游数据打通。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我们做了一个项目叫台网通,以IP内容和跨屏互动为桥梁,实现品效合一的IP营销新场景。这个项目让电视台内容变的可互动,观众可参与,提升收视粘性,其商业价值利用互联网+,相当于所有广告产品都+互联网增值包。观众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聊天,也可以吐槽,还可以享受到其他商家推的广告福利。对商家有一个非常精准的广告营销策略,主题思想是粉丝转成客户,为商家提供了品效合一的新营销服务。通过这个项目会把广告效益、品牌、效果落到实处。有两个案例,一个是浙江卫视跑男夏普的广告,一个北京卫视的深夜食堂。沿着这个思路未来可以开发更多的商业价值。

阿里巴巴大数据的发展路线是什么?马云说阿里巴巴是一家数据公司,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阿里巴巴分为几大块,阿里云是其中的技术支撑平台,不仅支撑了从金融到零售到菜鸟到文娱到健康,各个体系的技术底层,从存储到技术到人工智能到所有的中间件等都由阿里云来做。在2009年成立了阿里云,把这样一个数据能力和平台向公众输出,到今天已经发展到了90万公众客户。在阿里云支持淘宝和天猫发展的路线上,业务倒逼阿里云技术达到了几个世界标杆。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是中国人的团队,完全在自研基础上逐步走到今天这样的成果,我也为此感到非常骄傲。阿里云在今天市场份额相对领先,在过去8个季度里实现了翻番的增长,公有云今天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给各行各业带来降本增效的便利模式。我们在全球有17个数据中心,87万付费用户。

特别要提的是在媒体行业,我们提供融媒体混合云、中央厨房模式、大数据平台、云媒资和人工智能。阿里巴巴大数据平台在2016年初对业界开放,让中小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享受大数据服务,从数据搜集、计算引擎等都能够对公众提供服务。这里有一个案例-医疗行业甲状腺结节医生的诊断准确率,机器学习可以把全世界最好的医生案例都记录下来。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今年阿里巴巴作为主办方举办了KDD,这是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的,相当于全世界人工智能的一个“奥运会”。

视频挖掘在传媒领域其实有很多应用,我们有一个产品-阿里云眼,在直播、短视频、新闻、体育、影视等都可以应用。对直播视频进行快速的切条,进行视频挖掘,根据一张照片可以把所有视频挖掘出来。还能够延伸到体育事件识别,因为体育直播的时候,不仅有视频的数据还有运动员的数据,一场体育直播比赛结束后,哪一家视频迅速上线,往往是体育粉丝看中的用户体验。这些都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需要花时间积累。

另外值得一提的问题是安全。今天有中国37%的网站都在阿里云上,每天防御了16亿次各类攻击,其中DDOS攻击达到2000次,阿里云是4级认证安全等级。公有云上有最顶级的安全专家对抗黑客和黑产,时时刻刻做防护,做升级。阿里云已经拥有了非常多的客户,很多新兴行业都在,就连海关总署、公安也把他们的数据放在云上。

猜你喜欢

阿里时代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云上阿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辰辰带你游阿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阿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