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2017-04-12郭继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摘要:中小学生的身心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积极向中小学生渗透德育思想,这样不仅能够确保中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还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本又旨在探讨中小学体育课堂如何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

關键词:中小学体育;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把德育思想在各个学科中向中小学生进行渗透才能够确保中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体育课作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体育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养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贪玩、自私、孤僻等性格容易导致他们沾染不良习气,甚至有的中小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根据中小学生的思想、个性、情感等规律,真正地将德育灌输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让中小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树立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探讨德育教育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希望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二、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将德育教育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材的特点科学有序的渗透德育教育。还要充分了解体育教材,寻找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注重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改变传统体育课“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轻松,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能够较好的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中长跑训练中小学生的耐力以及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利用各种体育器械锻炼中小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品质;利用篮球、足球等比赛激发中小学生的集体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

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脱离实际,与学生的情况不符,使中小学生对体育课堂失去兴趣,也无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一些体育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只关注体育尖子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体育后进生不闻不问,使中小学生的体育水平出现两极分化。我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新课标,教学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到快乐,并且我会及时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比如在跳高课上,很多中小学生都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和任务,在内心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直接放弃跳高训练,因此体育课的跳高训练往往都以失败告终。针对这种情况,我先进行及时的分析,学生跳高失败的原因与身体素质和体能有关,但是与学生的内心思想也有联系。所以我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给学生讲解跳高的具体步骤和防护措施,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示范动作。

(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具体化和灵活化,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选择学生日常生活的典型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德育教育更加具体化和灵活化。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意志品质、精神文明、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等,体育教师既要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还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我经常会利用国家女子排球队和国家乒乓球队的战绩去教育中小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体育不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为国争光,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养成艰苦拼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如今很多中小学生的纪律观念较差,上课散漫,态度不积极,沉迷网络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改变和学习的机会:上体育课时要求学生准时集合;按要求站队;体育活动按规则和要求进行;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知识讲座等,希望能够让他们明白学校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课堂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维护的。

(四)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中,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双方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中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动态会及时有效的表露出学生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因此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评价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德育机会,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把握评价的方式和力度,积极改善中小学生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对于同一个体育教学项目,在同样的条件下,有的中小学生则表现出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主动配合体育教师完成体育训练,并且积极探索新的体育训练方式。这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引导他们,使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道德素养,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结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教学资源,找到体育与德育的结合点,还需要全体中小学生提高思想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爱学习、爱生活的好品质,从而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流低柱。

参考文献

[1] 叶秀环.中小学体育与德育的融合让课堂流光溢彩[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2):21-23

[2] 华美林.探析中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4(31):45-46

[3]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12-13

[4] 范国梁,谭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演变[J].体育学刊,2015(2):32-24

作者简介:郭继诚,男,1988.04,甘肃.白银,本科,汉族,白银市白银区小学,小教一级,中小学体育

猜你喜欢

中小学体育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好奇”的代价
试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探析
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乐于助人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