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2017-04-12张晶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动脑科学课动手

张晶

摘要:纵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每一次的飞跃无不是在创新人才的引领下实现的,这些人才身上所独具的创新精神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新精神的起源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又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好奇心是产生疑问并推动学习的动力,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人才

G623.6

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让我越来越感觉到一些因素对小学生学好科学课乃至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 将好奇心培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为它是学生未来创新的基石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二者不谋而合。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将来学生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实验操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操作教学。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学生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能锻炼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分析结果、形成结论的过程中,培养了归纳、分析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能培养操作技能、观察记录、分析数据等实验基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当然,实验操作只是一项技能,它是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规律,遵循教學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合理安排能力培养的梯度,使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序地贯穿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实验操作真正地为科学知识服务,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真正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观念的转变导致角色的转变,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首先是教师的转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新教材的编写就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意识。为此我们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教师应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要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获得教材希望他们懂得的知识。

其次是学生的转变,要让他们从以往等、靠、要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以往的实验多半是演示实验,教师做、学生看。在学习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减少了参与探索的机会。现在要使学生由实验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操作者,就要在探究中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大胆去验证自己的假设,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四、呵护学生刚刚萌芽的创新意识,这是他将来成为创新人才的可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教师应该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而这种创新意识如能一直保持下去将会不自觉地融入学生的血脉,形成一种更难得、更珍贵的创新精神。

五、利用科学课培养学生各种好的习惯,这将是他成为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

2、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3、培养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

其次要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和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总之,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如何让他们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是值得深究的。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同时要结合科学课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在实验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激情。在参与中观察特点、发现问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善于发现和总结勇于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我想这些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可以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的。

猜你喜欢

动脑科学课动手
难忘的科学课
看谁填的快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这样的科学课,我喜欢!
动手动脑多快乐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