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的隐性逃课

2017-04-12陈海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激励

陈海洋

摘要:课堂冷漠现象,在小学阶段已经显露出来。在科学课堂上,部分学生表现得活跃,却没有把科学知识消化吸收,缺乏自主探究的动力,有的甚至不遵守课堂纪律,这正是一种隐性逃课现象。通过观察跟踪,我发现课堂冷漠现象是多因素造成的,需要不同的措施去消弭。而经过教师自我调控和课堂改造、师生互动,学生表现出来了能力水平的明显增长。这说明课堂冷漠现象科学教师应该更加关心学生,及时接收他们的反馈并发现隐性逃课学生,激励他们投入科学学习。

关键词:课堂冷漠;隐性逃课;课堂改造;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6

引言:近年来,原本在高校较为常见的课堂冷漠现象逐渐低龄化。课堂冷漠可分为明性逃课和隐性逃课。明性逃课现象在小学还不明显。但是,隐性逃课的学生比例明显上涨。隐性逃课的学生常表现出间歇性的茫然或者持续地在课堂上阳奉阴违。隐性逃课会造成学生知识吸收困难,是多诱因的,较难鉴别,需要长期跟踪发现。教师应当对隐性逃课保持警惕,并对已发生的隐性逃课现象追其原因,作出应对措施。以下,我结合自己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察和思考进行阐述。

1.隐性逃课现象广泛存在于科学课堂

很多科学教师有这样的困惑:虽然课堂气氛很轻松愉快,学生会做实验而不是看着发呆和传纸条,但是学生的探究过程总是不甚理想。有时候教师才强调了酒精灯要用盖子盖灭,转头学生就用嘴把酒精灯吹熄了;有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要用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对比,但学生往往只完成一个实验组的设计和观察。学生阳奉阴违的情形再三出现,这就是隐性逃课。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隐形逃课不仅仅存在于科学课堂,语数英的课堂也可能出现。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本身的学习态度,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等等。而在科学课中更广泛存在,其中的原因还涉及到科学课在小学众多学科中的地位。在小学阶段,科学课虽然有进行考查,但是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始终不如对升学影响重大的语数英学科重要。

2.改造课堂的措施与方法

2.1教师自我调控

有教育家说过,一位教师,他踏入教室门的一瞬间就应该把自己所有的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都属于教育。教师若带着烦恼的情绪去上课,学生也会收到感染,因而积极性降低;反之,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去上课,更容易在互动中打动学生。当学生表现出色,应该发自内心地去表扬;而学生犯错时,又能够面不改色地纠正。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减少课堂冷漠现象的出现。在备课时,我为每节课都预留了一些弹性时间,每当学生在课堂上有突出的表现,我会给予表扬,并把其优秀的操作展示给同学看,并且每节课尽量让不同的同学得到表扬。

2.2给学生创造学习动机

六年级《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是一个持续3课时的长时间的探究主题,我一开始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方便交流讨论。但我在第1课时跟进了学生的作业之后,发现有些学生课堂表现积极,成绩并不理想。在第2课时课堂上,我观察到这些学生的表现:尽管热衷于观察和绘图,却对于显微镜结构的使用,标本的取样和制作缺乏动力。于是我将他们的分组改为2人一组,并规定每一个观察任务过后都要更改分工,如果有人不喜欢他的分工,那么他的同伴可以帮他,但不能取代他的工作;假如他一直无法完成他的工作,那么他的同伴也无法完成观察的任务。之后,结果是绝大部分作业做得不好的同学都能在同伴帮助下完成显微镜的调焦对光观察任务,而且课堂作业水平也提高了。在“我被需要”的认知下,学生变得很热情,也不再游离在课堂之外。

2.3给学生以邀请

陷入课堂冷漠的学生,也可能是因为在课堂上遭受了挫败。如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一些数学差,空间想象力不好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当中,却因为知识面薄弱而缚手缚脚,频频犯错。有些学生在进入探究环节时会表现出一种“随便玩玩”的逃避倾向而不自知。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疏导。我鼓励和邀请这些学生提问,或者让他们做我演示框架结构的小助手,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我在课后还对他们加以辅导,让他们扬长避短,追上其他同学的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2.4促进“生生互动”

在以往的课堂模式中,科学教师通常十分注重学术性目标,而忽略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的必要性。而在新式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教授与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则学生会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融入集体,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课堂上,学生能合作良好,团结友爱,可以互相激励。但是有几点要注意:

(1)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达成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性别等的均衡。在合作过程当中,要发挥组长的组织能力,组员之间常以“说一说,听一听,比一比”的形式去互动,合作结果由组长和组员共同商讨后进行汇报。例如:在分组中,我常常会安排班级的班干部来做组长,分配一位做事细心沉稳的学生,一名程度中等的学生,视实验需求搭配不同数量程度较弱的学生。这样就可以有人管理合作小组的纪律,又有人可以引导实验步骤和方法。

(2)慎重選择互动时机。学生之间的学习投入度有差异时,若一提问便让学生交流,部分学生思考不充分,很难得到充分锻炼。有时教师应在给同学安排一定的探究空间和思考时间之后,再让学生互动,准比充分后平等交流,否则容易出现部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情景。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一题多解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真正获取新知识。

(3)勤评价。小组内的互评和自评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在回顾自己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的同时,与同学互相印证,相互激励,对于保护学生积极性和消除隔阂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必须要坚持每节课监督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并不偏不倚地给出自己的评价和意见。

3.结语

在科学课堂上,“好学”和“乐学”是一样重要的。在坚持愉快课堂的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发现课堂上的“隐性冷漠”现象,及时根据学生反馈去调整、改进教学方法,寻求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课堂冷漠现象的低龄化从侧面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回避型人格的增多等。本文对造成课堂冷漠现象的因素做了一点探究,将我的一点应对经验展示出来,抛砖引玉,希望能对读者有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3]杨娟,《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8月,第21卷第8期

猜你喜欢

激励
浅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刍议教师队伍激励机制的现状及研究
浅谈如何在组织设计中体现人性化
关于加强基层老员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谈《红楼梦》中的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