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动机的理论及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

2017-04-12陈曦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中职学生学习动机

陈曦

【摘要】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校教学期间我发现中职学生学习最大的问题不是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是缺乏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校教学期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声——如今的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差、学习成绩差、无法升人普通高中的学生,小小年纪又不能从家里闲逛,这样,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上中职学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学习的能力,只是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厌学情绪或倾向,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学习上钻劲不足。作为中职业学校的教师,仅仅有知识和能力,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内因去努力,职业教育的目标很难达到。如何激发學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

那么什么是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作为人类行为的动机之一,是指直接引发、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生的潜力越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激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有几点感想:

1、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职业学校要想办法让学生对学校生活有着安全、愉快和满足的感觉。教师要认可、关心和尊重学生,以良好的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来赢得学生的好感。有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一门专业产生强烈兴趣的首要原因是教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和老师有了隔阂,那么注定他就对该老师任教的课程不感兴趣;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加强了师生情感,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生对其所任教学科就会产生兴趣进而喜爱这门课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2、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增进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是十分不情愿、茫然、被动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给学生的找到方向的指引,使他在学习、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因而,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方面有较大的欠缺,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既有长远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不断实现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对不同的学生,确定目标的难度与复杂性也应当有所不同。一个共同的原则是,目标对每个学生都有挑战性,但又适合学生各自的能力。同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设定学习目标应该更多的与本专业相结合,在入学伊始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建立明确的专业价值观,让学生感觉以后所从事的专业在社会中“有用”,产生专业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设计好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习和自己将来的工作的联系让学生明白自己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走过的是什么,未来的是什么。了解自己未来的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不断地鼓励。

3、 根据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搞好课程设计、安排课程,维持学习动机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比较活跃,可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到职业学校来就读,有的学生本来就不是很情愿的,或者是家长动员的,或者是亲戚或者是学校老师动员的,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希望找到新鲜感,找到快乐,找到被认可的体验。可是有些学校教学形式还是一如既往,几乎和普通教育没有什么区别,他感到所承受的痛苦还是和在初中阶段一样,毫无二致。已经在初中教育阶段饱受煎熬,这种痛苦让他们对填鸭式的学科体系教学产生了恐惧感,他们或许感觉继续下去会是和以往一样的结果,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所以课堂上睡觉、玩游戏等等现象就出现了,厌学、流失问题也就产生了。

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一定要避免单调的枯燥的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安排中,不应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亦步亦趋地跟随,一招一式地模仿教学,“黑板上种田地,教室里开机器”;而应按职业活动(工作过程)的基础程序(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按照工作过程来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题体系,多开发一些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做中教,边做边教;学生做中学,边做边学,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久违了的成功的感觉。如此方能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积极有效的鼓励,强化学习动机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中职生虽然会自信不足,但是他们却有着异乎寻常的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多关注学生的进步,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往往过多的受到了家长、老师的指责,他们很少得到褒奖,老师的褒奖对他们来说是很珍贵的。所以教师的表扬、鼓励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就会给他们以极大的信心,就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努力客服学习中的困难,沿着老师引导的路径不断的前行。

参考文献

[1]朱训明.广州市高职生手机品牌选择影响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周礼春.手机短信对高职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04):96-98.

[3]韩等亮,齐志斐.高职生手机成瘾的心理学探悉[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中职学生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