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洋中的奇妙动物
——海绵
2017-04-12麦芽
文/麦芽
蓝色海洋中的奇妙动物
——海绵
文/麦芽
说起“海绵”,你第一个想到的是……生活中功能多多、稀松多孔的弹性材料?还是动画片里幽默可爱的海绵宝宝?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现实中的“海绵宝宝”。对,它是一种动物,一种活生生、形态各异、种类繁多、色彩多样,甚至是地球上第一个出现的动物——海绵。
海洋里的超级家族
6亿多年,海绵这种世界上结构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见证了无数物种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生生灭灭,兴荣衰败。这些远早于恐龙出现的海洋动物,实际上是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它们有的生活在8500米深的海底,有的栖居在流波迅急的潮间带,有的居住在淡水的近岸。在全部海洋动物中,海绵大家族占了1/15。它们姿态各异、千差万别,分布在世界的各大海域。
第一个诞生的动物
麻省理工学院大卫·金博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海绵的分子结构非同寻常,而这种分子结构可能早在6.4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了。通过不断地寻找和检测,研究者在一块6亿年前的海绵化石中发现了分子类结构。进一步的对照实验证实了海绵是地球上诞生的第一个动物。
独一无二的个体
海绵没有头、没有尾、没有四肢,甚至没有器官。它们雌雄一体,固着在海底,身体随水流摇摆。然而,很多海绵的触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柔软。因为大多数海绵的体内都有“骨针”,或者海绵硬蛋白纤维。人们可以根据骨针的数量、类型和排列方式,识别海绵的种类。从形状来看,海绵动物形态各异,有块状、管状、分叉状、扇状、伞状、杯状或不定形态;从大小来看,从极为微小至2米多长的都有;从颜色来看,有的海绵颜色绚丽,有的却很单一,但是总的来说,海绵的色彩丰富,主要有黄色和红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或源自胞体内的胡萝卜素,或来自于海绵体内共生的虫绿藻。
海绵有的只有几克,有的却能达到几十千克,甚至有的海绵跨度有几米长。2016年5月27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夏威夷海下2100米处发现了长3.5米、高2米、宽1.5米的海绵,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海绵动物,估测年龄有上千岁。
形态各异的海绵
海绵是如何进食的
海绵虽然属于动物,却不能自己行走,只能附着固定在海底的礁石上,从流过身边的海水中获取食物。而海绵又没有嘴,是怎么吃东西的呢?原来海绵是通过“滤食”的方式获取食物的。海绵身体上的每个小孔都可以看作是一张“小嘴巴”。它通过不断振动体壁上的鞭毛,使富有营养物质的海水从这些小孔流入腔内,水中的营养物质被腔内细胞捕捉后吞噬,而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质从“出水口”排出。 海绵排出的这些大颗粒物质可是富含营养的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
海洋的调解者
海绵在世界各大洋都有分布,它们在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海绵与诸多生物群落共生,“滤食”特性使得它排出的颗粒物质成为藻类和珊瑚礁群落所需的养料,而藻类和珊瑚礁为海绵提供氧气和有机物。
独特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海绵独特的捕食方式,同时也决定了它奇特的生活习性。海绵有极强的再生能力,不仅受损或者失去的身体部分会很快恢复,环境不利时,海绵可能会成为小碎片,当条件好转时,可以重新长成一片海绵。
海绵不能移动,同时又五颜六色的,像花儿一样,难怪很长一段时间,海绵一直被人们当作植物。直到1825年,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科学家才确定海绵其实是动物。
竖琴海绵
加利福尼亚的深海区域生活着食肉性海绵。因为身体结构类似竖琴,而被称为“竖琴海绵”。和食人花的进食方式差不多,竖琴海绵会利用枝状分肢捕获猎物,然后用体膜将其紧紧包裹,慢慢将猎物消化。身
“饼干怪兽”海绵
在加勒比海的库拉索岛附近,一对情侣在潜水时拍下了这张奇趣的海绵“表情帝”的照片,看上去跟美国儿童节目《芝麻街》里的“饼干怪兽”一模一样!实际上,它们是三胞胎连体的炉管海绵。
与人类的不解情缘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海绵的实用功能。早在古希腊人的浴室中,就能见到海绵的使用。但是天然海绵并不易得,人类模仿天然海绵的结构,制成了价格低廉的人工海绵,应用于汽车、装潢、化妆品等行业。人们还根据海绵强大的再生能力,致力于了解它们的生化特性和抗癌效果,为研发抗癌药物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