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青春
2017-04-12樊晓楠
樊晓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妈妈竟也变成了低头族,两只手天天在手机屏幕上左右滑动,跟她的初中同学聊得火热。
一天晚上,九点多,月朗星稀,伴着些许清风,很适合怀旧……
妈妈坐在沙发上,吃着葡萄,连籽儿都顾不上吐,给我扒拉着通讯录上的名单,讲述她的学生时代。
“她,当年和我关系最好,那时候比我高半头,去年我见了她,背都驼了;这个,年轻时候长得特别好看,前几年得了病,吃激素药,胖了,头发也掉没了;他当上了村支书;这个进了煤矿,干了两年就升为办公室主任了;这两个都当了老师,孙子都有了。”
妈妈努力回忆着,从脑子里找出记忆碎片一股脑儿地塞给我这个局外人,似乎是要我也走一遍她的青春。她又说她们学校的炊事员做饭特别好吃,说那个年代男生女生私下里一句话都不说,女孩都留一根长长的辫子,又粗又亮。第一次,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名为留恋的色彩,那神情好像屋外的清风,将她带回到过去的岁月——十三四岁的年纪,提着灰布袋,走一段山路,看到男生就绕道,麻花辫披在肩上,一扭一扭……
又一个下午,她躺在沙发上,跟我絮叨:“有个男同学建了个班级微信群,把我拉进去了,年纪大了,好多人都不会玩微信,你妈我可比他们强。”她像个小孩子,因为这个,傻乐了半天。她对着屏幕傻笑,发语音佯怒,发红包怪嗔,我突然好奇地问她:“您当年不是和男生不说话吗?您现在的群里肯定有男同学吧?”她半天才嗡嗡地回应我:“那时候真的很少说话,后来分开了,偶尔还想他们呢。现在有微信了,沟通更方便了,大家在群里一发言,马上就有其他同学回应。你看,有个同学说他儿子快结婚了,要给大家发红包呢——呀!我又是手气最佳,这红包发不停呀——啧啧。当年太封建,哪有你们现在的男女平等、互相帮助啊。”
后来,不知哪个同学晒出了老照片,是她们的毕业照:黑白色,四十个同学加六个老师整整齐齐排成五横排,前面是女生,后面是男生。女生穿清一色的碎花无领布衣,宽大的阔腿裤。不知刺眼的是镁光灯还是阳光,每个人都皱着眉,许是感受到了离别,有些不舍。
再后来,妈妈兴奋地告诉我,她和同学们约定8月28号举行同学聚会。隔天下午,她便去街上剪了头发,烫成略显年轻的酒红色卷发,我知道,那是对三十五年后与老同学重逢的期待。她边照镜子边又皱了眉:“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来,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要不让你爸爸陪我去?到时候哭鼻子就丢人了。”
妈妈的青春,散落在天涯,妈妈的青春,珍藏在心底,虽不轰轰烈烈却也弥足珍贵。
点评
1.小作者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敏锐捕捉,选择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角度,即:妈妈对青春的记忆和缅怀。不仅角度新颖,主题也十分深刻。
2.小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将现实与回忆巧妙地结合,生动表达了妈妈对过往青春岁月的眷恋。如“第一次,我在她的脸上看到了名为留恋的色彩,那神情好像屋外的清风,将她带回到过去的岁月——十三四岁的年纪,提着灰布袋,走一段山路,看到男生就绕道,麻花辫披在肩上,一扭一扭……”写出了青春的美好;而“隔天下午,她便去街上剪了头发,烫成略显年轻的酒红色卷发,那是对三十五年后与老同学重逢的期待。她边照镜子边又皱了眉:‘不知道还能不能认出来,毕竟那么多年過去了。要不让你爸爸陪我去?到时哭鼻子就丢人了。”则写出了妈妈对同学聚会的期待和忐忑,也更从侧面反映了妈妈对青春记忆的珍惜。
(王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