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存辽宁三所古代书院的现状考察与发展路径思考

2017-04-12白艳冰

现代交际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展状况

白艳冰

摘要:古代书院曾在推动历史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古代书院的发展呈现式微态势。仅从辽宁地区现存的三所古代书院,即铁岭银冈书院、辽阳襄平书院、大连横山书院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资金的投入方面,还是书院文化的科研人才储备上,都明显落后。为此。对当前这三所书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必要的解决措施,对于当前现存的三所古代书院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辽宁地区 古代书院 发展状况

一、铁岭银冈书院

银冈书院兴建于顺治十五年,是当时被贬谪到铁岭的郝浴所建,郝浴在这里教书育人,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对铁岭甚至辽宁地区的教育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铁岭银冈书院的地理位置是在铁岭市的银冈小区内,占地面积达到10 000平方米,是一座清代的园林式建筑群。从存在时间来看,其已有350多年历史,在此过程中,引入西式教育,那一时期的银冈书院的发展达到顶峰。促进了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也被世人誉为“关东第一书院”。

1910年。年仅12岁的周恩来曾在银冈书院读书。可以说这是他思想启蒙的关键节点。对他后期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埋下了伏笔。当周恩来1962年来到铁岭视察时。他仍然记得在银冈书院学习的场景,由此可以推断。银冈书院对于少年周恩来的学习成长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1978年,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在民族独立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在银冈书院原有的场所内,修建了“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因此现在的银冈书院也是铁岭市周恩来纪念馆。即一个单位两块牌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988年,银冈书院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后在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相应的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也不断增强。在推进书院的发展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从银冈书院的现状来看,每年的游客接待数量大概在8.5万人次以上,不仅有效地传播和弘扬了书院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伟人精神,是鐵岭地区文化建设的明信片。

二、大连横山书院

横山书院是辽宁南部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遗址,它始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系在复州知州进士章鞠人的倡议下,由地方乡绅胡绍庭、宿儒刘祖尧协助官府建立起来的。横山书院由学正或吏目主持,通过聘请知名文人来教书授课,为当时复州甚至是大连地区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横山书院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是辽南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据史料记载:书院从1844年至1905年的60年间,在册中取科名的有271人。其中庠生220名,贡生58名,举人10名,进士2名,翰林1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横山书院在1906年改称横山学堂,1913年改为中师学校。解放后改为复县第二中学。同样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能。1985年被列为大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复州城文化馆办公所在地,仍然承担着普及文化的责任。

横山书院坐落于大连瓦房店市复州城镇西街。是典型的两进院落清式建筑。这里曾经是清朝中叶复州防守尉顾尔马浑将军的府邸,颇具官府贵族气派。书院的整体布局是由于当时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在原有府邸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的,所以当前书院的布局规格为半旧官邸,半为新建。横山书院现内设“五馆”,分别是翰林展馆、当代名人展馆、民间艺术展馆、皮影艺术展馆、复州历史展馆。各个场馆都围绕一个主题而进行展开。如翰林馆内陈列着清末大才子徐庚臣翰林学士的雕像。及其在书院学习的场景再现:在民间艺术展馆,陈列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戏、复州东北大鼓、复州双管乐等器具,除此之外还有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复州鼓乐、东岗剪纸等。从目前横山书院(复州城文化馆)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来看,正式职工仅5名,且主要承担的工作是文化馆的工作职责。对横山书院文化研究颇深且承担着书院临时讲解工作的是前文化馆馆长——金延年同志。可以说他呕心沥血为横山书院的发展贡献了一生。无论是在书院的修复重建,还是书院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上,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由于已年过六旬,且没有副手,因此在对书院文化的研究上存在一些难度。在文化旅游方面,横山书院作为大连瓦房店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但目前尚无具体的游客数量统计。

三、辽阳襄平书院

襄平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校内存在的书院遗址,是清代盛京地区三大书院之一。道光十五年(1835年)刺史章朝莅临辽阳,拟将辽阳义学改为“襄平书院”,随之辽阳知州率众集资修葺义学旧址,并在此基础上筹建而成。襄平书院在清朝科举制度时代曾为辽阳的最高学府,虽因经费短缺旷废数十年之久。但在后期书院经费充足。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后,特别是在由锦州拔贡陆凤逵、辽阳州拔贡李廷斡、复州恩贡葛人龙、癸酉科举人朱集成等担任书院山长其间,培养了众多的举人秀才,书院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与当时沈阳的萃升书院、铁岭的银冈书院并称为清代盛京地区的三大书院。

襄平书院距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对辽阳以及周边地区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改为襄平学堂,民国时期又改作辽阳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为辽阳市第一中学、第二高级中学校址和第四高级中学校址。1983年,被评为辽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书院遗址得以完整保留。

襄平书院现位于辽阳市文圣区辽阳第四高级中学院内。是一座典型的三进四合院清式建筑。院内为青砖合瓦房,粗略估计有42间,但大多房屋内都放置着该学校已废旧的桌椅,从室外观看甚是凌乱。另还立有《新建襄平书院记》和《襄平书院条例》两甬碑石,以证其作为书院存在的历史。但是与之极为不协调的是在院内立有一座题为“为人民服务”的影壁墙。据工作人员称是前些年因某剧组在襄平书院取景,建造了这个影壁墙。总之,襄平书院虽为辽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实属匮乏,辽阳当地人对该书院了解的都不多,笔者仅从辽阳博物馆搜索到关于襄平书院的历史相片,其中一个是关于书院校训“公勤毅”的老相片,其中可略窥襄平书院的发展脉络与历史轨迹。

四、现存辽宁三所古代书院的发展路径

通过以上对辽宁这三所古代书院的现状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这三所古代书院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书院的发展,导致书院发展呈现式微态势。具体来说,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其中较为明显的是横山书院。横山书院亦为复州城文化馆,所以该馆的工作中心是该镇的文化宣传,从其五个展馆的名称就可以发现横山书院在向游客重点讲述复州城的文化。而真正针对书院文化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翰林展馆”中徐庚臣翰林学士的生平和诗文介绍。而对其他纯粹书院文化的内容涉及很少。从中可以看出横山书院在书院文化的挖掘和建设上存在短板。而襄平书院则是属于无专门机构管理,对书院遗址的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书院门前所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碑上,再加上书院大门的一把旧锁,更别提对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第二,书院文化的德育价值尚未开发。可以说。古代书院的存在价值不应该是将其作为一个文物古迹以供人参观。不能单纯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它更应该作为中华文明的标记之一,肩负起传承文明,发挥德育价值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古代书院的德育功能几乎在襄平书院和横山书院中未有显现。唯有铁岭银冈书院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德育价值的功能。但发展的力度较弱,不利于古代书院的长远发展。第三,关于书院文化研究的科研人才短缺。可以说,在这三所书院中,除铁岭银冈书院有专职的研究队伍外。其他两所书院。几乎无科研人员。特别是襄平书院连基本的日常管理都没有,更何谈对其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从本质上来说,古代书院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如果没有人去研究、去挖掘,那么就会严重弱化书院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当然,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三个问题外,这三所书院的发展还面临着经费紧张、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創新和推动这三所古代书院转型成为其发展的唯一路径。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书院的复兴与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动古代书院的发展。首先,要继续发挥其作为旅游功能的作用,并将其与东北地域文化相融合。因辽宁这三所古代书院都处于东北地区,都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由此可以将其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相融合,在对外宣传上,要凸显地域特点,让游客感受到北方书院所独有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书院的文化与东北地区的满族文化、流人文化等相结合,形成文化合力,并成为旅游的一大亮点,扩大书院的知名度。二是推动书院的现代化转型。让古代书院继续发展下去的唯一路径在于实现其现代化转型。也就是说,要不断地挖掘其潜在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发扬传播。以铁岭的银冈书院为例,书院创始人郝浴本人在对待学习上、在为人处世上都是儒家思想的典范,其事迹应该大加宣传,以此为突破口,也是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特别是能够促进当代德育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这不仅有利于书院的文化建设,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三,要加大对书院研究人才的培养。毋庸置疑,研究性人才在推动书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当前这三所古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大力引进相关的研究性人才。促进书院建设.可以向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招聘,以此来扩充书院的研究队伍。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南方知名书院合作的形式。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大力推动书院的发展。

总之,通过对以上三所现存的古代书院的调研,从中可以发现加强对古代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势在必行,要从书院各自的特色着手来实现书院的内涵式发展,例如可将书院文化与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联系在一起。打造文化亮点,发挥书院在传承国学方面的优势,复兴古代书院,并推动其发挥古代书院的当代价值。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发展状况
我国网络社团的发展和监管研究
微商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问题与对策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研究
我国互联网+环境下内容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萍乡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浅议道桥工程的施工与维护
基于《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体系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研究
新疆南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研究
新世纪大陆青春片发展状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