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一二课堂”双管齐下,协同推进美育教育
2017-04-12关爱和
关爱和
作为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河南大学一贯重视美育教育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美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諧发展。近年来,河南大学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建立健全艺术教育创新机制,不断开创艺术教育新局面。
长期以来,河南大学美育教育坚持“一二课堂”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第一课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艺术理论与欣赏课,第二课堂以大学生艺术团及学生艺术类社团为主要授课对象通过开设艺术实践课的形式,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打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取得了丰硕的美育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其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是全国仅有的16所国家支持创建的第一批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
全面实施艺术教育 着力打造精品第一课堂
健全的机构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任主任、各职能部门领导和相关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会成员的河南大学艺术教育委员会。
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为学校顺利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保障。学校可用于公共艺术教育的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教学设备共500余台(件),多媒体教室200多个。校园网站已进行多次较大的改版,并且开发了在线平台,完成了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艺术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也均有自己的主页。
1999年,学校设立了公共艺术教研室;2003年,成立了公共艺术教研部。截至目前,公共艺术教研部共有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43人,拥有博士学位者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4人。年均开课90节次,服务学校在校生的公共艺术教育。同时,学校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优势,安排专业教师开设校选课。
开展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学校格外注重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在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配备了专门的资金,采取“外出攻读学位、提高学历,送出进修、开阔视野,在岗培训、提升阅历”三种形式对艺术教师师资进行培训。
2011年以来,学校教师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559门次,高质量地完成了艺术教学工作,教学反馈良好。他们的辛苦付出也赢得了回报,五年来,公共艺术教研部专、兼职教师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6项。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从1999年修订教学计划开始,学校坚持将7门公共艺术类课程列入选修课,并规定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否则不能毕业。
学校一直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2001年,学校实行学分制,制订了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规定至少选修艺术类课程2学分,并将课程门数增加到17门。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2015年的培养方案中设置通识课程模块,以促进大学生思想品格、思维方式、人文修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及艺术素养的全面持续发展。通识课程的第五个模块为“艺术情操与审美感悟”,学校规定非艺术专业学生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
现在学校开设的艺术类课程达到4l门,其中公共艺术教研部开课增加至27门,如《音乐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影视鉴赏》《形体与舞蹈》《摄影基础》《中外名歌听与唱》《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欣赏》《民间美术欣赏》《草书之草法解析》《书法临摹》《外国美术简史》《中国美术简史》《工程的技术与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雕塑欣赏》《陶瓷欣赏》等课程,受到学生普遍欢迎。2016年,我校蔡玉硕老师主持的《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考虑到公共校选课学生来自全校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艺术课程的大课(集体课)一般安排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周末),并在教学中深入浅出,突出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大众化。对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主要授课对象开设的艺术实践课程,公共艺术教研部教师采取个别课(一对一教学)、小组课(一对多教学)等多种授课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同时,学校设立的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项工作组及专门人员还对所开设公共艺术课进行教学督导、教学指导等。
学校开设的艺术教育类课程,使学生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美学理论、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基本技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从事美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搭建多层次实践平台 致力建设优质第二课堂
秉持着培育“高水平”人才的办学理念,河南大学不仅全面开展第一课堂的理论教育,而且注重在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河南大学抓住每一次机会,致力于建设更加优质的艺术教育基地,努力争取为学生提供更高更好的实践平台。
学校2000年颁发的《河南大学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暂行办法》就明确要求,要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定期举行文艺汇演、中外名曲演奏、画展等活动。
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坚实的硬件设施保障。河南大学具备2个艺术教育活动大型场馆一一能分别容纳4000余人的金明校区志义体育场和马可广场,有200座以上的艺术教育场馆13个。此外,大礼堂、小礼堂、艺术学院音乐厅、排练厅、教工活动中心、科技馆多功能报告厅、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多功能厅、马可艺术广场等多个固定的活动场地为开展艺术教育及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和先进的设备。
为规范课外艺术教育,引导课外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河南大学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社团管理制度。坚持定期指导、长年训练,积极提供舞台,从而进一步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不断提高其活动水平,配合学分制的实施,使其在活跃校园文化、普及艺术教育、配合全校大型演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河南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共128个,社团种类涵盖多学科多门类。隶属经济学院的盘鼓协会,由开封盘鼓代表性传承人刘震亲自指导,活跃在学校的各类文艺活动中,曾获得“河南省优秀社团”荣誉称号。此外汉服社的经典活动《汉韵重回大唐》被评为全国优秀国学项目。
由各类社团参与主办的“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歌手大赛”“外文歌手大赛”等校园品牌展演活动深受学生青睐,极大活跃了校园艺术氛围。其中“校园歌手大赛”更是成为学校参与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校园文艺活动之一,迄今已举办240余场,《中国青年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给予多次报道。
此外,为提高学校的文艺水平,展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风采和精神风貌,自2011年以来,河南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全国性的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更高的平台进行艺术实践,并通过团队的精诚合作连年斩获佳绩。
在2011年举办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河南大学囊括两项艺术表演类一等奖,有1人获得校长风采奖,4人获得艺术类作品一等奖。
作为河南省教育厅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实施基地,河南大学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领悟高雅艺术的良好机会,学校多次在校内开展高雅艺术活动。大型戏曲音乐剧《人民的焦裕禄》“河南民族乐团专场音乐会”等活动先后在学校大礼堂成功举办。在校友马可诞辰95周年之际,河南大学以马可的音乐作品为蓝本创作的大型音乐剧《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音乐会》在201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品牌栏目,目前,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精彩“亮相”,并在省内多所高校进行了巡演。
(作者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
责编: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