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与历史教学

2017-04-12陈国利

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

陈国利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自主思维、合作探究的能力,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需要。

批判性思维概念与特点

近十几年来, 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际教育界高度重视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批判性”(critical)源自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美国学者约翰·查菲认为可见批判性思維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 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批判性思维追求思想真理,它虽然提倡“怀疑”,却不为他人的思维设任何限制,尊重温和,也尊重激进,尊重“左、中、右”的任何表达及其方式,坚信真理越辩越明。批判性思维经过再确认、或再否定、或否定之否定,达到新的认识和新的提高。“从认识论角度说,批判性思维不仅是做出合理或正当结论的推论方式,也是审验、评估他人和自我思想与决定的批判性反映方式。从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角度看,人的知识不是在这里或那里发现的,而是在对话和交往中相互促成的。”

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以能力立意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更强调考查学生认识、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综合能力,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往往也规定“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这既是对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指导,也是要求。近年流行的“开放性试题”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和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独立的判断,而不是盲从。据此,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活力与张力,增加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思维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要通过自觉的训练和大量的重复性实践,才能把批判性思维品格内化为一种思维习惯。最简单、最有效并且最切合现在高中教学与考试实际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是在阅读教材与试题材料,尤其是开放性试题材料时,应该思考怎样对待眼前的材料。按照詹姆斯·洛温(James W. Loewen)的看法,需要学会随时从五个方面思考问题:

第一,什么时候写的和为什么而写?是写给哪些人看的,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有助于学生成为批判性阅读者和思考者。 第二,提出了什么观点?作者、说话的人在什么地方?位于什么社会阶层?所讲的话表达了什么利益诉求:物质的或意识形态的?哪些人的观点被忽略了?第三,叙述可信吗?每一叙述群体是理性的吗?包括审查作品中的内在矛盾:它前后一致吗?论断间相互矛盾吗?第四,有其它材料支持该叙述吗?或有无其它作者有不同观点?此问题可将读者导向其他第二手历史与社会科文献资料。第五,作者怎么会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形成那样的印象?由此分析作者对形象和词语的选择是否恰当准确。

能针对性地提出这五个问题,以批判性地分析评估材料,我们就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会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当然,也可渐进式地掌握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史料往往是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人为创造、记录或整理出的可供后人参考、研究的痕迹。这个过程中,因个人立场、感情色彩、价值观等不同,遗留下的历史资料也变得鱼龙混杂,难以辨其真伪。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透过史料分析,正确认知不同记录的可信性,培养、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个体独立价值观的形成。历史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有着良好素质的公民则必须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懂得如何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做出理性的选择,从而成为民主社会的基石。第二,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和对社会、历史的洞察能力。历史教学中的判性思维使我们在获取知识和追求真理时始终保持警惕,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历史,教会他们怎样去寻求答案。第三,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往往是创新的前提,即批判往往是建立在对旧有思想或事物的批判基础之上的。第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在探索与思考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他们的思想缺乏足够的信息基础,其中许多观点是受他人影响而形成的,如果他们拥有足够的信息——或自己去搜集足够信息——他们就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第五,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自我意识。一个民族正确的自我认知离不开历史这面镜子。发展批判性思维将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成熟理性,从喜欢自我陶醉颂扬、对批评极度敏感到更加冷静、谨慎的自省与忧患。

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能力,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能使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面对一切问题。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使他们学会不过分自信自己的观点,也不盲从别人的观点,特別是不去盲从权威,这是历史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又一座重要桥梁。只有学生能面对真实的历史,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批判性地独立思考,历史才能真正变成使人睿智的经验借鉴和精神食粮。历史教学需要不断重温先哲古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市北中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