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探究
2017-04-12张品
张品
[摘 要]面对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管理理论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我国在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涉及着一些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处理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微型企业发展壮大。本文着重从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探究解决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等内容来规范微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力图推动微型企业的良性发展壮大。
[关键词]微型企业;薪酬管理;法律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12 — 03
微型企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具有规模小、数量多、方便劳动者就业、转型灵活等特点和优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参与者,对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推动规范微型企业的发展。而在微型企业中薪酬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发企业用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直接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反之,则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破产。〔1〕本文是从法学的角度分析微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找出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最终使微型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壮大。要做到合理化,必须从法律层面去有效的规制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合法才能合理,合理才能有效。
一、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微型企业的发展地位
微型企业充满活力,数量多,方便劳动力就业,在一段时期内会长期存在,微型企业具有规模小、灵活性、适应性等特点,经营好的微型企业会发展扩大为中小型企业。对于微型企业来讲,对于微型企业来说,这些职能的薪酬管理体系也很重要。〔2〕
微型企业规模小,企业主和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创新的能力较低。在创业过程中,盲目和低水平重复创业,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再加上员工维权意识淡薄,造成企业主和员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严重制约了微型企业的发展,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微型企业因此而夭折。
(二)我国微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模式
1.相对规范的有序模式
这是参照财务管理制度相对规范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微型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五险一金”的保障也相对较少,仅把薪酬当作成本因素。企业为了控制人力成本,不顾员工的需要和利益,甚至是任意压低和克扣职工薪资,这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继而影响到企业和员工生产力的长远发展。
2.极不规范的无序模式
这一模式在微型企业中占的比重较大,薪酬制度随意性非常强,保险、福利、五险一金都不存在。在这种模式下,员工的工资保障都是个问题,干一天给一天的工资,薪酬制度也就根本不存在,企业更不会考虑用工人员的需要和利益,好像是用工人员就仅仅是为了生计而出卖劳动力,没有把用工人员融入企业集体当中,对于用工人员的保险福利、五险一金等保障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了。
二、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微型企业规模小,企业发展速度慢,薪酬管理制度还很不完善,其中不乏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本文主要探究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同工不同酬”普遍存在,有悖憲法精神
在我国微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着“同工不同酬”问题,不能有效的贯彻“同工同酬”,与宪法精神相悖。“同工同酬”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其次是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其他劳动者等同的劳动量;再次就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在许多微型企业中,用人单位对“同工同酬”的概念不强,甚至会因为种种原因拖欠工资。
(二)社会保险待遇无保障,不符合劳动法律法规
在我国的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无法保证劳动者享有应有的社会保险待遇,违背了《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法律规定。〔3〕在微型企业中,企业发展规模不大,资金周转速度较中小型企业慢,既想企业效益好,又想各种支出降到最小,以保障资金用在企业发展之上。所以在员工社会保险待遇方面就不会特别完善,甚至是能省则省,劳动者因此可能会不满,或者会消极怠工,怨声载道,个人价值因此就不会继续彰显,最终会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这样就造成许多微型企业不能继续发展成为更大更强的企业。
(三)税法意识淡薄,存在偷税漏税风险
我国的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纳税规定,不论是企业主还是企业用工人员,对依法纳税的意识相当淡薄。
首先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法律问题。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应遵循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益等基本原则。但由于我国微型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者收入差距较大、纳税意识薄弱、征管能力不够,导致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微型企业中定位不准,所以我们必须明确中国企业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其次是有关不依法申报和处理的法律问题。在微型企业中,本来纳税意识就淡薄,再加上实践中存在的税务争议,更让微型企业摸不着头脑,也就不会依法申报,这就导致微型企业因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常识的缺失而存在偷税漏税风险,而且他们还不会意识到这一点。〔4〕
还有就是违反税法的法律规定的法律问题,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淡薄,违反税法的行为屡见不鲜。企业主通过偷税漏税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只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5〕在微型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员工工资相对较低,员工的依法纳税意识淡薄,甚至是能逃则逃。微型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税收负担是一项成本费用,与员工工资、营业费用没有什么两样,主观上总是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纳税。〔6〕
三、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原因
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之所以存在问题尤其是存在法律问题,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企业用工人员、监管部门等三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管理者着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理念
微型企业的管理者大多追求短期利益以求企业表面上蒸蒸日上,却没有牢固的根基,要想让企业长远发展下去确实很难。〔7〕微型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长远的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
首先,微型企业的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缺乏正确认识。受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微型企业在人力资源部门的概念仍然会被视为一种权力部门,企业员工作为一种管理对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资源来被剥削。同时,微型企业将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计入生产成本,而企业经营者又总是千方百计地控制成本。这将导致企业薪酬管理缺乏战略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能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相合。〔8〕倘若没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那么人才的发展就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最终将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其次,微观企业的薪酬管理缺乏人力资本概念和现代薪酬管理的概念。微型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并不懂得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方式与技巧来经营企业。
再次,微型企业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微型企业中的管理者大多数面临的情况是:资本少,企业生产规模小,追求短期效益的迫切期望远远超过中小型企业,因此极力希望企业能在短期成本小收益大的发展壮大,却忽视了法律观念的存在和劳动者的真正需要,没有依法有效的运用法治观念管理企业,可以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企业经营方式。
(二)企业用工人员满足现状,欠缺维权意识
首先,微型企业的员工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当前微型企业用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相当淡薄,缺乏全面的法律知识,更有少部分存在法律知识的“真空”。
其次,微型企业中的用工人员文化水平有限,对法律规定的薪酬制度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没有概念。微型企业的用工人员认可企业当前的工资制度,满足现状,依法维权意识淡薄,对企业应给与的五险一金等保险待遇没有概念,觉得这些保险待遇还不如当做工资发放来的直接,更没有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
再者就是法律实施力度不够,微型企业的用工人员对法律的信任度不够。现在我国许多保护企业用工人员权益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仍然处于文本状态,不能起到有效的规范企业用工人员。
综上所述,由于工人的微观企业没有正确的法律权利保障意识,导致他们在道路上行走困难,权利法律效率低,效果不明显。
(三)监管部门主体分工不明确,引导规范作用缺失
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之所以存在的种种法律问题,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就是各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没有发挥监管部门应有的作用,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漠视法律的存在,于是就无法彰显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也纵容了企业主不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从监管主体来看,主要分为国家监管和社会监管。
由于缺乏对主体责任主体的监督,造成了很多法律责任的监督缺失。总之,无论国家监管还是社会监管都没有完全做好分内之事。法规主要规定的监管较浅,法律责任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四、解决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措施
我们已经知道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那么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找到原因,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以规范薪酬制度的管理,从而才能推动微型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因岗设薪的工资制度,实现“同工同酬”
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赋予了企业用工人员以“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微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有效贯彻“同工同酬”,违反了宪法精神,更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微型企业“同工同酬”实现的措施如下:
首先,微型企业要改善用工制度,缩小工资差异。微型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伦理道德,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员工利益,与企业用工人员同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创造的效益。我们应该加强工作分析,完善岗位评价,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标准,建立科学的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与岗位职责、技能、绩效和贡献紧密相连的报酬分配体系,努力实现“同工同酬”。〔9〕
其次,企业用工人员要树立维权意识,使其真正理解“同工同酬”。员工受到不其次要通过法律来提升自己的维权意识。
再次,各监督部门要明确主体,分工明确,加强执法和监督力度。按照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起草修改的《工资条例》,将最低报酬及“同工同酬”等条目具体化、明确化,要给出“同工同酬”的评判标准,尽快能够出台《劳务派遣条例》,对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中的“同工同酬”问题进行科学界定。完善立法的同时,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督,各级政府、公共机构和国有企业,应以人为本、遵纪守法,需要在实施的过程中示范引导“同工同酬”。
(二)严格执行“五险一金”,保障员工的社会保险待遇
微型企业虽然是小本经营,但是对于员工的社会保险待遇还是必须给予保障的。《社会保险法》进一步规范了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权利义务,以促进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微型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法律规定,积极主动的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待遇。〔10〕微型企業用工人员要树立维权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依法享有社会保险待遇等观念意识,而且还要培养自己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的意识。要明确企业给予的“五险一金”等保险待遇是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应该享有的待遇。员工要自己真正理解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而不能与工资划等号,工资是劳动所得,而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待遇是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所必须的一部分薪酬。要认识它、理解它,才能真正学会依法维权。
各监管部门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障各主体部门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监管企业管理者的行为,使其对企业用工人员严格执行“五险一金”,保障员工的社会保险待遇。监管部门要避免主体混乱问题,各部门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媒体和其他组织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密切关注“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待遇,促使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企业保障员工社会保险待遇等问题,促进微型企业遵纪守法,依法执行政策规定,保证企业良性发展。
(三)建立和规范涉税申报程序,避免企业发展风险
首先关于个人所得税,要培养纳税意识。对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地位,它不能仅仅强调纳税人的认知度较低,也不能与纳税人意识较高的现实分离。前者主要是说纳税人意识发展缓慢,而后者则无益于持续培养纳税人意识。因此,唤醒纳税人意识,促进纳税人意识发展,让纳税人积极主动承担纳税义务,做依法纳税的好公民。
其次,关于微型企业在纳税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要完善纳税申报立法。我国税收法律观申报比较粗糙,缺乏可操作性,在短期内再次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是不可能的,建議由税收征管的主管部门国家税务总局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纳税申报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关纳税申报制度的规定,使其更具执法刚性和透明度,亦符合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最后对于微型企业违反税法的法律规定,企业主应该认真学习与税法相关的法律知识,严格遵循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增强纳税意识,解决违反税法行为已成为迫在眉睫,刻不容缓。〔11〕从立法角度,应加紧制订税收基本法。税收法律是一个国家取得财政来源的法律,应该有一部基本法律统率整个法律体系。
结语
我国微型企业的发展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课题,而微型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更是不健全,包括很多问题,尤其是法律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薪酬管理的“合规有序”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我国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微型企业薪酬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的措施等方面系统的论述了这一知识点。目的在于让相关人士关注这一问题,看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善,核心是让企业员工要注意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他们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实施"合规有序”的薪酬管理制度,才能彰显企业管理的人性化。因此必须保证企业和用工人员的融合才能推动微型企业的良性发展。相信,微型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的不断完善解决会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日益丰富,法学理论进一步提升。
〔参 考 文 献〕
〔1〕李严峰,麦凯.薪酬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成林.关于我国微型企业发展问题的探讨〔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5.
〔3〕周长征.劳动法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王建宏.不申报纳税将承担的法律责任〔N〕.中国税务报,2004-04-03.
〔5〕宋世成,张晓达.关于税收立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N〕.税收纵横,1992,(04).
〔6〕刘明辉.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7〕蔡翔,李翠,郭冠妍.微型企业的生命力〔J〕.中国中小企业,2007,(03).
〔8〕蒋志兵,蔡翔,宋瑞敏.论微型企业〔J〕.商业现代化,2007,(02).
〔9〕托马斯.威尔逊.薪酬框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10〕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11〕〔英〕凯瑟琳.巴纳德.欧盟劳动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