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及应对措施

2017-04-12庄龙玉

理论观察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对策措施

庄龙玉

[摘 要]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主要表现为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文化娱乐生活匮乏。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在于农村收入和保障水平偏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基于此,可采取如下对策应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给农村老人以精神关怀。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74 — 02

在老年期,由于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结婚远离家乡而导致老年空巢家庭的产生。此外自身退休、身体机能老化等带来健康丧失、配偶丧失等,都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往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出生人口的控制,在极大程度上加速了空巢家庭的产生。“所谓‘少生必然老化”,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许多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随着父母年龄增大,子女为生活、学习等四处奔波,远离家乡,进一步使空巢老人数量增加。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

相对于城市老人来说,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缓慢,所以农村空巢老人会面临更严重的困境。农村空巢老人因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社会整体环境等原因,存在经济、心理、身体、养老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一)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老年人正处于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具有特殊生理变化和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及活动能力等均会逐渐下降,慢性病的患病率增多,同时生理上也会出现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1〕。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健康状况早已不容乐观,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高,远高于城市空巢老人。而农村空巢老人的发病率则相比其他老年人更高,因为他们还在从事体力劳动,而农活的主要方式就是,低头播种,抬头收获,而这样经常地或突然地低头与抬头极易使血压上升,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病。

(二)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除了身体机能的变化之外,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因而空巢老人也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健康困扰。“2013年,我国公益组织‘爱心传递热线一项对35000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2〕现代社会,老人与子女缺乏沟通,使其孤独感上升,特别是丧偶老人,身边没有人陪着说话极易产生抑郁症。同时农村地区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空巢老人的文化休闲活动更是十分匮乏,再加上多数人不愿意走动,只把自己锁在屋内不与外界交流,长此以往除了会引发心理疾病。长此以往,会使老人产生孤苦、自悲、自怜等消极情感,即所谓的“空巢综合症”〔3〕。

(三)文化娱乐生活匮乏

通过提供多种娱乐休闲手段来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对缓解老年人心理压力有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随着年龄的上涨而失去对原有生活的乐趣。相对来说,城市有基本的文娱设施以供老人打消时间。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空巢老人,不仅没有这些文娱设施供其消遣,而且还有繁重的农活要做。即使部分空巢老人不用劳动,但农村也缺乏供其娱乐的设施。

二、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产生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产生不仅受到经济、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文化价值、思想意识等因素的作用,具体的产生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与保障水平偏低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低,是当前空巢老人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总体看来,农村老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农业收入。农业收入是当前空巢老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主要靠种植农作物以获取收入,农业收入相对来说较少。此外农业收入也不稳定,部分地区基本上靠天吃饭。农村空巢老人则更加特殊,由于年纪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因而能坚持下地劳动都十分不易,倘若遇上了天灾,他们的经济收入几近于无。(2)子女供给。子女外出打工如果工资充裕的话会支持家中一些,但是大多数支持的水平较低,也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农村也存在“啃老族”,他们的住房、婚姻所需花费等大部分要由父母承担,这也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负担。(3)社会保障水平低。当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都可获得80元左右的养老保险金,这部分收入难以满足农民基本的养老需求。

(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形式也随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机械在农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力使用减少,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大城市所产生的巨大“拉力”使农村青年离开家乡,农村本身的“推力”也更加促进了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谋求新的发展。由于这种“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农村青年大量外流,“空心村”数量急剧增加,这也使得农村空巢老人在生病时难以得到及时的医治与照料。

(三)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

自古以来,我们都受着“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年长一辈人的心中“四世同堂”是他们人生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与传统相比产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更会主张追求自由、追求发展,所以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本身的落后性,加之现代价值观的冲击,使得许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导致大多数农村的家庭模式也向空巢方向转化。此外,随著生育观念的改变,农村家庭中的子女数量也从四五个减少为一两个,这意味着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将越来越多,而其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增多,出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缺失问题〔4〕。

三、应对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的对策

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面临着晚年缺少保障,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不足,农村老人在“心理”层面健康欠佳等问题。因而针对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对实现社会公平有重要作用,对保证公民权利有巨大意义,同时对实现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晚年生活安定的重要环节,减轻养老压力、提升晚年生活水平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所以应该完善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养老时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其次,要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对农民来说也有重要意义。为此可推动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同时将自愿参与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性改为全民必须参与。自愿参与容易让农民忽视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性。

(二)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

中国自古以来的“孝道”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可谓是源远流长,“孝道”更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渊远流长的“二十四孝”。应该在全社会树立起“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使传统孝道美德发扬光大,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这就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现代社會中,大众传媒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农村地区也不例外,所以大众传媒一定要把握好舆论方向,宣传孝道思想。让“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以各种敬老节日为契机,例如重阳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可以组织敬老爱老活动。同时应积极发挥网络、电视等媒体作用,多播放一些与敬老爱老有关的电视、电影,甚至是公益广告,最终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尊老爱老的社会。

(三)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

农村的村委会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以组织一些运动小组,例如散步组、秧歌队等,让老年人积极参与运动中来。同样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也是使农村空巢老人晚年幸福的重要举措。首先,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也契合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其次,就是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棋牌室、健身房等,或者在室外建设一些简易的运动器械,使老年人闲暇之后有一个打消时间的场所,尤其是棋牌室,因为老年人大多喜欢下象棋,打扑克之类的活动。再次,发挥村委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组建一些老年舞蹈队、老年合唱团等兴趣社团,请一些老师来教老年人一些技巧,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小型汇报演出,使大家更加热爱在合唱团或秧歌队的日子,增加积极性。最后,就是吸引一些企业到农村兴办一些文化产业,向社会获得赞助支持,也可以吸引一些外来的演出团队。

(四)给农村老人以精神关怀

中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是“熟人社会”,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经常串门,聊天,减少孤单的情感。同时,乡镇干部既是当地村民的父母官又是村民的好邻居,更应该发挥这一作用,经常深入农村空巢老人家庭中去,了解现状,提供帮助。特别是农闲时节,可以在村委会组织“茶话会”,给老人一个建立人际关系,沟通情感,减轻孤独感的平台。对学校、企业单位来说,不仅要长期的物质支持而是要长期的心理支持与精神关怀,让老人与学生或员工进行一对一的“亲情”连接,以电话或书信方式经常与空巢老人联系,可以使空巢老人有一个倾诉的对象,也许排解心中的苦闷比多几桶豆油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更有意义。此外,还可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逐步建立精神养老法规体系,对精神赡养的主体、内容、义务及老年人精神权益的维护和保障等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5〕。

〔参 考 文 献〕

〔1〕黎惠芬,岳新芝,李燕萍等.广州市白云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现状调查〔J〕.广东医学,2010,(21).

〔2〕杨小明.孤独是最伤老人的刀〔N〕.健康时报,2013-11-14.

〔3〕陈玉光.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J〕.经济决策分析,2009,(01).

〔4〕童辉杰,黄成毅.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人口,2015,(06).

〔5〕周湘莲,周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对策措施
推进贵州省农机化发展的战略措施研究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探析道路因素对城市交通安全的影响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提高烟草基层防控廉政风险有效性的对策和措施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