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選舉曾俊華敗選之迷思
2017-04-12
3月香港最為震撼的莫過3·26特首選舉,當日上午11時特首選舉開波,至中午宣佈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成為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同時亦是香港首位女特首;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以365票落敗;同樣落敗的退休法官胡國興僅得21票。這場三人競逐的選戰,一直被視為是林鄭與曾俊華二人的終極對決,一方有中聯辦及建制派全力支持,另一方則寄望於大打民望牌爭取票源。如今未來5年特首之位塵埃落定,外界一致認為,將直接關係到梁振英路線會否沿續下去,以及會否更加順從中央的路向操作政改重啟,可謂事關重大。
一埸被喻為小圈子選舉的特首戰曲終人散,很多媒體評論就指今年特首選舉之主要看點不在政綱不在理念,而在是否為中央欽點之人,對於此種說法,社會要反思的其實很多。比如,話說林、曾都是現任主要官員,但二人遭遇卻各不相同,被指不獲中央祝福的曾俊華,需時35日才獲中央批準請辭,而盛傳中央唯一欽點的林鄭,僅辭職4日就獲中央批准參選特首,其進展之神速同樣令人咋舌。在這場選舉工程中,各參選人的長短板都公開展現在香港人的面前,這是選舉制度的優勝之處,除了比大家的政綱,比理念,更要比人氣,比中央的支持度,誰佔了上風,意味著向特首寶座靠近了一截。綜合民意,曾俊華抛出的口號:“信任、團結、希望”,廣為社會接納,認為够接地氣,而較林鄭提出的“同行,建共識”的口號相比略勝一籌。加之,曾俊華本人“薯片叔叔”形象較親民,言行貼地,這些都與“好打得”的林鄭呈現截然不同的個人魅力。這些都力助曾俊華自參選以來民望保持一路高企。而究其根源,香港人已厭倦生活在政治鬥爭之中,期望有一個高民望的特首,帶領香港找到出路。而曾的參選,無疑如同他的理念“信任、團結、希望”那般,切中了香港人累積心中的呼喚,為香港人帶來了前路的希望,香港人迫切需要改變如今死寂的政治局面。
據香港報章報導,被指中央欽點以梁特首路線的堅定繼承者自居的林鄭,以777票問鼎特首寶座,創下香港史上第一位女性地方首長的先河,可喜可賀。而反觀另二位候選人當然是雖敗猶榮。如胡官以21票落敗,被指其作為71歲退休人士,參與了轟轟烈烈的特首選戰,已是賺到了,夫復何求?反而一直被傳不被中央看好的曾俊華,屢傳與上司梁特首不和,先有誤判中央支持其參選,後有不聽中央勸阻執意出選,是為錯上加錯,相信這是他不獲中央支持的致命傷,敗選乃意料之中的結果,故選舉期間,越來越多、越來越清晰的跡象表明曾俊華必敗選,林鄭才是真命天女。如,董伯抱抱論,梁特首“中央不支持的人選就沒有高度自治”論,至選前李超人抛出“女媧補青天”之說……香港市民都看在眼里,曾俊華和他的團隊相信也心中有了底。故由始至終,這場選舉過程,曾和胡都應明白,得不到中央的祝福注定自己的陪跑角色,果然選後曾俊華發表敗選宣言,勉勵港人別對香港失望,更表明:“坦然接受選舉結果,衷心祝賀林鄭當選,又希望對方能帶領香港走向更美好未來。在這個過程中,市民發了一場夢,現在夢醒。”
總的來說,2017選舉落幕,北京或許將這個選舉過程看作一塊試金石,從而得出未來可給予香港哪種選舉方式,同時,中央也藉選舉知悉1200選委對中央的服從性有多高,或者說有多少人是自己人?這個意義非同尋可,中央亦可能以此調整或修正未來的治港方向。所以,別小看一屆選舉工程影響五年任期,對未來選舉之路向左走向右走也可能有參考或決定影響作用。
本月同樣為社會震撼的,還有在兩會期間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被任命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享香港首位地區首長兼國家領導人的雙重身份。一來體現中央對香港現任特首的信任及對其任期的認可;二來可見中央期望現任特首在國家領導人的層面扶助新一屆特首平穩過渡,因此梁鄭能交接順利,是意料之中的。林鄭更被指得到前二任特首以及中聯辦的全力支持,首要工作就是修補撕裂及解開鬱結。然而,林鄭能否如願成為一個北京信任,又能駕馭香港社會的特首?即使中央有把握有信心,也要看香港人是否從心底配合?至於,會否如首任特首董建華所言林鄭當選為香港之福?要試著走過,才知,不是嗎?
(澳門/ 張宏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