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党对部队院校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

2017-04-12李正权

理论观察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李正权

[摘 要]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也是党对部队院校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方法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党对部队院校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延安整风的方法、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延安时期;部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028 — 02

延安时期,大批爱国青年汇聚延安。由于他们的阶级成分、思想状况、文化水平差异很大,导致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针对这种复杂情形,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灵活应对,通过采用多元、简单、实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高潮。

一、延安整风的方法

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规模的在党内普遍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活动,是用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解放运动,更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部队院校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手段。

1941年初至1945年4月,为了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右倾和“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整风运动。开展整风运动有其客观必要性,一是延安时期党内青年背景成分复杂,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新的青年党员同志是“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并且,党员规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风之前的党员规模(80万)大概是长征结束时党员(约4万)的20倍。而且“这八十万党员中,有百分之九十是新党员,而这些新党员中,又有差不多百分之九十是小资产阶级或半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农、贫农)出身。这些同志都是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但是免不了带着颇长的小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甚至封建思想的尾巴,这些东西,在我们党内也是不能容许的,如不改造,也将造成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的毒害”。二是由于延安政治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同时中国共产党久经历史考验锻炼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觉悟的提高要求澄清党内的是非问题以及毛泽东等同志通過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理论著作,严厉批判了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为延安整风提供了组织、思想及理论基础。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总方针。通过整风教育,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广大青年干部、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觉悟得以迅速提高,整风运动也成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

二、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毛泽东曾经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认识到了榜样示范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重视榜样示范。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本身就是一种榜样。延安时期中共领导干部也率先垂范,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朱德和青年学员们一起种菜种粮;周恩来被誉为纺线能手;毛泽东就是艰苦朴素的典范。每天粗茶淡饭、穿补丁衣服的毛泽东为广大青年树立了标杆,他们被主席的人格魅力打动,在实践中自觉学习毛泽东的高尚生活作风。

其次,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事迹,营造平凡中的不平凡氛围。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表的名篇《纪念白求恩》是示范教育的典范。文章高度赞誉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他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感动了前线、感动了晋察冀军民,更感动了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同时延安时期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模范人物和集体。比如赵占魁、张思德、三五九旅模范集体。通过典型人物示范教育,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部队院校青年参军、生产、学习的热情,冲破了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的牢笼,把国家利益与民族大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通过树立典型,强化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实施说教,而且还要培养教育客体自我教育意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培养部队院校青年的自我教育意识,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党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始终认为要转变部队院校青年的资产阶级思想,必须靠广大青年自身自觉,强制性的灌输和粗暴式的教育对广大青年思想的转变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青年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国家与自我的关系,实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同时,青年自我也在对比国共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对比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教育。因此,中国共产党不仅注重对部队院校青年实行典型示范教育,同时也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最终成功实现了典型示范教育与青年自我教育的紧密结合,开创了中国思想政治史上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方法。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里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杰出代表。1938年4月,毛泽东在为延安高校广大青年授课时,不仅要求广大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端正马克思立场,而且要求青年把所学理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学习及其武装斗争中去。他对抗大第三期毕业生说:“你们到抗大来学习,有三个阶段,要上三课:从西安到延安,八百里,这是第一课;在学校里住窑洞,吃小米,出操上课,这算第二课;现在第二课完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第三课,这便是到斗争中去学习,向实际学习”。1939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强调全党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随后,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教育下,部队院校青年纷纷加入了大生产运动。青年学生放下笔杆子,拿起锄把子,开挖窑洞修操场,开垦荒地种粮菜,饲养家禽办农社,生活用品滚滚出。这不仅补给了前线抗战的物资装备,也给根据地的军民解除了生存隐患,更重要的是教育了广大青年,让其知道实践才是最好的老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经过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初步实现了与工农群众的结合,切切实实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方法,结合延安时期的特殊历史情况,让部队院校青年到前线去,到实际的生产斗争工作中去,接受实践的考验与历练,最终才培养出了一批批意志坚定,杀敌勇猛,工作能力强,道德品质高的青年战士。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性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其显著特点是公开直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灌输式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本质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教育和正面宣传,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方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运用显性的灌输方法对广大部队院校青年党员干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潜性课程理论,将教育内容‘不露痕迹地隐含在创设好的教育情境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某种思想、经验或做法,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突出强调的是“迂回”、“渗透”的方式来感染受教育者。其主要特征为教育内容的隐蔽性、渗透性和教育形式的丰富多样。延安时期,中共中央领导人十分重视对广大青年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延安时期毛泽东还为各学校题词,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比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的题词。并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定为“抗大”的校训。这一校训无时无刻都熏陶着抗大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广大青年。另外,中国共产党还运用隐性教育的方法普遍适时地开展适合部队院校青年爱好的文娱、体育等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达“润物细无声”之效。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读书会、座谈会、讨论会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统一战线思想及持久抗战思想贯穿其中,同时开展更“适合广大同学爱好的戏剧、歌咏、体育、学术竞赛、社会参观、时事讨论等活动。教会学校则多举办慈善市场、夏令营、秋令营、模范团等传统活动”。并且中国共产党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大生产运动中,丰富了隐性教育形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枪杆子,笔杆子,锄把子的有机结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既坚持大张旗鼓的政策理论方针的宣传灌输教育,又采取形式多样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才开创了中国部队院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辉煌篇章。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姚素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6):58—59.

〔4〕张秋艳.延安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3—35.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