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情怀 专业精神 追求理想

2017-04-12朱永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木工校训学校

朱永新

专业精神:学校教育的第二重境界

休宁木工学校坐落在安徽黄山脚下的休宁县,创办人叫聂圣哲。他16岁考上大学,20岁开始做大学教师,23岁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副研究员。他后来去美国留学了8年,回国后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一家营造木结构洋楼的德胜洋楼有限公司。一方面因为他的公司需要木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回报自己的家乡,他就在休宁办了一个木工学校。

聂圣哲的确是个奇才。他二十多岁就当教授,是美国化学学会的会员,写过好几本大学的化学教材。因为从事建筑领域工作,他不仅写过相关专著,还是中国建筑学会木结构专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同时,他还是位于苏州的四川大学联合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他创建了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并担任基金会主席。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写诗歌、写小说、写戏剧,而且都成就斐然——他是著名戏剧《徽州女人》的编剧,林心如主演的热播剧《大祠堂》的总导演。据说他最近正在研究经济学,要写一本《劳动论》。一个人能够横跨文化、艺术、经济、教育等领域,且都做得风生水起,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办的学校也与别人大不一样。以往木工的传承大都由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即使很多职业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木工专业。而他的木工学校,不收学费,全部由他个人出资办学。创办了8年多,一年招几十个人,也就培养了不到300个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却供不应求、非常抢手,还没毕业就已经被招聘一空。

学校的办学原则是道德第一,就是你首先要学会做人。校训也很简单: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与很多学校提出的“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等相比,他们的校训更具体、更明确。而且,这个校训不是仅仅挂在墙上,而是努力落实在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所有的日常生活中。聂圣哲认为,这是他们学校的“魂”。事实上,我們不少学校是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的,有些学校的校训很难让人记住,但是休宁木工学校的校训却真正地让人印象深刻。校训实际上包含两部分的内容:诚实和爱心。这个校训告诉学生:犯错误没关系,犯了错误承认了,改正就好。但是,你如果隐瞒错误、不诚实,那就不能被原谅。做人的关键是诚实与爱心,而做事的关键是勤劳、不走捷径。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这几点,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为了把校训的内容落到实处,他自己还编写了一本《木工道德与修养讲义》,里面讲到了很多从祖师爷鲁班以来的木工的历史故事。同时,他还编写了一本《学生制度读本》,他说,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形成一种风气,做错了事主动承认的诚实之人,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会受到表扬;而对那些掩盖事实真相的人,一定要惩罚。他要让木工学校成为一个诚实人的天下。

聂圣哲总结的校训,不仅体现在做人上,也体现在专业技术训练上。他把木工不仅仅看成是一种技艺,他认为其中是有职业精神的。所以他的木工理论和实践课,首先不是培养学生怎么去动手做事,而是引导学生从内心喜爱木工这一行。他们经常通过精美的家具作品展示和参观徽州古建筑艺术,让学生体会木匠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魅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感受到木工不仅仅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休宁木工学校让学生在喜爱木工的同时,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聂圣哲主张:要体验做木工的乐趣和神奇,让学生体会到选择木工职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谋生,更是生命深处的需要。他对学生说,一块普通的材料,在一个工匠的手里能够变成一件产品甚至是一件艺术品 ,这是多么神奇啊!与此同时,他要求学生在学习木工技能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爱;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勤劳敬业的品行,要按程序按规则、有条理有计划地做事,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更不弄虚作假。

休宁木工学校特别强调技能训练,也有很多非常独特的做法,他们的文化课和实训课的比例是3∶7,也就是说实训的时间必须占70%。实训过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重点向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和木工基础知识,掌握看图的操作能力,纠正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错误,使用斧头、锯子、刨子、凿子等手工工具,从练习劈、刨、锯、画线、凿眼、拼板等基本功入手来学习传统木工手艺,然后学习制作方凳、长条凳、床架、子孙椅等简单家具,最后再独立制作八仙桌和太师椅。因为在古徽州,能独立制作一张八仙桌和太师椅就意味着合格了,学徒就可以“出师”了。

他们的学区负责制也很有特色。实训的时候把学生分为4个学区,一个教官管一个学区,每个学区确定一名悟性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执行长,然后4个学区开展“比学赶超”教学竞赛活动,这是他们的教学组织形式。聂圣哲采用陶行知倡导的“小先生制”,即在实训过程中师兄带师弟,这样能让学生形成宽松学艺的心理氛围,师兄弟之间心理没有距离,便于沟通。

学校实行教官承诺负责制。每位教官必须保证所带学生的80%以上都能够独立地制作八仙桌和太师椅,其中至少要有10%的学生达到优秀。这是一个基本要求。接下来是末位淘汰制、奖学金制、学分制,最后是独特的毕业考试。毕业考试要求学生独立制作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然后由德胜公司派出总督学担任主考官,对学生的毕业作品分整体、构件、榫结、合角、工艺5个步骤进行严格、细致的考核,并逐一打分,85分以上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聂圣哲讲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他说:“我不认为一个平庸的博士比一个敬业的木匠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也就是说,即使你只是一个木匠,但只要你敬业,你就有可能比那些平庸的博士更有用,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毕业典礼,学生们穿着非常隆重的“匠士服”,头戴“匠士帽”,被授予“匠士”的学位。他们认为,得到“匠士”学位代表着已经获得一种娴熟的职业技能、一种谋生的能力。“匠士”代表着一个人的文明修养,代表着现代职业精神。

以上的这些做法,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

我一直认为,我们当前对勤劳和诚实品格特别是勤劳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实际上涉及不同的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有社会层面的价值,有个人层面的价值。我曾提出,能否把核心价值观简化成“勤朴仁义和”五个字,这第一个字就是“勤”。现在核心价值观里面有一些表述实际上跟西方的某些价值观是有联系的,当然也可以说是我们吸收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像自由、平等。但是,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关于道德与价值的很多营养还需要我们去充分汲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是中国思维方式的重要来源之一,自强不息的精神实际上就是勤劳,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勤劳。但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把勤劳丢在一边了。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核心价值观里面有一个词叫作“敬业”,敬业跟勤劳有一定的关系,但毕竟还不是勤劳的本身。中国人之所以在全世界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与中国人的勤劳品质有非常大的关系。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为万德之本,万艺之源。也就是说,你所有的道德的根本是勤劳。所以,技艺的源头也是勤劳。你要培养技能首先就要具备勤劳的品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念。

我们知道,关于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律,就是要成为一位艺术大师,你没有一万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你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你想成为一个雕塑家,你想成为一个画家,在技艺上的训练至少要有一万次,否则,很难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聂圣哲的公司编有一本书,叫《德胜员工守则》,其中的规定很细、很实用。作为一个员工,哪些事情你能做,哪些事情你不能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我想,我们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的职业训练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职业操守和专业精神。如此,我们的技艺自然就会精进,也就有可能做到极致。

追求理想:学校教育的第三重境界

美国有一所很特别的大学——深泉学院,学院于1917年创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交界处的沙漠深处。

该校的校训为:劳动,学术,自治。学校的管理严格按照校训进行,每年只招13个学生,学制两年。跟休宁木工学校一样,学校免费,但这个免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收费,学生必须通过劳动干活维持学业。因为学校在沙漠深处,相对来说与世隔绝,大部分的物品必须要自己制作。学校所有的事情均由学生自治,集体表决,然后分别动手去做。两年毕业以后,学生会得到一个副学士学位。据美国报刊报道,该校的录取率比哈佛大学还低,而且它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是转到哈佛、耶鲁这些常春藤学校去读大三,有一半学生会读到博士学位。

学校有两门必修课,一是写作,二是演讲。演讲与口才作为学校训练的重要课程内容,每个学生每一年要做8次10分钟以上的公开讲演,要求全校师生参加,然后由学生评审团和教授来评分。

美国很多著名的大学教授都想到这所学校任教,一些名教授甚至不惜降低年薪。譬如,来自耶鲁大学的戴夫·阿恩特教授,他之所以到这里,因为他很注重学术,注重学生大量的阅读,他能够把他的思想带到学校。他要求学生在8个星期内看4000多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和几百页的文学评论。

学校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奖学金,全额资助,但是每个学生每天要有三四个小时的劳动,基本上是上午上课、下午干活。学校养了两百多头牛以及马羊猪等家畜,并且开辟了一片菜园。学生要和学校的工人一起去放牧,耕种。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项具体事务,包括早晨四点多钟去牛棚挤牛奶,为牲口添加饲料,驾驶拖拉机去播种,劈木材,挖水渠,做饭,等等。

学校用家庭的概念管理,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每个人所做的事都与其他人息息相关,比如说你早晨睡过头忘了挤牛奶,那对不起,全校的人这一天都没有牛奶喝。因为你个人与这个团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影响到其他人。

学生自治是他们的管理特色。学生定期召开自治会议,研究学校的重大问题。如新生录取是谁说了算?在深泉学院,不是由“招生办”说了算,而是大家一起来筛选面试下一届的新生,由全体学生决定录取谁,决定谁今后与他们为伍。学校的运营,包括钱怎么用,也不是校长说了算,而是由学生投票来决定。学校每年都会收到200份左右来自全世界希望来学校当教授的申请,到底请哪些人来呢?也是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投票,共同决定。

深泉学院的师生比例近乎1∶3,这在一般的学校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们聘请教授时有一条规定:教授住宅里面走廊的灯是不允许关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可以敲门请教问题,即使半夜敲门也不能拒绝。

深泉学院的创始人是美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卢西恩·卢修斯·纳恩,他为什么要办这所学校呢?他说:“在荒野深处存在着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是在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缺乏的,只有最卓尔不群的、真正的领袖人物才会试着去亲近孤独,寻找并倾听到这个声音。绅士们,你们来到最狂野的西部沙漠深处,不仅仅为了传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不仅仅为了体验牛仔生活、成为一个男子汉,不仅仅为了个人未来的物质享受与职业追求,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贡献、效力。你们要明白,在这里,你们将获得的不仅是最顶尖的能力,也承载了最宏伟的志向——无私地运用你的能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我认为,这凸显出一个办学者很深刻的思想,如此也才会有坚定的理想。

学校有一个叫杰克森·内维尔的毕业生,也说过一段令人非常感动的话。他说:“深泉学院是一种理念乃至理想,而非单纯的一座校园或者牧场。它旨在培养聪明而自由的年轻的灵魂们,而他们也愿意投身去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深泉学院在教学上采用真正的民主自治,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忍受其他普通学校所不能忍受的困境,最终赋予它的学生最非凡的人格与智性上的成长。”

从它的创办人的愿景,到毕业生自己的体悟,以及它整个的课程设置及管理方式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如在这所学校不允许看电视,但学校里面有极其丰富的阅读材料供师生使用,同时,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外界联系。

我认为,一所真正的好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传授技能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文化的中心,它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师生的生活方式。这些年来,我在中小学做新教育实验,目前在全国有三千多所实验学校,我们有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等等,目前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比较受欢迎。

在大学怎么办?我们现在启动了一个叫新教育书院的项目,已经在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探索了两年。新教育书院怎么做?初步的想法是给我们一栋楼房,或者说一层楼房独立的管理权,不同专业的学生到校以后,可以申请成为我们书院的一员。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学习都在各自的院系完成,日常的生活则在我们新教育书院。书院强调读书,规定最低限度每两周读一本书,一年就是二十来本书,三年就会有六七十本书,尽管这并不算多,但我认为,倘若通过这种读书活动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一辈子离不开书,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找到一种自己去寻找知识、积累智慧的方式,这是很重要的。关于阅读的内容,我们已经研制了书目并向学生们推荐,但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书院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因为写日记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日记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是不断反省的过程。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反思,就能够不断地成长。

怎样让你的职业变得更有趣味?阅读与写作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比如说对于有些“问题学生”大家都觉得很麻烦,很头疼,但是,如果我们去研究他,就会发现其中另有奥秘,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有个叫吴樱花的老师,当时她的班上有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行为很怪异,很逆反,如学生们去做早操了,他把每个人的牙刷用粪便搞一搞,然后用清水冲一冲再放到每个人的牙缸里面。大家做早操回来刷完牙以后,他说:各位,我有重大的消息宣布!……对于这个许多人眼中的“坏小子”,吴老师没有放弃,而是把他作为案例来研究,和学生父母以及学生本人都建立了非常好的情感交流,用“滴水穿石”的精神耐心地进行教育。后来这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显著的改善,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最终成为苏州市的高考状元。吴老师本人则出版了记录这个过程的著作《孩子,我看着你长大》。据说,江苏省体育局曾经用这个方法指导教练员写教练日记,把平时的训练心得记下来,运动员的训练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

总之,有理想、有专业精神、有人文情怀,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学校教育的三重境界。可以肯定的是,一旦我们达到了这些境界,我们的学校教育就一定是有品位、有魅力的,并且一定是高质量的。

(作者系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责 编 子 君)

猜你喜欢

木工校训学校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把麻烦挂在树上
黄木工
黄木工
学校推介
快乐“小木匠”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