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同”到“存异”:卡森·麦卡勒斯与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综述
2017-04-11孙丹萍
孙丹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与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从“求同”到“存异”:卡森·麦卡勒斯与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综述
孙丹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语语言与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从全方位发掘张爱玲与麦卡勒斯的相似之处,到重点突出苏童与麦卡勒斯创作的“同构性”,再到力证莫言在麦卡勒斯影响下由模仿到突破的创作,国内的麦卡勒斯比较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求同”到“存异”的演变过程。本文在分析该研究的局限性和现存问题的同时,认为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意义未得到充分重视,并从如何在“求同”的基础上兼顾和发展“存异”的比较方针出发,对深化该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有关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方面的建议。
卡森·麦卡勒斯;比较研究;张爱玲;苏童;莫言
1.0 引言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1917-1967)才情卓著,在学界享有“神童”的美誉,早在23岁就出版了自己的首部作品并引起强烈反响。成名虽早却一直饱受疾病困扰的麦卡勒斯 “在20世纪四十年代便完成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就连1961年发表的《没有指针的钟》也是在这十年间开始酝酿成形的”(林斌,2005:158)。 然而中国读者却是在近半个世纪以后才得以领略麦卡勒斯的魅力:1979年由李文俊先生翻译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被收录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中,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1983年朱虹选编的《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中亦有收录麦卡勒斯的短篇小说《家庭矛盾》(ADomesticDilemma)一文;1985年至2005年间,由国内学者编写的美国文学史或由外国学者编写后被译介到中国的美国文学史书籍都以或长或短的篇幅按专题介绍了卡森·麦卡勒斯的创作,如常耀信主编的《精编美国文学教程》(2005版)和《剑桥美国文学史》(2005年版第七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学生进一步了解麦卡勒斯和她的创作;直到2005年,上海三联书店正式引进并翻译了她的四部长篇小说及传记《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传》,她的作品终于进入广大中国读者的视野。张莉莉认为,“2005年,中国掀起了一阵‘麦卡勒斯’热”(2008:9),林斌也将这一时期看作是国内麦卡勒斯研究的“第二波浪潮”(Lin,2016:210)。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麦卡勒斯与中国作家的比较文章开始出现,学界对麦卡勒斯的研究也逐步由外国文学领域拓展到了比较文学领域,共涉及三位中国作家:张爱玲、苏童和莫言。
2.0 张爱玲与麦卡勒斯的“所见略同”
同为女性作家的麦卡勒斯与张爱玲虽然生活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时代背景却赋予二人某些共通的人生经验与感悟。著名学者夏志清更是从文学成就的角度将二者进行了类比,“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曼殊菲尔(Katherine Mansfield)、泡特(Katherine Anne Porte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克勒斯(Carson McCullers)之流相比,某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2001:335)。麦、张的可比性当然不仅限于上述共同点,国内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则基于二人作品中呈现出的其他共性予以分析,着重“求同”,弱化差异,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品的“孤独”主题、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及其哥特式写作风格。
“孤独”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麦卡勒斯研究的关键词,在对麦卡勒斯与张爱玲的比较研究中也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特别是孤独意识的表现及其成因。冷曦、王靖涵在《人生从不散场的孤独》一文中比较了《伤心咖啡馆之歌》(下文简称《馆》)和《金锁记》两部作品,认为“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虽然和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作品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差异,但是都贯穿着同一主题,那就是人生从不散场的孤独”(2008:272);张瑞①也将《金锁记》与《金色眼睛的映像》中两位女主人公的变态行为解读成女性生存状态的孤独与荒谬。可见,无论是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特殊情感存在,还是作为男权社会中女性所特有的悲剧性存在,“孤独”在两位作家生动细致的笔触下都得以描摹和具现,而上述比较研究的主要发现之一,即在于强调二者在这方面所共同展现出的巨大感染力和深刻洞察力。而麦、张二人孤独意识的差异性在比较分析中虽被提及,却并未被当作研究重点深入探讨。冷、王在文中虽指出二位作家所表达的孤独之内涵有所不同:《馆》的孤独直指人类的精神隔绝和交流的终极无解之困境;而《金锁记》的孤独则是“爱情和亲情消解中的孤独”(2008:273),但在对这种差异的形成根源进行论证时,该文却主要集中在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比较层面,对二位作家不同的东西方文化背景探讨浅尝辄止,对前文也未形成很好的呼应。顺着该文思路继续深入则不难发现,虽然麦、张二人均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期,中美两国也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生于美国南方小镇的麦卡勒斯所体察到的孤独更多地来自当地经济萧条、观念落后、种族偏见严重等导致的精神上的隔绝感和无力感;而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张爱玲通过其作品所力图反映的孤独则更多来自封建社会余毒和阶级斗争对人的压抑与残害。而张瑞文章的思路也是旨在发掘曹七巧的“他残”与艾莉森的“自残”行为背后深层的、类似的根本原因,即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导致的女性性格之扭曲、命运之多舛。即便已经意识到女性的生存悲剧还与东西方文化的其他影响有关,但作者限于文章的立意和篇幅的局限还是没有进一步阐释。综上可见,无论是对麦、张作品中人物的孤独意识之探讨,还是对作家本人孤独意识的形成之分析,研究者均将研究重点放在对二者共性的寻求,对二者的文化差异性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从女性生存状态的相似性入手对麦卡勒斯和张爱玲的作品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比较分析②,以及二者在创作中体现出的共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③也是比较研究探讨的内容。但同对孤独主题的比较研究相同的是,对二位作家女性意识的比较文章主体部分仍是落脚在人物共同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苍凉结局上,作者的研究目的显然仍是将麦与张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置于相同的女性主义话语语境内进行类比;而对麦卡勒斯和张爱玲的“求同”性比较研究思路也从作品主题贯穿到了创作风格领域,从内容延伸到了形式。从研究的结论来看,对哥特风格的选择无疑也是麦卡勒斯与张爱玲的共同点之一,其功能都是增添作品的荒诞性。综上,对麦卡勒斯与张爱玲的比较研究包括作品主题、作家创作风格和作家身份等多个角度,其研究焦点也主要集中在对二者共性的挖掘,“求同”甚过“存异”。也许对于多数人而言,生于同一时代洪流的两位同样多思敏感、天赋异禀的女作家如能够跨越东西方文化之鸿沟而产生任何共鸣都将是值得关注且意义深远的。
3.0 苏童对麦卡勒斯的“南方”同构
除了张爱玲以外,苏童和莫言也成为国内麦卡勒斯比较研究的对象。与张爱玲不同的是,苏、莫二人既是作家,又兼具麦卡勒斯读者的身份,他们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位前辈作家的影响,其创作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他们对麦卡勒斯“影响的焦虑”(“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苏童曾自陈麦卡勒斯对自己的影响:“我读到《伤心咖啡馆之歌》之时正值高中,那是文学少年最初的营养,滋润了我那个时代的阅读,可以说是我的文学启蒙”(2005:65)。而苏童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对这种启蒙性影响的反应,则被陈春霞总结为一种对麦卡勒斯“南方情结”的文学同构:“……两个‘文学地域’在历史演变、人物演绎、艺术表达诸方面均有着一种‘能指’的可比性。……所以苏童的‘南方’与麦卡勒斯的‘南方’具有某些艺术的同构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2010:4)。值得注意的是,陈的论文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这种“同构性”表现的列举,却又另开辟了一半的篇幅探讨二者对“南方情结”的呈现方式之异同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比如二者分别采用的“颓败美学”和“表现主义”表现手法,二者对人类情感异化的不同呈现,等等。虽然陈文的章节内部逻辑性仍不够清晰,部分内容也不乏泛泛之谈,但该研究试图“采用平行研究方法,从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之影响切入,……在两个文化系统的比较中,诠释两位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精神层面的深切关注和对复杂人性孜孜不倦地拷问”(陈春霞,2010:I)。总的来说,其论证思路并非仅仅局限在对苏童与麦卡勒斯共性的比较和分析,对文化语境的探讨也较之前的比较研究相对深入,总体上呈现出视野较为开阔、研究方法较为丰富的特点。
然而,麦卡勒斯与苏童的比较研究在国内自2010年以来近十年的时间仅有一人的一部毕业论文和在此基础上改写的期刊文章,与麦卡勒斯和张爱玲的比较研究相比,在影响范围方面无法相提并论。后续研究的匮乏虽不排除其研究空间有限的可能,但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苏童和麦卡勒斯的比较体现了国内麦卡勒斯比较研究呈现出一种由突出共性向强调个性过渡的趋势,对二者可比性的挖掘还可以从其文化差异性着手继续深入,如:苏童的这种“同构”是否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对麦卡勒斯“影响”的被动沿袭?苏童在创作中是否有刻意误读甚至“修正”①来自麦卡勒斯的“影响”?
4.0 莫言对麦卡勒斯的模仿与突破
有趣的是,对麦卡勒斯与莫言的比较研究却在一开始就回答了上述问题。同样作为麦卡勒斯的读者,莫言在创作中感受到的“影响的焦虑”直观地体现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在2006年的一次访谈中明确提到,“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读者揭发我早期的《售棉大道》和《民间音乐》是‘抄袭’来的,《民间音乐》‘抄’自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这个事情实际上我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坦白’了,后来也一再自我招供……大多数作家刚开始时都是模仿……”(莫言、杨庆祥,2007:69)。莫言对自己“模仿”行为的坦率态度当然不仅源于他诚实的品质,更来自于他对自己独特风格的信心,换句话说,他认为自己克服了“影响的焦虑”,并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了主动性的“修正”创作。王育松就在比较莫言的《民间音乐》与麦卡勒斯的《馆》中的相似之处时,指出“莫言的成长背景和创作动机毕竟与麦卡勒斯有很大的不同。他对麦卡勒斯并没有一味地照抄照搬,而是通过对中国北方乡村风俗的再现、对民间艺术的想象,巧妙地将‘西式咖啡’换成了‘中式音乐’,奏响了一曲改革年代的爱情之歌”(2014:74);在比较《透明的红萝卜》与《馆》时,王继续论述道,“两相比较,情节的相似性自不必说,不过作家的设计用心各不相同。……从《透明的红萝卜》整体来看,这个情节的安排既水到渠成,又浑然天成,没有丝毫勉强拼接的痕迹。如果说莫言这里对麦卡勒斯的借鉴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应当不是过誉之词”(2014:76)。文章最后总结认为,“莫言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他意识到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必须尽快走出单纯的模仿阶段,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同上)。可见,在对莫言与麦卡勒斯的比较分析中,王育松更强调的是莫言在模仿麦卡勒斯的基础上实现的突破与创新。
无独有偶,张艺田在比较分析《民间音乐》与《馆》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时发现“在继承的同时,二者之间更多的是差异性”(2016:141);至于二文当中“外来者”形象所体现的意义上的区别,张认为“莫言的表达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历史进程的叙述,他还揭示出一条物质于精神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规律—商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给人们带来文化享受的需要。……莫言将这个主题演绎出来,是他自身创造中的一个突破,也是对《馆》的一项超越”(2016:142);此外,张还探讨了音乐意象在莫言的作品中得以与转型期的国民心中的精神追求相契合,“这是《民间音乐》对《馆》的又一超越”(同上);最后,张分析了莫言在《民间音乐》中刻画的“窥视者”形象虽对麦卡勒斯进行了大量的模仿,但对“三斜”这样一个突出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算作莫言《民间音乐》对麦卡勒斯《馆》的又一项超越”(同上)。尽管在文章第三部分对莫言早期创作中模仿与写作技法的不成熟性进行了分析,张仍然认为“莫言在《民间音乐》中所做的模仿,总体上讲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与同时期的作品相比,《民间音乐》虽脱胎于其他作者的文本,但始终‘和而不同’,营造了独有的特色和超越点”(2016:143)。可见,王文与张文在对麦卡勒斯与莫言作品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共性比较的同时,更重视对莫言创作所呈现的独特性的肯定,“存异”的目的是为了凸显莫言树立自己创作风格所经历的发展过程虽然始于模仿却不止于模仿,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总的来说,对麦卡勒斯与莫言的比较研究呈现出研究时间较晚、研究发现重在突出差异性和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的特点。
从苏童到莫言,麦卡勒斯在中国的传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对于来自麦卡勒斯的“影响的焦虑”,苏童与莫言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应。从苏童在一定程度上的“同构”性创作,到莫言的模仿与突破,对中国作家与麦卡勒斯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在平行观照共性的基础上不断突出差异性和中国作家的独特性。
4.0 现存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体上,麦卡勒斯与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开始于近十年,起步较晚,这与麦卡勒斯系列作品被译介到国内的历史较短有直接关系。对麦卡勒斯与三位著名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主要呈现由“求同”到“存异”的特点:对张爱玲与麦卡勒斯的比较重在发现共同点;对苏童与麦卡勒斯的比较分析体现出发掘共性与关注特性并存,但旨在发现作家相似创作理念的趋势;对莫言与麦卡勒斯的比较研究则重在凸显莫言的创作由模仿到个人风格形成的发展趋势,承认二者相似之处的同时,更强调莫言对麦卡勒斯的突破与创新。
对麦卡勒斯与张爱玲比较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研究的层次有待提高、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对二者共性的挖掘和差异性的对比如果无法深入到更广阔更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其研究结论就会流于抽象虚空或陷于重复泥淖的危险;对苏、麦二人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较之张、麦的比较研究略为充分,但该研究可持续性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研究范围与研究数量均未见拓展或增加,研究层次也有待提高;对莫言与麦卡勒斯比较研究的局限性则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较为有限,仅有莫言的一部短篇和一部长篇以及麦卡勒斯的一部短篇小说,如何在有限的研究对象中发掘更多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角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虽然面临以上诸多问题,对麦卡勒斯的比较研究仍是大有可为的,其研究意义也尚未得到充分重视。首先,从现有研究成果所体现出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求同”到“存异”的研究方法充分符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在比较研究中对中国作家创作的民族性与独特性之发掘与肯定既可充分体现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又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中国文化加以传播,增强不同文化间的彼此了解,促进对话。笔者在2017年7月举行的“世界的麦卡勒斯:百年诞辰纪念大会”(Carson McCullers in the World: A Centenary Celebration)的经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⑥。本次大会共有美国、意大利、波多黎各、中国和日本等多国的麦卡勒斯学者参加,来自中国厦门大学的林斌教授和笔者不约而同选择了比较研究的视角,分别对麦卡勒斯与张爱玲、麦卡勒斯与莫言的个人创作背景、中美文化差异及其作品主题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行了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对此非常关注,在会上会下均有多位外国专家与林斌教授对麦、张二人的作品进行热烈讨论,也不乏学者向笔者索要莫言作品的英译本(笔者选择的比较对象同样是莫言的《民间音乐》与麦卡勒斯的《馆》,《民间音乐》的英译本在国外较难找到)。无疑,这种比较研究的视角激发了外国学者对中国作家作品的兴趣,调动了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其次,对麦卡勒斯与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思路符合麦卡勒斯研究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对麦卡勒斯的外国文学研究具有促进作用。麦卡勒斯研究协会主席Casey Kayser和前任主席Alison Graham-Bertolini在2016年出版的《二十一世纪的卡森·麦卡勒斯》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在新的世纪里,更广泛的来自全世界的读者在麦卡勒斯的作品中找到共鸣”(2016:vi)。Graham-Bertolini在“世界的麦卡勒斯: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上的发言也再次强调,跨文化比较研究视角是未来麦卡勒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可见,对麦卡勒斯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无论于国内还是国际、于比较研究还是外国文学研究,都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学术研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其发展空间仍有待进一步扩展。
对此研究的扩展有如下几方面可供探讨:对张爱玲与麦卡勒斯的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对莫言与麦卡勒斯的比较方法,在分析共性的同时不妨适当增加差异性比较的比重,相信二者在共同时间维度中形成的相似观点与不同空间维度所缔造的迥异观点相互碰撞一定会产生更丰富多元的研究成果与发现;苏童与麦卡勒斯的比较研究局限性如上文所述,主要体现在后续研究不足方面,但该研究的现有成果之特点恰恰在于其文化研究视角的纵深性和比较文本的多样性,今后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在众多文化现象中发掘更多有可比性的、共性与差异性共存的研究问题,而对现有研究中有所涉及但并未深入探讨的某些问题也可以继续拓展,比如二者作品空间性的比较、对暴力的书写和呈现比较、女性人物的塑造比较,等等;对麦卡勒斯与莫言的比较研究也可在二者创作中都表达出的审丑倾向、地方主义特点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等问题上进一步深入。
正如曲卫国教授在复旦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和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三校联合召开的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强调的,“只有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自由表达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并受到应有尊重时,文化多样性的生态平衡才能得以实现。只有当我们都认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差异,而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每个个体所共同秉持的根本价值观时,文化多样性才具有意义”(2017)。人类体验的同质性为比较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而属于不同文化体验的异质性和独特性才是保证文化多样性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点,从跨文化的宏观角度来讲,在比较研究中如何“存异”而不忘“求同”、如何在“求同”的前提下更好地“存异”,也是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加以体现的有效研究方式。
注释:
① 见张瑞论文“孤独和荒谬:曹七巧的‘他残’与艾莉森的‘自残’的女性隐意”,发表于《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9月刊,第93-95页。
② 见邱新娃、兰奎论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抗争——《倾城之恋》与《伤心咖啡馆之歌》之女性主义解读”,发表于《安徽文学》2010年11月刊,第29-30页。
③ 见张瑞论文“扭曲、纠结和压抑:《金色眼睛的映像》和《金锁记》的哥特手法解析及对比”,发表于《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116-130页。
④ 徐文博在对哈罗德·布鲁姆名著《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一书所作的序中解释说,“布鲁姆的诗论中所谓的‘修正’及‘逆反’,从本质上分析,实际上就是”后来诗人“有意回避—从而削弱或消解—前驱诗人(即传统)对其诗作之影响的各种广义的修辞技巧”。见《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第2页,徐文博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
⑤ “世界的麦卡勒斯:百年诞辰纪念大会”由卡森·麦卡勒斯作家及音乐家研究中心(Carson McCullers Center for Writers and Musicians)和卡森·麦卡勒斯协会(Carson McCullers Society)联合发起,由意大利约翰·卡波特大学(John Cabot University)英语语言文学学院承办,该会议于2017年7月14日至16日在罗马举行。
[1] Graham-Bertolini, A. & C. Kayser. Preface [A]. In Alison Graham-Bertolini & Casey Kayser (eds.).CarsonMcCullersintheTwenty-FirstCentury[C].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6.v-xiv.
[2] Lin, B. Seeking the Meaning of Loneliness: Carson McCullers in China[A]. In Alison Graham-Bertolini & Casey Kayser (eds.).CarsonMcCullersintheTwenty-FirstCentury[C].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6.209- 232.
[3] 陈春霞. 苏童与麦卡勒斯小说的南方情结及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冷曦,王靖涵. 人生从不散场的孤独——麦卡勒斯小说与张爱玲小说孤独意识的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9):272-274.
[5] 林斌.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述评[J]. 外国文学研究,2005,(2):158-164.
[6] 莫言,杨庆祥. 先锋·民间·底层[J]. 南方文坛,2007,(2):68-73.
[7] 曲卫国. Modernisms and Modernities East, West and South: Comparing Literary and Cultural Experiences[R]. 2017. http://www.sohu.com/a/163626115_263508. [2017-8-12]
[8] 苏童. 一生的文学珍藏——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小说[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9] 王育松. 莫言与麦卡勒斯——以小说《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中心[J]. 世界文学评论,2014,(2):73-76.
[10]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M]. 刘绍铭等译.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11] 张莉莉.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在中国[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7):8-10.
[12] 张艺田. 《民间音乐》与《伤心咖啡馆之歌》之比较[J]. 文艺争鸣,2016,(2):140-143.
(责任编辑:王金娥)
From “Seeking Similarities” to “Reserving Differences”: A Review of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arson McCullers and Chinese Writers
SUN Dan-ping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This essay observes the process from “seeking similarities” to “reserving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arson McCullers and Chinese writers.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Zhang Ailing and McCullers, scholars stress their similarities from many different aspects; studies on Su Tong and McCullers try to demonstrate certain common grounds between their writings; as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 Yan and McCullers, Mo’s innovation is emphasized while his imitation of McCullers’ writing is also concerned. By analyzing its limits and problems, this essay also points out the lack of concern for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its prospect. In the final part,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similaritie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his essay also provides certain potential perspectives and issues for the future study.
Carson McCullers; comparative study; Zhang Ailing ; Su Tong; Mo Yan
10.16482/j.sdwy37-1026.2017-04-009
2017-05-11
孙丹萍(1983-),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文学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I106
A
1002-2643(2017)04-0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