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溢出、生产率提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2017-04-11赵明霏

生产力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密集型生产率服务业

赵明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48)

知识溢出、生产率提升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赵明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100048)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其他部门中间投入品,在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了其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水平。文章利用我国投入产出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对整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已经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根据分行业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内部而其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文章最后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知识溢出;产业结构升级

一、引言

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保持持续有效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率和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与合理化。我国产业结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退出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行业,进入和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行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特别是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高知识含量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放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大量消耗本国森林、土地、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重要资源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原始做法,转向通过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交易活动的效率,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产业附加值和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国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一概念最早由Miles等[1](1995)第一次明确提出,Miles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或组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经济活动主要致力于知识的创造、积累和传播,扮演着创新发起者、传播者和推动者等多重角色。正是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外很多学者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社会知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Hauknes et al.,1997[2];Miles,2003[3]),促进了知识经济中分散的、一般的显性知识与它们所服务的企业或部门中隐性知识的融合(Hipp et al,2000)[4],对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日益发挥着支撑性、驱动性、甚至先导性的作用。此外,作为专业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经开始融入制造企业的创新过程,从而打破了过去单一的以制造业创新为主体的创新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交互的互动创新过程,这种互动创新有助于制造业附加值的提高。同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通过互动合作,提高了新知识的创造能力和吸收能力,扩展了各自的知识基础,从而更加有利于它们各自的创新(Lundvall et al.,2002)[5]。Windrum和Tomlinson(1999)[6]使用英国、德国、荷兰和日本四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国民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提供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和作为客户的制造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决定的。国外其他学者也通过利用各国的投入产出表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就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促进制造业发展以及提高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ngelbrecht 1990,1992;Guerrieri et al.,2005;Karaomerlioglu.D et al.,1999;Park et al.,1989)[7-10]。

随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服务创新的关系展开分析与探讨。但是总体看来,这些研究主要都是从管理学角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特征、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形态以及与客户互动创新的机理和机制等问题展开研究,而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其他产业的产出和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机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尽管现有的不少研究提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功能如何对制造业和其他产业发挥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投入是否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产生了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是否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显然,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加快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升级的功能,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通过构建一个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提高生产率水平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利用我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对整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找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理论模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专业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中间需求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其他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投入品,在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时可以产生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 effect)。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见图1)。

(一)直接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融入制造业,通过向其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产品和服务(直接知识溢出效应),满足了客户的知识需求,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大量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支持,促进了专业化知识与技术的传递,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了产品价值增值。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的加深,其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营销策划、技术研发等知识密集型服务的支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效延长了制造业产业链条,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融入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是制造业企业有形产品创造差异化优势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是制造业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因素。此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企业的直接知识溢出效应,也是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管理升级、技术升级的重要保障。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拥有日益增多的专业化厂商和各类专家,并以高知识密集型度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主要的投入品,为制造业提供了所需的专业化和定制化的智力服务,使制造业的创业成本、市场开拓成本和规模提升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像法律咨询、会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管理咨询和工程技术服务这类知识密集型服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图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S)的知识溢出效应

(二)间接知识溢出效应

知识的非竞争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决定了知识不能被知识的生产者所独占,因此知识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具有正的外部性,从而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产生很强的溢出效应。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而言,它们不仅本身可以为制造业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同时通过与客户的互动过程,推动了知识在制造企业内部的转化和扩散,例如制造业企业的员工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经验和行为,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这种知识溢出效应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识转移过程,因此被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知识诱发过程,即启发他人产生知识的过程,通过特定类型的互动作用可以引发客户创造自己的知识并理解其价值。事实上,客户和企业之间原本知识交流的企图往往会引发一些观点或知识的产生,这种效果往往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并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说,由于其提供的知识服务或产品具有高度专业化和定制化的特点,这种间接的知识溢出效应往往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占据了更高的比重,而这主要是通过双方的深度互动来实现的。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

利用投入产出数据,我们可以分析一个部门的产出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从而获得该行业的主要需求部门。计算公式为:

表1 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分配去向(2007)单位:%

表1给出了根据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出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分配去向的行业分布情况。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来看,服务业和制造业是其主要的流向部门,其中43.52%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流向了服务业,38.64%流向了制造业行业,为了进一步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要素密集程度将制造业区分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类。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流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7.68%和12.32%,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8.64%)。这说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两者的融合程度不断提高,而制造业中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种高级要素的投入使用率仍然较低。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的主要分配去向来看,14.77%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流向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自身,这意味着对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身;28.75%流向了其他服务行业,是对知识密集型服务这种中间投入要素使用率最高的行业。

下面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作为中间投入分配去向的行业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业主要流向了服务业(43.28%)、制造业(32.04%)和建筑业(17.03%)这三个行业,其中16.40%的信息服务业流向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6.88%流向了其他服务业,可见信息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主要是面向服务业自身的;在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中,信息服务业主要流向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15.12%),高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12.33%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4.59%。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也具有和信息服务业相似的分配去向,即主要以服务业的需求为主。服务业对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需求率分别为44.88%和55.39%,高于制造业的37.25%和39.26%。但是与信息服务业不同的是,在制造业内部,对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需求率最高的是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分别为15.31%和19.98%,因此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融合更加紧密。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商务服务业的需求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商务服务业的一个重要需求方。再来看科技服务业,与信息、金融、商务服务业的主要需求方是服务业不同的是,对科技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49.71%),其次是服务业(20.49%)和建筑业(14.66%),接近50%的科技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流向了制造业,其中27.07%流向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15.87%流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6.78%流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可以看出,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对科技服务业这一知识密集度最高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上升,二者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的行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种高级投入要素需求率最高的行业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在服务业内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自身的需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说明同发达国家情况相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具有一种循环的自我强化机制,通过这种自我强化机制可以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而在制造业内部,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需求率最高的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这种投入要素的需求比例还很低,因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与制造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联系更为紧密,融合程度在不断增强。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生产率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一种高级生产要素投入在我国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但是这种分配去向的分析只是从数量上说明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那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是否提高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而带动了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升级?为了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接下来将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对我国整体经济以及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别加以分析。

首先构造一个以劳动力为基础的总产出生产函数Q= A(ML)a(KL)b,其中Q表示总产出,M表示中间投入的物质产品,K表示中间投入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L为劳动力投入。对该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得到:

该生产函数还可以改写为生产率水平的表达形式:Q/L=A(ML)a(KL)b,两边取对数得到:

由于我国2002年国家统计局新颁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对服务业的划分进行了重新规定,使得目前服务业分类标准无法与2002年前的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因此我们只使用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产业的截面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回归分析,表2中列出了计量模型(2)的估计结果。

表2 计量模型(2)的估计结果

从计量模型(2)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与我国整体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也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回归结果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间投入的回归系数为0.403,在1%水平上显著。由于在计量模型(2)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间投入和物质产品中间投入均以人均投入量的形式表示,因此该结果意味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均投入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将上升0.403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比例的不断提高,将使得知识、人力资源和技术等要素更有效地进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从而直接提高了这些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运营效率和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此外,由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整合了内外部的知识,加速了知识在不同机构之间的流速,提高了其他产业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水平,进而对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水平提升做出贡献,我们的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理论观点。

通过对制造业生产率水平的实证检验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均中间投入的系数为0.045,在1%和5%的水平上都不显著,这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要素并没有对制造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在现阶段虽然我国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产业联系,即大约40%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流向了制造业领域,但是在为制造业企业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时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提高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附加值和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的产出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根据服务业生产率影响的检验,我们发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效果十分明显。根据检验结果,服务业的人均知识密集型服务投入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系数为0.557,高于人均物质产品中间投入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0.319)。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为服务业提供知识产品或知识服务这种高级生产要素时有效地提升了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和升级,我国现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内部。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发现,虽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已经对我国整体经济生产率水平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在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上,表现为一种自我发展和强化机制,而作为一种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和知识产品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产业带动能力还没有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出产业联系广而不深入,辐射面积大但强度不够的特点,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自身的发展。究其原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力,而我国目前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除了总量增长缓慢外,还表现为服务业结构层次较低,在服务业内部仍然是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而研发设计、信息咨询、商务服务和现代金融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并且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低下,竞争力不强,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导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我国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带动力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间需求的巨大差异上。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服务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整个服务业中间需求的比重达到31.74%,而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占整个制造业中间需求的比重仅为3.5%。这种需求结构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自身的生产组织模式仍然比较落后,服务外包意识不强,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合作的意识淡薄。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仍然习惯于自给自足、“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导致产业链的社会分工体系尚未形成,大量的中间需求尚未从产业链中脱离出来,即使有部分服务外包行为,层次也比较低,规模也不大,导致了制造业整体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不足,从而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陷入了“发展滞后——需求不足——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中,这不仅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无法与制造业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带动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阻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自身的发展。

因此,为了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融合,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应该从供给层面利用研发政策、创新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地区和国家创新的主体,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其产业辐射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还应该从需求层面通过加大其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需求,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后,还应该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来为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Miles,I,N Kastrinos,R Bilderbeek,P den Hertog.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Users,Carriers and Sources of Innovation [J].European Innovation Monitoring System Publication,1995(15):33-58.

[2]Hauknes J,Antonelli C.The dynamics oflocalised technological changespath-dependence and percolation processes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A Report to the SI4S project,1997:3-23.

[3]Miles I.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Suppliers and Clients,Studies and Reports.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 Helsinki,2003:18-37.

[4]Hipp C,Thether B,Miles I.The incidence and effects of innovation in services:evidence fromgerman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novation Management,2000,4(4):417-541.

[5]LundvallB,Johnson B,Andersen ESet al.National systems ofproduction,innovation and competence building[J].Research Policy,2002,31(2):213-231.

[6]WindrumP,Tomlinson M.Knowledge-intensiveservices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four country comparison[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9,11(3):391-408.

[7]Engelbrecht.Arepurchasedinformaitonservicesunderusedin manufacturing?Evidence From Japan,Korea and Taiwan[J].Applied Economics,1990,22(2):9-201.

[8]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489-502.

[9]Karaomerlioglu.D,Carlsson B.Manufacturing in decline?A matter of defination[J].Economy,Innovation,New Technology,1999(8):175-196.

[10]Park,Chan.A 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and services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J].World Development,1989(2):199-212.

(责任编辑:C校对:R)

F719

A

1004-2768(2017)03-0103-05

2017-01-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10BJL054)

赵明霏(1984-),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经济学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结构变迁与服务业发展。

猜你喜欢

密集型生产率服务业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密集型快速冷却技术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
密集型自动化立体仓库解析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关于机床生产率设计的探讨
知识密集型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策略——以网络教育组织为例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