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浅析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
2017-04-11文国庆
文国庆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研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
——浅析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
文国庆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研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是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经过十年酝酿、两年拍摄制作而成。影片《镜子》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
亲子关系 情感 家庭教育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十年策划、两年摄制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播出后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也给了中国家庭教育当头一棒。影片讲述了三个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的家庭,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他们需要在这里接受81天的培训;而他们的父母,则需要接受6天的课堂教育,来学习如何摆脱为人父母的困惑无助、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在腾讯视频上,观看该片的网友已突破700万人次,一些关于这部片子的评论文章的阅读量也屡屡突破10万+。尽管纪录片播出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因这部片子所引发的家庭教育大讨论仍在持续。
一、客观冷静的记录,真实的呈现情感问题
真实是《镜子》打动观众的首要原因。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该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直面家庭教育痛点。“放开我!”“你这么弄,我就死给你看!”“不想再受控制了。”“永远都跟着他们的想法来做!” ……面对镜头,这些愤怒的少年声嘶力竭的控诉和呼喊。而家长们却是迷茫、痛苦的回应:“谁来理解我呢?”“四十多年的脾气是一下子能改的吗?”“咱以前管理孩子的方法都是错的?”“清,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
纪录片《镜子》故事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情节很复杂,片中出现的几个孩子有早恋的,有有网瘾的,甚至还有对母亲家暴的,所展现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一个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个有问题的家庭教育模式。家明,16岁,刚参加完中考准备上高一,辍学在家两周,想做一名背包客,做一个自由的人。父亲是私企管理人员,白手起家,希望把人生信条传递给孩子。当家明提出要当流浪歌手、背包客时,爸爸却固执己见——“学习是唯一的出路”。张钊,17岁,高三,因为早恋,辍学四个月,并且把父母赶出家门。在与父母的冲突中,多次想跳楼自杀,父亲的态度是轻蔑——“你让他跳,你看他敢吗”。泽清,14岁,初二,辍学两个月。面对镜头他说:“之所以参加训练营,是听说有央视跟拍,就是为了有存在感。”父母感情冷漠,彼此不知道对方在干嘛,泽清妈妈流着泪说:“泽清对我家暴,他爸爸就在旁边,叫他也不管,还很不耐烦……我对家庭都很绝望!”在真实记录的镜头下,首集《镜子》开始就直面孩子与家庭之间的问题,用一种近乎直白的拍摄方式,展现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缺失、情感断裂、沟通无效等一些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这种来自于真实、纪实力量的痛感,正是《镜子》所带来的振撼之处。
二、视角不断深入,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镜子》通过镜头把视角不断深入,着重展现了人与人的关系,在寻找和追问人与人究竟应该如何相处的过程中,去展开针对青少年完成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度思考。那些沟通和交流、阻碍和隔膜,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个体人格与时代特征间的种种关联,都成为这部作品关注的重心。
效仿镜:泽清,一直认为父母不重视他,要找存在感。每次父母吵架的时候,爸爸都会家暴,妈妈则会大声的骂人。他说:“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父母之间的冷漠和暴力,让他从小学开始就用尽各种方法找存在感,直到现在,他也开始效仿父亲对母亲拳脚相向。反向镜:张钊的父母一直强调张钊说的话都是在骗人,什么事你让他去干,他也不敢干。而张钊面对镜头却说:“基本他们想到我不敢干的事,我都干了个遍。”折射镜:没有谁愿意过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我爸爸。家明在镜头前长达3分钟流泪宣泄:“我永远都在他们的想法下活着,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要按他们的想法来……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
三面镜子,三个家庭的故事,作为该片的主线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这个社会上,律师是需要拿证的,我们开车要拿驾照,可做父母却不用拿证,正是这个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拿证的角色,我们要做一辈子。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能不能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孩子将来的行为处事,而孩子的性格也是由从小的经历和环境塑造的,在人格塑造中,家庭教育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影响。正如片中教育专家李品宽所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总导演、央视《天网》栏目制片人卢钊凯说:“我们真实展现这群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通过看片子,认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有更多的人了解它、思考它,或者做一点点事情,这就是我们创作这部片子的初衷。如果说这个片子讲的是家明的故事、张钊的故事,某种程度讲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整个创作过程当中也是我们完成自我蜕变的过程,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我们都在努力完成足够克制的表达。唯有以自由为土壤、以尊重和爱为阳光,才能在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中,让心灵更丰满、人格更完善、个性更彰显,才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生长。”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近日,一首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引发关注。9岁男孩吴耀杰将自己的压力写进歌词,唱出了孩子们的心声,也令不少家长陷入沉思。所有父母的爱原点都是无私的,但是从原点往外走的时候掺杂了很多其他因素:社会因素、成长因素、原生家庭因素。在《镜子》中,一个12岁的女孩彤彤流着泪对着镜头说:“都说不逼,谁不逼;都说现在减负,哪减过;都说不开补习班,哪个老师又没开;大人都说他们那个时候苦那我怎么感觉,我们现在过得更苦。我们小孩也是人,不是机器,我们不是中了病毒,我们是有了自己的感受,但父母看不到!”一段段揪心的话,让做父母的我们突然发现,好像已经忘记了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与节奏,忘记了尊重孩子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忘记了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成就感,忘记了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孩子真的像个孩子,让童年真的称得上童年。
三、直击当代家庭教育,开展校园放映活动
《镜子》并没有把孩子作为拍摄的主角,而是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他们的父母,以及父母们在经历家长课堂后的各种纠结、冲突和变化。真实的影片能收获观众的认同,也会超越娱乐大众的层面,因为真实,因为有思考,因为讲到了人心坎里,让受众在里面看到自己、找到情感投射,引发大众思考。这部片子从不同的角度,直击当代家族教育的现实问题。而且,影片把成长路上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拍出来了,也触动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反思。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怎么给孩子面对世界的勇气?子女又该如何才能读懂“亲情”这部“震撼心灵的巨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个个完美的小天使,不知对错,不知人情世故,不知道高尚与低俗,他慢慢长大,变成一面镜子,把父母的认知,把父母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反照出来。
《镜子》的主创团队还于2017年4月开启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石家庄二中的校园放映活动,在此期间,家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我成长等话题引发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烈讨论。在整整90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每一个画面、每一段对白都牵动着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情绪。观影后,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首先分享了她的感受:“家庭教育首先要教育家长,不要光说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就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而且我们家长有很多不太懂教育。尤其独生子女家长,有些家长没有资格当家长,他有资格生孩子,但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分享了自己把握人生阶段的感悟:“合理地把兴趣爱好放在不同阶段,这是学习最好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家长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人生的第一课。一个孩子应先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拥有健康的人格,继而才能发展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每个父母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重言传身教的功能,学会与孩子沟通,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言行,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进而实现“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
纪录片只是一种形式和一个载体,最可贵的地方往往并非带来直接的改变,而是用影像的力量让我们突破认知的边界,直面不那么美好的现实,进而重新思考对这些社会现象的定义和期待,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成为折射现实问题的那面“镜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你会照出你自己;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给人们提供镜鉴、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孟宪超
J952
A
2096-0751(2017)06-0008-03
文国庆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研所 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