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论述

2017-04-11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总书记文明

文 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规划了蓝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历史,社会文明的每一次进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经济发展的每一次跨越都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正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的巨大障碍。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我们人类自己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表明,生产力不仅包括了作为劳动者的人及其创造力,而且还包括了外部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重大理论,作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并生动形象地把二者的关系喻之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这一科学论断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环境本身就具有生产力的属性。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正成为一种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少地方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积极推动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系统工程思路运用并体现了系统思维方法,是谋划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总路径、总抓手。一是生态观、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观是系统性的。系统性的生态观,必然呼唤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人类追求发展的需求和地球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不仅要求我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系统性,认识到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统一关系,还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二是生态问题既是国内问题,也具有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问题已经超越了生态本身的问题。生态系统问题如果突破了生态圈本身,必然引起一系列相互交织的社会问题乃至全球性问题。三是现行生态管理体制严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现行生态管理体制职能交叉、权责脱节、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分权化、部门化和碎片化监管现象突出,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的结果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弱化、治理绩效差。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正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防止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用系统思维,同时也必须要用制度和法治提供可靠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一是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思维,即不能逾越的界限、不能逾越的底线。生态红线思维一经缺失,必然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任性。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和资源配置作用。三是建立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关联性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来规范不同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律的框架下。四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和生态观,系统把握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不断增加正能量。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将生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猜你喜欢

生产力总书记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总书记的告诚
文明歌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