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快福建生态文明先行探索的思路及对策
2017-04-11林昌华
林昌华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 建福州 350001)
全面加快福建生态文明先行探索的思路及对策
林昌华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 建福州 350001)
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美丽中国的一次理论创新。当前,福建省正依托生态良好的基础优势,紧紧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发展契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探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进程,以清新福建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为实现永续发展探索新路径,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因此,要加快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探索,确保生态文明改革创新实践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推广。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经验探索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深入人心。党中央着眼长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和领导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把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指出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的惠及全体民众,可以看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和补充。从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的根本基础,也是体现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审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为实现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的协调统一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指明发展方向及路径。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福建省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凸显中央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要求和新期待。这一重大举措对于福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解决社会关注度高、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源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更多绿色福利,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一、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条件
近年来,福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生态省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能力持续跃升,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福建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等政策措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日益巩固夯实。主要表现在:“清新福建”建设全面推进,环境质量稳中有升,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水平持续改善,生态文明水平排名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多项环境指标在全国中遥遥领先;福建2015年12条主要河流整体水质为优,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9%,已连续38年位居全国第一。福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肩负先行先试、引领示范的重要使命。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紧紧把握新机遇,着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探索新途径,积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经验。
二、福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虽然福建省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促进生态文明地位日益凸显,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意志,生态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但也应该清醒地分析客观看待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福建生态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制约因素,才能为生态文明试验探索奠定更加可靠的发展基础。总体上看,福建省要顺利实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的目标和任务十分艰巨,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环境资源约束日趋加剧。福建省当前正面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五区叠加”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快速发展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统筹解决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要素投入,以确保项目布局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则是环境保护红线下不能突破生态空间的占用,以确保环境资源约束的刚性。如何正确合理利用资源要素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势必成为今后福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是生态功能的完善和社会公众的预期仍然不完全贴合。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觉悟全面提高,广大居民对城乡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对环境风险的呼声和行动力也逐渐增强,一些典型的环境安全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居民对相关重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越来越关注,这些趋势变化对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安全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越来越迫切,从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如何全面缩小环境质量提升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的差距成为未来福建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三是总体生态质量良好与局部性环境污染长期并存问题。福建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优势决定了总体环境质量功能稳中向好,然而由于区域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和能力存在差距导致局部性环境问题仍然比较凸显,尤其是部分重点流域、近岸海域和行业环境污染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加上城乡发展不均衡形成的区域集聚度差异也导致了局部区域空气质量波动,对城市及工业重镇环境管控能力也提出高要求,以确保环境质量相对稳定。如何消除局部性重点区域环境污染解决结构性环境问题是未来福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尚不完全匹配。和全国各生态省一样,福建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约束作用尚不够凸显。面向现代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仍然没有成形,社会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虽有所提高,但自觉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培育,此外政府生态环境投资和环保责任约束仍然有待进一步强化,全省生态文化还要精心根植,才能确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标准相适应。如何打造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生态文化及制度体系同样是福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下大力气克服的主要障碍。
三、福建加快生态文明试验探索的对策思路
在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福建省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牢牢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理念,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和具体环节;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心全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引领清新福建建设,努力把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发展的示范区,使清新福建成为美丽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背景下,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结构调整,强化整体协调和试点先行相结合、市场机制与政府管控相结合、依法管理与经济激励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形成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社会氛围,率先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紧紧围绕空间规划、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绿色绩效等核心内容,全面构建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经济体系,不断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和保障生态安全。为此,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针对性发力:
第一要全面倡导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省广泛开展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观念转变革新,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加强媒体舆论宣传与引导,向全社会宣灌生态文明理论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方式,引导消费内容升级和消费模式转变,使广大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生态认知水平,全面推进生态先进创建活动,强化生态发展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厚植生态文明发展基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将生态文明内容合理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促进社会大众自觉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党校、行政学院等教研系统宣讲推介力度,提高各级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水平,确保绿色发展成为社会主流导向。积极开展全省环境友好创建活动,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政产学研合作,加快探索建设规模化的生态城镇群,促进全社会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着力构建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以生态经济发展为指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战略,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新兴绿色产业,培育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构建富有活力的生态经济体系,努力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产业格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加快将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业及海洋高新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积极开展扩大循环经济试点,全面推进三次清洁生产促进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引导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和应用,着力构建完备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蓄积区域生态产业一体化发展优势,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要加快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经济、市场、舆论、行政等手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体系。实行差别化资源环境价费政策,探索建立用能权交易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绿色金融体系,形成能够切实反映环境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环境价格机制,精心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体系。探索建立完备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流域治理和海洋环境治理机制,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机制。探索完善的生态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差别化考核机制,把环境保护各项指标纳入主要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之中。在重点流域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主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实施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稳步持续增值。
第四要全力构筑可靠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国土空间优化为主导,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国土开发利用差别化准入制度,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科学确定各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协调产业布局与国土资源内在关系,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强化节水节地措施和技术进步,扶持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可替代的新型低碳技术研发,积极推广循环利用资源的先进生态适用技术,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满足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需求;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园林绿化格局,提高森林覆盖率及固碳能力;实施全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加大山体、水体、湿地、滩涂等重要节点的生态修复力度,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全力保障省域生态安全。
总之,福建担负着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创新实践的神圣历史使命,要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瞄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方向,坚持把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和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闯出一条新路,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永续发展提供新的指引。
[1]刘其国.关于加快推进区域生态文明的思考[J].污染防治技术,2013(4).
[2]徐民华,王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以江苏省为例[J].党政研究,2015(5).
[3]庄贵阳.经济新常态下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庄贵阳研究员访谈录[J].阅江学刊,2016(2).
[4]记者:刘辉,王敏霞.绿色福利共畅享[N].福建日报,2015-01-05.
[5]中共福建省委.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福建日报,2015-11-18.
[6]龚建文,甘庆华,陈刚俊.“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J].鄱阳湖学刊,2012(5).
[7]福建日报社论.为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有效模式[N].福建日报,2016-8-24.
F062.2
A
1007-9106(2017)02-0083-04
林昌华(1981—),福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