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研究之“微探”主持人言
2017-04-11栏目主持人
栏目主持人:刘 谦
微信研究之“微探”主持人言
栏目主持人:刘 谦
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的时代。信息如潮,技术高歌,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乃至对“人”的定义。“AlphaGo(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对决,令人怀疑一向被称为人类智慧试金石的棋类游戏是否还属于人类; 生殖技术的突破,使得受孕、怀孕、分娩的生理过程被切分, 撼动着人们对于“父亲”“母亲”这一基本人伦角色的认知。 相比之下,悄然席卷人们日常生活的微信,看起来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又便利。但其实,它也是现代科技、传媒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样默默塑造和改变着人与人聚合在一起的机制和规则:老年人一直不好意思开口的遗嘱问题,可以通过和家庭成员群聊的方式得到表达;无数表情包和TIF图,为人们传达不言而喻的感谢、欢乐、气愤、戏谑提供了新的方式;微信红包中的随机分配金额功能,减弱了发出礼金方分配礼金的忧烦;快捷的支付悄然消解着人们出门备零钱的习惯。对当代中国的关注,如果忽视微信的存在及其力量,恐怕是掩耳盗铃的天真。
“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一个品牌交流平台。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牵头主办,并协同全国人类学及相关学科机构合作举办的高端论坛,借此塑造一个国内外人类学者相互交流的平台。每次论坛都紧扣时代脉搏,设定不同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外人类学界知名学者、资深学者、年青学者汇集一堂,交流论道,汇成一派。自2012年4月举办首届会议以来,2016年10月15日召开“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论坛(第三届)”,研讨主题为:“微信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在微信推出的第7个年头上,本次论坛意在聚焦微信、自媒体这一当前社会标志性通讯技术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作为人类学研究者,遭遇人类学发展与自媒体相遇所面临的知识生产过程的反思。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赵旭东教授在开坛致辞中指出的,如今田野资料来源多样化,网络与微信的互动构成了其中重要的内容与形式。如何把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拼接成崭新的人类学图景,是面对当下文化转型,人类学不可回避的学科使命。本届“二十一世纪人类学讲坛”将“微信”纳为主题关键词之一,便是从人类学学科使命角度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积极回应。
人类学通常以“化生为熟”和“化熟为生”两个主要策略来实现对人类生活的反观。“化生为熟”的策略,更多是通过展示时间、空间、社会阶层等维度上遥远的“他者”与主流生存状态之间的距离,提示人们不断叩问曾经视之为理所当然文化规则的边界及其意义;“化熟为生”的策略,则更多依赖对人们当下日常生活的凝视,以超现实主义的距离感审视凡间之事,挖掘人们在琐碎日常实践之下深埋的意义求索与运行节奏乃至结构。对于那如火如荼的微信互动的研究,恐怕更多是以后一种“化熟为生”的策略进行的。我们作为微信的用户沉浸其中,甚至须臾不离,而作为微信研究者,将其放置于网络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社会生活的素描与历史性纪录、百姓的聚合与诉求表达、社会互动的加强与多元群体分化的外显等刻画当今社会形貌的思想脉络中进行探究时,却深知有太多领域有待进行更明晰的讨论。
目前算是一个“微探”的尝试吧。“微”在从细微处入手,剖析这一话题;“探”在探索尝试,尚有更广阔的空间。
主持人简介:刘 谦,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