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2017-04-11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合肥230088
沈 洁(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合肥 230088)
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沈 洁
(安徽新华学院 商学院,合肥 230088)
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相关概述,其次讲述了当前它在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现状,紧接着对它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问题的相应对策,并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网络销售;营销渠道;农产品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指对农产品进行生产、采集、加工、运输以及售中、售后服务等一切的经营活动。农产品交易领域主要由生产领域、运输领域和销售领域三部分组成。所谓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技术,集中展示关于农产品价格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和物流配送,尽力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完成农产品销售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现状分析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目前恰恰处在传统现货农产品交易与网络销售农产品并存的历史节点上,单纯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进行农产品网络销售,常常会出现好产品没有好市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不能卖上合理价格的情况。
2016年4月,商务部在安徽召开“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会,要求重视电商销售对于农民增加收入的带动作用。通过这一导向,一方面体现出国务院相关业务部门对安徽省农业产品互联网分销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肯定,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之路的任重道远。2015年安徽省15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面完成年度目标,通过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县域电商综合公共服务配送中心、乡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线上线下特色馆等方式,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以农业部农产品信息中心网站为中心,我国各地普遍建立起了农产品营销网络,但基本上各行其是,并未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安徽省农业部门于1998年开始构建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站,网站涉及农业种植、农业经济、农产品加工方面的信息。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的推广,安徽省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分销。由图1可知,通过示范县试点的办法,不少县市地区已经从挖掘本地优势产品种类、建设优质品牌、引进互联网专题分销平台、入住主流电商网站门店等环节做出了一定的成效,从该项尝试中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为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做出了宝贵的示范性尝试。但是,这种成效是片面的,已经取得成绩的各个县市之间也存在差异。
图1 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5年工作业绩
2 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制约因素
随着安徽省开始从全省普及、推广构建网络营销渠道,农民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的观念也得以提升。但是,由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在安徽省还处于尝试阶段,其他省份也并没有可供参照的成熟经验体系,安徽省在普及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构建网络销售渠道方面还有着不少的不利因素。
2.1 农村发展网络营销的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安徽省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尚未构建完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量。虽然近年来政府在乡村网络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网络建设相比,安徽省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薄弱,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保持应有的竞争力。对于安徽省农民来说,他们自身的网络营销观念相对落后,所掌握的网络技能也难以满足普及推广农产品网络营销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安徽省还应该加大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方面的投入,一方面需要增加网络技术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大对于农民网络技能培训,这是解决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问题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网络营销渠道对于农产品来说只能“观图”而不能“实感”,无法判断商品的质量好坏,导致绝大多数买家还是倾向于从传统形式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实体渠道购买农副产品;从物流运输条件方面来看,农副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和对时鲜性的较高要求也会让买家产生疑虑。
2.2 农产品网络营销网站的管理不善
目前安徽省已经建成的用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网站普遍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用户能随意、自由发布关于农产品销售的信息,缺乏相应的审核和监督机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网站上信息的可信度,使得交易信息的利用价值明显降低。缺乏有序的管理控制机制,卖家难以搜集农民发布的交易信息,即使搜集到目标信息也对信息的价值存有疑问。一些农产品交易网站的网页设计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使得用户难以及时有效搜集到信息。在安徽省各个地级市涉农网站的品质不一,组织机构的级别直接决定了其网站建设的水准。另外一些县级市的网站内容雷同,网页设计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信息更新不及时,只有形式上的框架并没有实际内容。盲目照抄照搬其他地区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模式,使得信息建设资源被过度浪费,政府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管职能。
2.3 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制度保障
农产品网络营销以互联网为依托,网络之间数据源传递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这是由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不具备能确保市场营销安全的属性。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电子银行资产的丢失等安全隐患严重限制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规模。为确保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顺利进行,就需要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加强农产品网络营销领域的相关立法,用法律制度确保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安全性。当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网络商务行为实现不断进步,而网络销售行为涉及面相对较广,当前的立法远远不能起到必要的规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
2.4 传统营销观念对网络营销规模的限制
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主要采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农产品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其发展直接受到农民传统营销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并不认可网络营销模式。当前仍有一些农民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信任,对其盈利模式存在误解,并不能够真正理解网络营销对于农产品销售的意义。由于农民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缺乏信任,虽然尝试了进行网络营销,但是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由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从前期投入到实现稳定盈利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传统营销观念的制约是难以实现网络营销普及推广的重要影响因素。
2.5 农产品营销品牌建设举步维艰
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农产品标准化、品质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安徽省目前还缺乏具有知名度和可信度的绿色认证机制,在品牌建设方面离成熟的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而言,经过认证的质量优质的农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只有赢得良好的口碑,才能够让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顺利构建。
3 改善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对策
3.1 加强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
安徽省政府需要加大在网络和技术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技术设施建设的水平,才能够为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物质保障。同时还需要引导建设资金流向,加大在互联网设施方面的投入,提高互联网的覆盖面,要想建设现代化农村,就需要在安徽省建设一个可以实现资源信息互享的平台。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安徽省各个地区的农户提供动态的市场信息,在信息流动的每个环节都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制度,使用统一的信息传递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让信息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中的宝贵资源。通过获得准确可靠的农产品信息,能够让农户把握不同地区农产品差价,轻松掌握市场动态,为农产品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从而选择合适的交易机会完成交易,获得最多的利润。为此,安徽省专门建设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网”(http://www.ahnce.com/index.shtml),及时发布农产品电商销售的业务和政策信息。当前“扶贫攻坚”的号角就是最好的契机,通过国家政策对于创新助力脱贫、技术助力脱贫的号召,更能便捷、实惠地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意识带入安徽省广袤农村的千家万户。借助政策优惠趋势找准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加强技术基础的时间节点,将能够减轻安徽省农村互联网建设助力农副产品网络分销的的压力,缩短该目标实现的周期。
3.2 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安徽省的物流行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虽然当前物流企业较多,但是无法形成关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完整物流体系。为了建立网络营销渠道,需要重视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使用第三方进行农产品配送,农户难以把握其配送质量,这将直接影响网络营销的效果,甚至科可能导致整个销售模式的失败。多数农产品具有生鲜属性,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腐败变质,另外高昂的运输成本也会使农户获得利润降低。如果订货量有限,商户单独进行包装和发货也会增加销售成本,从而面临“此单生意可做可不做”的尴尬境地;只有发货量较大时,批量运输才最为划算。为了能够确保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就需要在省内各地区农村构建专门的物流配送体系。
3.3 健全农产品网络营销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
因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属于新兴事物,法律法规从制定到出台需要一个过程。网络营销中涉及的纠纷主要有信用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合同纠纷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就网络营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涉及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顺利进行。政策法规方面,安徽省提出了“1112”战略,即在2014—2015年重点打造一个在消费者中有影响力的省级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10个在全省和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培育100家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特色农产品销售效益突出的示范企业,在全省范围培训2 000名农产品电子商务人员。
3.4 转变农民传统的营销观念
要想从根本上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扫清障碍,最根本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营销观念。通过广泛且具有深度的宣传教育,改变当前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民的传统思想,让他们从内心认同网络营销,彻底消除其内心对新型营销模式的不信任感,安徽省政府应该加强对各地区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让农民掌握网络营销的必要技能。另外还需要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普及必要的网络知识,让农民能够提高上网效率,提升农民操作网络的相关技能,实现安徽省所有地区农民营销理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民网络营销的水平。2016年,安徽省多批次入选的15个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加快了建设步伐,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建成,乡村级服务网点3 749个,农民电商销售意识大幅提升。
3.5 坚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坚持走品牌化道路,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通过网络营销获得更多的价值。品牌效应就是充分发挥安徽省的地区特色优势,走品牌化道路对于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也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走品牌化道路最关键的就是对农产品用安徽省当地的地域名进行冠名,创造更多具有知名度的地理标志。只有创造知名的地理标志,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自身的价值。以“京东”电商销售平台为例,安徽特色农产品已经在其中建成了省级线上特色馆3个、市级特色馆11个、县级特色馆24个,品牌集群的优势正在显现出来。
结合安徽省目前的现实情况,以“砀山梨”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已经享有一定的声誉,在传统分销体系中也占有较大份额。换言之,在全国各地已经可以购买到安徽省名牌农副产品。那么,如何在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其同样流行和被认可,是继续提升固有知名品牌美誉度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重视那种“名牌产品在互联网上可能变成假冒伪劣”的想法,从顾客的心理顾虑出发解决这样的问题。
3.6 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分销架构
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产品互联网分销的利与弊。农产品由不同的农户各自生产,并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统一的出厂标准。如果各自进行互联网分销,不仅技术、人力等成本过大,也不符合安徽省农村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进程缓慢的实际。因此,可以尝试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统一的“互联网+”分销平台,通过集约化生产模式,将农副产品的生产、配送、营销等环节打通管理、一致规划,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还可以尝试建立“电商专业村”,重点将电子商务技术引进至某个基础好、上升空间大的村镇进行试点,同样以集约化管理的思路在村一级平台上建立分销中心,实质上等于扩充了互联网营销的个体规模,相比商户个人销售更能吸引大客户的注意力和信任感。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特色旅游、民俗体验等项目搬上互联网电子商务销售的平台,通过带动旅游开发曲线助力农副产品营销。不但未改变互联网营销“搭台”与农副产品“唱戏”的政策实质,而且这样的开发与营销模式还将必然加速扶贫攻坚的进程。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制约因素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充分说明了制约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的相关因素主要是由于缺乏网络营销的制度保障、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并且安徽省农民自身传统营销观念也对网络营销规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对新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建适合安徽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和品牌发展的模式,但是改善当前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各界、广大农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未来安徽省一定能够寻求到一条适合本省的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构建之路。
[1] 刘永.基于多元化流通主体的农村流通一体化战略体系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11):24-25.
[2] 于云.安徽省滁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农经信息网,2013(5):78-79.
[3] 耿建利.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流通现代化[J].中国合作经济,2012(1): 56-57.
[4] 徐海斌,张汛,王丽平.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现状及发展新模式[J].江苏农业学报,2009(1):16-18.
[5] 王宏伟.浅析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营销策略[J].企业导报,2019(5):103-104.
[6] 李文伟,张世兵.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24-25.
[7] 卓建国.农产品营销现状与对策分析[J].乡镇经济,2009,25(12):113-116.
[8] 王宏伟.农产品营销的现实问题与策略[J].农业经济,2010(2):68-69.
[9] 蒋雯昊.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J].时代金融,2008(10):53-54.
Analysis of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Marketing Channel Construction for Anhui Agricultural Products
SHENJie
(Business School,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twork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network marketing channel. Then,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its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channels follows. Finally, th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marketing channel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network sale ;marketing channel; agricultural product
10.13542/j.cnki.51-1747/tn.2017.01.018
2017-01-11
安徽新华学院合肥美菱电器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教育示范专业项目(2014xwsjx02)
沈洁(198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电子邮箱:shenjie201701@126.com。
F270
A
2095-5383(2017)01-0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