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笔墨
2017-04-11余秋雨
□ 余秋雨
秋雨笔墨
□ 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慈溪)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曾任上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出版有《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
三十年前,山河重醒。山河之醒,先醒人颜,复醒道路,三醒古迹。人颜之醒,醒其生机;道路之醒,醒其脉力;古迹之醒,醒其尊严。
忆其时也,九州大地,由躁而静,由浮而定,由浪而敬。阡陌之间,渐有人群访故寻迹,补残修颓。若见古碑,则分外尊崇。抚石如抚先祖,辨文如领遗训。抚毕辨罢,起身而立,拭泪远视,决意立新碑于古墟,续题额于当代,接文脉于将断,呼史魂于未溃。
然而,新碑由谁为文,由谁书写?如此难题,不易定夺,遂请各地报刊,调查民意。岂料当时民意,多归一人。此人何人?即在下也。于今回想,余犹深感汗颜,愧不敢当。
中国历来依仰官衔,而余无官无衔,纯一布衣,竟获各地同选,诚为古今罕事。
退而言之,民众选余为文,尚有依稀理由,却又何以知余能书?莫非天有隐眼,监察多年,见余自少习书,晨窗夜灯,长而问帖,拜王谒颜?
天意安排,无因无由。大凡无因无由之命,万万不可推却。此事更涉山河之托,尤其庄重无比。余唯默受之,怯承之,深感之,静悟之。于是沐手焚香,恭而执笔。点划如杵,轻叩吾心,墨色如云,尽倾吾情。先后计有仰韶遗址、炎帝陵、秦长城、都江堰、云冈、法门寺、采石矶、大圣塔、金佛山、峨眉讲堂、五磊寺,兼有胜景题额,如玉龙雪山、昆仑第一城、乌江大桥等等。书罢卷之,分寄各地,如放群鹤,身心俱驰。
遥想山麓水侧,古磐老藤,刻凿之声,昼夜不息。镌入岩壁,锲进历史,叮当似乐,合成恢宏。千年在手,万里在怀,余生何幸,膺此荣命。
除上述大碑外,余之笔墨,更多抄写经籍。所抄经籍,亦常受邀各地,付之镌刻,如受邀佛教胜地普陀山、宝华山抄写《心经》而付之石刻,受邀道教胜地茅山抄写《逍遥游》而付之石刻。抄写既久,便发心今译,以便今日民众畅快领悟。余之今译,集学术之惠,戒学术之弊,求清通流丽,探千古诗魂。今译之中,面对屈原最为用功,面对苏轼最为惬意。
至此余心甚慰,余意已足。回首往昔,如许经籍,教余为人,助余立世,定余格局,铸余心魄。
余自幼诵之、背之、含之、品之,今则温之、书之、译之、论之。毕生文事,莫此为要。值此霜鬓时节,理当公之诸友。望诸友读罢译论,再返书法。看吾笔吾墨,撇捺提顿,皆是赤诚意绪,醮泪游动。
余毕生长途,步步不离墨迹。谨以五言小句,略述日常生态。藏头“秋雨笔墨”,以结此文:秋窗写大碑,雨夜抄经籍。笔丰藏远山,墨浅唤吾妻。
(本文为《余秋雨墨迹》序言,略有改动)
责任编辑:韩少玄
余秋雨题“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余秋雨题“隆里古城”
余秋雨题“洛迦灵山”
余秋雨题“西天梵音”
余秋雨 烹茶洗砚七言联 纸本释文:烹茶活火不温酒;洗砚馀水可浇花。余秋雨。钤印:余秋雨印(白)
余秋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纸本释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甲午生辰之夜恭书,余秋雨。钤印:余姚余秋雨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