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传统媒体创新报道形态的时代意义

2017-04-11郑艳华

今传媒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造传统媒体创新

郑艳华?

摘 要:2016年,传统媒体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新闻舆论改革创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内容为王”,精心策划,主动设置议题,在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点工作中掌握舆论主导权。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创新报道形态,创新新闻叙事方法,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互动性,让有意义的新闻有意思,增強了新闻报道的创造力、传播力、感召力,进一步扭转了“有内容不精彩,有思想传不开”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传统媒体;报道形态;创新;创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12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闻舆论改革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创新为要”。他强调,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1]。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新闻传播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落后于社会发展,落后于读者期盼,读者就不爱听、不爱看,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华社作为中国媒体旗舰,引入互联网思维,坚持敢为人先的自信,不破不立的勇气,凝心聚力创新全媒体形态产品,并以矩阵姿态强势亮相,获得了“现象级”广泛好评,增强报道传播力、感召力、公信力。

一、传统媒体强势出击

在媒体传播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当下,新闻传播由大众化趋向分众化,受众阅读新闻的行为习惯悄然发生改变。其中一个原因,互联网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个人化传播,受众对新闻需求更挑剔、更多元、更个性。如何顺应受众新期待,满足受众参与、表达需求,如何了解和掌握互联网传播特点,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成为中国最大的权威媒体新华社的必然选择。

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日益成为受众获得新闻资讯的重要平台。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我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4.05亿,增长29.5%。基于此,新华社在报道形态、内容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全媒体形态产品以矩阵姿态强势出击,并呈现常态化趋势。然而,新华社锐意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围绕报道形态、内容和手段领域聚力探索,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媒体报道视角,相继推出“现场新闻”“《红色气质》微电影”“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等“现象级”全媒体报道形态产品,实现报道形态与报道形式的完美融合,树立起媒体深度融合的标杆。

梳理发现新华社全媒体形态产品,思想性、新闻性和故事性的新闻报道引人注目,其特点有三:

1.单线结构。抓住一个事件的一条主线和这一主线上的关键点,对其前景和背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全程追踪并做具体剖析,对一个具体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做全景般报道。

2.多线结构。同时铺开几条线索,在每条线索上都可能有几个关键点。适用于对一个牵涉面较广的事件做全面报道。这些线索可以是同一角度的展开,也可能是多角度的展开。

3.扩散结构。这种方式与多线式的区别在于它涉及面更广,更注重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新闻事件在整个大环境中造成的辐射性的影响。

以“现场新闻”为例。“现场新闻”充分发挥新华社遍布全球的新闻采集力,围绕同一事件,多路记者在同一时间从不同视角对同一现场展开直播报道,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现场新闻”创新内容和形式,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流、H5等多种形式的报道直播现场,还原现场,精心设置议题与受众产生共鸣,多层次、多角度揭示新闻内涵。“现场新闻”注重与受众互动,注重受众参与、体验,抢抓新闻第一落点,把更加生动、鲜活的新闻现场呈现在受众面前,开创了新闻报道新样式。

二、过程论思维做融合报道

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不再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受众愈发不仅限于满足于被动接受静态性报道,而是表现强烈的参与意识;愈发追求即时体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受众既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是什么”与“怎么样”,又迫切需要认识事物发展过程的深层次信息“为什么”;受众不再满足于知道新闻事实,更愿意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更希望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受众不仅需要了解新闻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且需要掌握事件深层和潜在的意义。基于此,记者用过程论思维进行新闻报道,不仅挖掘真实细节,报道事物的结果,而且反映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评价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深度、广度,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

以“《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为例,三名普通年轻人担任主播,选取红军长征路上十二个代表性点位,跨越五个省区,既从大视野覆盖长征全过程,又从小角度细致展示重要事件的发生介绍长征故事,以全媒体手段开展行进式直播报道,受众参与其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可读、可听、可视,赢得了受众的普遍共鸣。

三、讲故事 让有意义的新闻有意思

改革开放近40年,崛起的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奇迹”成为世界新闻的鲜活生动素材,“故事的核心”。新华社社长蔡名照指出,中国故事能否讲好,中国声音能否传开,关键要看我们的话语外国人是否愿意听、听得懂,入脑入心,引发共鸣。

在我党的历史上,毛主席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延安时期,蒋介石对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进行新闻封锁。为了让外界真实了解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宗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出击,启动“疏俊渠道”工作。

在一次接受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中,毛泽东娓娓道来古时延安被称为“肤施”的缘由。传说有一位僧人,来到此处普渡众生。一次,他在路上看到一只老鹰快要饿死了,于心不忍,用刀子割下自己的肌肤喂老鹰,救活了它。埃德加·斯诺说,这个故事和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十分相似。毛泽东感慨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不要说是自己的肌肤,就是生命也愿意舍弃呀[2]!

1.故事传播得好,离不开内容支撑。新闻作品传播得好,在于精心策划、主动设置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作为新华社记者,必须国家站位,国际视野,巧妙设置议题,对重大活动、重大主题进行重点经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有力引导国内外舆论,履行“瞭望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职责。

2.故事传播得好,离不开高超的叙事技巧。从传播效果来看,传统媒体坚守“内容为王”,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生动的细节是讲好故事的“不二法门”。记者掌握一些把“舌头藏在后头”的叙事艺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第一人称,交替运用几种叙述视角,不仅将新闻人物、场景、地点和原因等新闻要素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而且通过借鉴吸收文学写作技巧,挖掘戏剧化、情节化元素,用最短的文字传递最有力的事实,可给叙事带来质的变化,让立体、丰富、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第一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传播得更快、更远、更久。

3.故事传播得好,离不开娴熟的表现形式。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以受众为中心,针对受众接受的习惯方式,打破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界限,融合上述报道形态,吸引受众参与、互动、体验。

以 “《红色气质》微电影”为例。它正面宣传中引爆传统和新媒体舆论场的“现象级”作品,得益于以下三点:

1.议题设置。作为纪念建党 95周年献礼片,《红色气质》微电影题材宏大厚重,主题鲜明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中的责任与擔当、信仰和品格;加强选题策划,深入解读。面对新媒体时代碎片化、浅阅读泛滥现实,重大活动、重大主题报道选题策划设置议题能力不仅不能被削弱而是更强化,主流媒体策划先行,谋定而动,明确目标,以大视野大布局,提升舆论引导力。

2.叙事结构。《红色气质》微电影选择把微观故事和宏大主题穿插并进,把鲜明主题、精彩故事和新颖叙事结合,平静朴实娓娓道来,细节丰富且有表现力,不断变换情感节奏。新闻报道的魅力还在于新闻写得形象生动,生动语言和鲜活故事。正如老社长穆青所说:“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鲜味来。[3]”

3.传播效果。《红色气质》微电影运用新媒体表达方式,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声画元素传播形态紧密融合,时长9分05秒的《红色气质》微电影,迅速在网上广泛传播,累计观看量超过2亿人次,留言达数十万条。而与之相得益彰、个性鲜明、风格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激发受众的阅读欲,促其深入阅读。

《红色气质》微电影实现了报道内容、叙事形式和表现手段创新尝试,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样式。

互联网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受众对“人”的关注比对事件更关心,对人的思想、情感、言行、遭遇、命运等更易引发共鸣。很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本身就有戏剧性、故事化因素。对有情节的事件稍加提炼,就可以使之具有戏剧性。

通常,记者强调真实、客观、公正立场,隐藏或忽略自己身份角色,常以第三人称写作,叙事语言表现为不通俗、不生动、不具体、不朴实。其实,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视角、新的内容、新的手段展示提高可视性、情节性、互动性,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笔者梳理归纳了喜闻乐见的六种讲故事方法:

1.挖细节。介绍事实不停留在概念化的层次,那些关键的带有现场的元素精心用墨。置身现场,环境是事态产生的原因,那些气氛、情节、色彩等描写,恰恰皆因环境所致。以细节打动人,细节有味道。

2.抓变化。抓住事实中那些具有变动的因素,即动态、变化、矛盾、冲突等情节,常常令文章跌宕起伏。

3.设悬念。记者叙述事实时,有意制造受众期待以引起读者对要报道的内容的关切之情,让读者好奇,猜测,以产生阅读欲望。

4.写人物。时政新闻、科技新闻、财经新闻等给人“高大上”“小众”的印象,那些新闻事实比较平直、抽象,枯燥,没有曲折事例,讲故事的秘诀是写人。人,构成新闻事件的重要因素,也是活跃因素。人,有背景、有经历、有性格,从与此事件相关的人写起,缺乏活力的事实也变得生动有意思,产生故事化效果。写人,还要借用一些文学表达手法,如对话描写、比喻、设问等,人物有血有肉,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5.炼语言。准确、清晰采撷中华文明语言的精华 ,用鲜活、形象的词语叙述,绘声绘色表达叙述者的经历、感受,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受众为新鲜、生动、活泼的语言所打动,感同身受。

四、做有准备的复合型人才

互联网改变了新闻报道传播形态和叙事方式,但主流媒体的“瞭望者”“记录者”“见证者”“狩猎者”“把关者”“奉献者”角色作用始终如一。这就要求媒体人“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研;以脚踏实地的严谨态度挖掘丰富事例,鲜活人物,不断创新发展,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

互联网时代,做新闻更要学习。互联网信息传播打破地域的限制,国际与国内的分隔线模糊,这催促我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本领,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1.洞察力。我们拥有一支高起点、高素质、高水准的新闻采编队伍,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传播规律理念、内容和手段,提高议题设置能力,让“独家、深度、新意”的新闻闪烁思想的光芒。

2.驾驭力。先进的媒体融合理念与驾驭力是创新传播报道的“两翼”,我们善于驾驭新闻各类体裁写作,掌握全媒体采编技能,精通计算机程序语言,熟练运用数码设备,极强的现场突破能力,以最快速度播发新闻。

3.融合力。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包容的融合力,我们打造融通中外的叙事表达,创作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声、光、电等元素的新华社全媒体形态产品的品牌,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大国形象”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廓清认识,找准方向。从全球视野的宏观层面来看,中国的崛起具有书写好故事的基础,采用何种传播形态阐释好中国故事,则是传统媒体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

2016年,新华社迎来85华诞。85年来,新华社始终成为新闻事业发展创新的领航者。对社会的责任与对时代的守望,新华人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创新新闻传播形态和表现形式,树立起媒体深度融合的标杆,发展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信息报刊等媒体业务为一体的新型国际一流的世界性通讯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续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续写中国发展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 刘海贵总主编,孔祥军分卷主评撰.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范式与典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惠芳.人民记者穆青[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创造传统媒体创新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