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整理与练习”,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
2017-04-11黄玲玲
黄玲玲
[摘 要] 数学练习课是对新授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也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通过对教材中“整理与练习”板块的研究,进一步认识练习课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就如何优化数学练习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整理与练习 数学练习课 有效性
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的构建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 “整理与练习”的编排特点
1.形式上多样化
从广义上理解,义务教育试验教科书上所编排的练习都可以纳入“整理与练习”的范畴,教材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编排方式。在1~2年级,教材安排练习的形式主要是 “想想做做”;在3~4年级,教材除了安排“想想做做”以外,还在每个单元的结束安排了“练习”;到了5~6年级,教材取消了“想想做做”,在相近内容的课时后安排了“练习”,并在每一单元后增加“整理与练习”板块,练习的形式和练习量明显增加。
从狭义上理解,“整理与练习”专指在5~6年级教材中,安排的每一单元后的整理与复习。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整理与练习”的范畴去理解和研究,教材是怎样安排这部分内容的呢?(如下表):
2.内容上的多样化
每一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基本分为四大类:
首先,回顾与整理—— 一般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这一板块中,教材通过出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答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练习与应用—— 一般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练习与应用中的练习,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再次,探索与实践—— 一般以生活实践的形式出现。这一板块要求学生将动手实践与理解应用相结合,创造性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最后,评价与反思—— 一般是学生打星自评的形式。学生对照评价表,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数学思维发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并自觉的进行查缺补漏。
二、追问“整理与练习”的价值
雖然“整理与练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材料,但是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两大板块上。“整理与练习”的价值在教师的简单化教学中被弱化和轻视,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和教师们一起再来重申“整理与练习”的价值。
1.整理,让知识串成线
每一个单元都有许多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分散在不同的数学课堂中,形成孤立的、离散的点,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的。“整理与练习”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的板块,用几个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一单元的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知识链。不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2.应用,让知识形成模式
数学所反映的并不是某个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特征。这就是说无论是数学中的概念和命题,还是数学中的问题和方法,都是一种普遍性的“模式”;又由于数学正是由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等多种成分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因此,也就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样一点:数学即可被定义成“模式的科学”。这就决定了“练习与应用”的价值绝不在于做题,而在于通过一个特例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模式。
3.实践,让知识动起来
数学练习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即是一个包含有猜测、错误和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动态过程,正是基于数学练习的这一特点,教材中安排了“探索与实践”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学生所接触的不再纯数学的东西,实现了由“纯形式”的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归复”的可喜转变。
4.反思,让学习自觉化
在“整理与练习”的最后都安排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虽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能成为教与学的有力助手:首先评价表在内容上既指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重视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同时关注情感与态度。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要求,通过对评价对象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使学生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数学,应该怎样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客观、有积极意义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审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在数学思维方面的发展,逐步形成数学学习自觉化。
小学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要提高练习课的效益,我们必须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优化设计练习课。让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上出高效、精彩的练习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