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课堂中的“活动与探究”教学的反思
2017-04-11陶雪梅
陶雪梅
化学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化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性,探究性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一、只活动不思考
学生在实验室里都非常兴奋,但多数学生的兴奋点只集中在一些有趣的、好看的现象上,很少冷静、仔细地观察不明显的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例如,做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探究实验时,学生只看到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白光,很少有人去思考,反应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应该怎样去检验产物?为什么这样检验?等等。
再如在探究实验中,食碱与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使蜡烛熄灭。学生并未将这个实验与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加以对比,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这时教师的适当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努力将实验方案、现象的观察、问题的思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实验,,通过具体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组引导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有关结论。
二、有活动无准备
實验室制氧气是学生第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也是操作、装置最为复杂的一个实验,而教材中只有一幅装置图。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就进入实验,很多学生在实验中顾此失彼,并不时出现各种错误操作,导致实验成功率不高,一节课最后在闹哄哄的场面中结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遭到了打击。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①实验室制氧气的第一步是装药品吗?如果装了药品后发现漏气了怎么办?目的提醒学生第一步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好药品后是否可直接加热?本实验中高锰酸钾反应速度如何?如何防止反应太快时药品冲出?目的提醒学生在试管口放棉花③开始的气体要收集吗?为什么?何时收集?④收集好了是否直接撤酒精灯?通过一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细致严谨地操作,达成目标。
三、重现象轻目标
探究方案有效进行的前提是科学地设计探究目标,没有目标的探究就如同空中楼阁,学生就不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落实。探究目标的设计既是活动的起点,也是探究活动的归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思维容易游离出教学的根本目标。例如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本来探究的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性质,而学生关注点是哪些分子引起酚酞试剂显红色的问题,导致学生偏离了探究活动的主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可以先简单地向学生介绍酚酞的用途,通过和紫色石蕊试液类比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酚酞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在讨论和猜想中不再着重关注变红的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
四、实验和理论的相悖
有些实验探究过程中会出现课本描述之外的现象,这些现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阻碍学生形成正确的结论。例如,在做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中,学生在铁钉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所得溶液应该是浅绿色的,但实际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很难得到浅绿色溶液。干扰现象的产生有的是实验设计本身或药品试剂纯度的影响造成的。多数学生只能照方抓药,不思考、分析,关心的是实验结果和书本结论是否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也要全面考虑、筛选可能出现“非正常现象”因素。当现象不够理想时,要制订课本里没有的实验方案。如:将铁钉放入稀盐酸后,先观察气泡生成的速度,在稍稍加热,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
学生初做实验,追求现象明显,喜欢动,思考少这也正常,只要教师注意引导启发,特别是要注意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通过实验对比引起学生对实验条件的重视。“非正常现象”引起的困惑或负作用不仅完全可以消除,还能是学生获得意外的收获,深化对问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