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杉木叶插技术研究

2017-04-11彭珠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杉木

彭珠清

摘 要:为加速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林,该文对杉木针叶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用不同浓度即10mg/kg、50mg/kg、100mg/kg萘乙酸、吲哚丁酸、ABT1号生根粉溶液拌黄泥浆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采用正交设计L16(45)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激素对插叶愈伤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以清水为对照的愈伤率甚至高于其他处理;50mg/kg吲哚丁酸和ABT1#共同作用处理当年生插叶效果最好;一年生插叶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为宜;两年生插叶处理方式有多个选择;6号无性系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除对照外,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4、7号无性系最有利于其愈伤组织的形成。

关键词:杉木;叶插;愈伤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042-03

Researc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eaf Cutting Technology

Peng Zhuqing

(Fujian Museum,Fuzhou 3500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promotion of superior clon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afforestation,the fir leaf cutting propagation were studied.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10mg/kg,50mg/kg,100mg/kg,NAA,IBA,ABT1# solution mixed with yellow mud treatment,water treatment as control,using the orthogonal design L16 ( 45)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concentration of hormones inhibit cutting leafs callus formatio;with clear water as control,it's callus rate even is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50mg/kg IBA and ABT1# interaction processing is best to the current-year leaf cutting;50mg/kg NAA and 50mg/kg IBA interaction process is appropriate for annual cutting leaves;biennial cutting leaf have multiple choices;No.6 clones with 50mg/kg NAA and 50mg/kg IBA interaction processing is most conducive to callus formation;except for the control,50mg/kg NAA,50mg/kg IBA interaction processing is most conducive to the callus formation of No.4,No.7 clones.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Leaf Cutting;Callus

杉木是我国南方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有生长快、萌发性强、用途广、产量高等特点,在南方造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传统的有性繁殖方式,容易导致变异,且由于杉木种子涩粒的原因,无性繁殖方式更受欢迎。杉木为易生根树种,采用扦插育苗,可以保持母树优良特性。选择优良杉木的萌芽条扦插育苗,其后代的木材可以大幅增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众多学者对杉木进行了扦插技术的研究,对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的报道较多[2-5]。

叶插作为扦插育苗的一种简易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花卉的繁殖[6],繁殖快,且节约材料,但在林木育苗方面的应用还很少见。目前,对杉木叶插的报道甚少,早期抚州地区林科所、贵州农学院林学系杉木叶插小组、周天相等对杉木针叶扦插作了初步研究,并认为用针叶苗或针叶苗的扦插苗造林是可行的[7-10]。由于我国杉木分布区广,不同无性系栽培生物学差异明显,不同无性系的扦插生根能力不同,对其进行针叶扦插试验,能大量繁殖优树无性系苗木,为造林提供大批量优质苗木。在扦插中,杉木从伤口愈伤组织可分化出不定根或不定芽,进而长成完整的植株。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杉木叶插愈伤形成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杉木叶插成苗情况,为大量繁殖杉木优良无性系提供科学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试验材料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水土保持区的杉木优树木桩的萌芽条,木桩于2009年从三明选优挖蔸,并于当年11月份种植。

1.2 试验方法

1.2.1 插床准备 插床位于实验室后院的苗床上,方便管理。基质为细沙,保证床面平坦,沟道畅通,插前3d用高锰酸钾对插床进行消毒。扦插当天,将插床浇透水。

1.2.2 插叶采集 2011年7月8日,从杉木优良單株的根颈萌发的、粗0.4~0.5cm的芽条上采取杉木针叶。用单面刀片削取,在叶片上方0.2cm处横切至木质部,再在叶片下方0.3cm处由下而上斜削[6]。插叶基部成盾形,尽量多带木质部,长约0.5cm。边削边放人篓内用湿布盖上,以防干燥。切口以斜切为宜,斜切可以增加叶柄中维管束和介质的接触面积,使得叶片容易吸水,切口朝上,则小苗往上生长,如果平切,小苗极有可能从母叶叶背冒出,而后受到母叶压迫而变形,当天采当天插。

1.2.3 试验设计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按L16(45)正交表安排试验,每一重复设在同苗畦上,处理方法(表1):不同浓度即10mg/kg、50mg/kg、100mg/kg萘乙酸、吲哚丁酸、ABT1号生根粉溶液拌黄泥浆处理[6,11-13]。以清水拌黄泥浆处理为对照。

1.2.4 扦插操作 扦插时在插床上按5cm行距划线,将针叶的削面插入,露出针叶,然后用土埋好,使细沙与插穗密接,然后搭荫棚。

1.3 数据处理 扦插3个月后对插叶愈伤组织形成情况进行统计,应用Excel2003、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和典型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一无性系不同年生叶插愈伤形成情况 方差分析表明,同一无性系不同年生叶插愈伤形成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达不到显著水平(sig=0.045)。当年生、一年生、2年生插叶的平均愈伤率分别为63.05%、51.63%、77.07%。对比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年生插叶愈伤率大于80%的分别是对照、处理2、3、5、6、8、11,最高的为对照和处理2,达100%。而一年生插叶愈伤率大于80%的仅为处理6和对照,分别为80.6%和82.9%;两年生插叶愈伤率愈伤率大于80%以上的处理最多,共有11个处理,最大达100%,分别是处理2、3、5、14。由此说明高浓度激素对当年生和一年生插叶愈伤形成具有明显的一直作用,特别是一年生插叶,尤为明显;50mg/kg吲哚丁酸和ABT1号共同作用处理当年生插叶效果最好;一年生插叶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为宜;两年生插叶处理方式有多个选择,高浓度对其愈伤形成并未表现出明显抑制的作用,处理时候依据“高浓度短时间,低浓度长时间”的原则。

2.2 不同无性系一年生叶插愈伤形成情况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无性系一年生叶插愈伤形成情况存在较小的差异(sig=0.99),4、6、7号无性系的愈伤率分别为30.79%、29.96%、29.95%。对比表3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号无性系插叶愈伤率大于80%的分别是对照和处理2,而且以对照最高,为84.6%。而6号无性系插叶愈伤率大于80%的亦为处理2和对照,分别为86.2%和80.3%;两年生插叶愈伤率愈伤率大于80%仅对照,为85.5%,其次为处理2,愈伤率71.4%。由此说明,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最有利于6号无性系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其次是4号和7号无性系,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的愈伤率均较高。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高浓度激素对插叶愈伤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众多学者研究表明,杉木扦插用不同激素浓度拌黄泥浆效果更佳,而且明显高于对照,这与本次试验结果不同。本次试验表明,以清水为对照的愈伤率甚至高于其他处理。抚州地区林科所曾报道过[7],用100mg/kg吲哚丁酸处理一年生下部插叶生根多,50mg/kg吲哚丁酸促进愈合生根的效果更佳,但对发芽有抑制;10mg/kg萘乙酸对一年生侧枝上部插叶隐伏芽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超过10mg/kg则起抑制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曾提出用清水处理24h的效果也不错,由此说明本次试验清水处理愈伤率高在合理范围内,但其发根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仅3个月时间,愈伤形成,发根、长芽、成苗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后期需对长芽、发根方案进行探讨,以有利于插叶快速成苗。

3.2 结论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杉木叶片扦插,能长出愈伤,部分已有长根趋势。(2)高浓度激素对当年生和一年生插叶愈伤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一年生插叶,尤为明显。但对两年生插叶作用则不明显。(3)50mg/kg吲哚丁酸和ABT1号共同作用处理当年生插叶效果最好;一年生插叶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为宜;两年生插叶处理方式有多个选择,处理时候应依据“高浓度短时间,低浓度长时间”的原则。(4)6号无性系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除对照外,以50mg/kg萘乙酸、50mg/kg吲哚丁酸共同作用处理4、7号无性系最有利于其愈伤组织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俞新妥.杉木栽培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何祯祥,叶志宏,施季森,等.杉木无性系插穗切制方式和采穗部位对生根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1994(2):142-145.

[3]吴鹏飞,何友兰,马祥庆,等.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發芽影响因子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8,37(1):51-56.

[4]张继贵.ABT生根粉处理杉穗扦插育苗试验初报[J].广西林业科学,1995(1):43-47.

[5]周东雄,李文贵.杉木优良无性苗木造林效果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1):55-57.

[6]张悦芳.叶插育苗[J].植物杂志,1984(1):36-37.

[7]抚州地区林科所.杉木叶插试验[J].江西林业科技,1975(4):10-13.

[8]王燕兰.激素浓度对杉木扦插生根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1982(2):26-27.

[9]贵州农学院林学系杉木叶插小组.杉木插叶育苗的探讨[J].林业实用技术,1979(2):4-6.

[10]周天相,余土红,周洁敏.杉木针叶扦插育苗新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1991(11):11-12.

[11]陈兆凤.ABT1号生根粉在穗花杉扦插生根试验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28-231.

[12]赖文胜,邹高顺,张纪卯.台湾杉木幼树侧枝扦插试验初报[J].福建林业科技,1996(S1).

[13]蔡燕康,陈观岩.柳杉扦插育苗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81-8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杉木
杉木混交火力楠、米老排生长效果分析
基于杉木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问题研究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闽北山地杉木-厚朴混交林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杉木全同胞子代遗传测定与优良种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