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的路是自己走窄的

2017-04-11

综艺报 2016年24期
关键词:弱智文艺片华语

批评内地电影过去是观众、记者和影评人的事,但是近来,导演们似乎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比如张艺谋和賈樟柯,两代导演的标志性人物,都提到了如今一部分电影太垃圾,做导演门槛太低,有资金、有发行渠道,似乎人人都可以做导演……话说到此处,两位导演的批评都是对的。院线和银幕建设大跃进,圈外巨额投资涌入,这些既大大冲击着传统名导们的地位和话语权,也大大稀释着国产电影的品质。可是,话又怕反过来说了——难道内地电影不会讲故事的毛病,不是伴随着第五代、第六代这两茬导演的作品,开始笼罩影坛的吗?

第五代电影在把影像语言还给电影的同时,也把电影剧情带入了晦涩、空洞的陷阱,当一代名导们获国际大奖的作品,绝大多数出自编剧大师芦苇一人之手时,或许第五代为华语片所赢得的辉煌,本身就是个小概率事件,纯属意外。至于比第五代影像语言落后颇多的第六代,他们对于前一代电影,好像除了同样不会讲故事外,再无来自电影语汇本身的继承,更不要说创新。

出道时迷恋《美国往事》的第六代导演,终于没干过出道时迷恋《末代皇帝》和《教父》的第五代导演,这中间有一些躲不过去的环境因素,可是当时间的雾霾逐渐散去,我们回看两代导演名噪一时的代表作,似乎也并未显现出比《芙蓉镇》《枫》《老井》甚至《百鸟朝凤》这些出自更老导演之手作品的高明,这才是让人惋叹的。

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并肩作战的冯小刚,也念念不忘于拍摄严肃电影的理想,但背弃了自己过去媚俗喜剧的他,一昧勇猛地向自己过去的观众索取文艺片的票房,一旦未遂就作欲与人开撕状,这类表演本身对他后来作品中的努力而言,已构成某种撕裂和不睦。一个风格导演,对于自己固定观众群体欣赏口味的形成,固然具有某种引领式的魅力,但观众的趣味终归不是任由人揉来捏去的面团,可以变色龙般游走于雅俗两极之间,更不能奢望他们溺爱所有过程中的试验,否则未必是观众的层次不够,倒很可能是导演的任性与自作天真。

当代票房片的观众口味,是靠当初香港片的市井洒狗血和好莱坞高科技大制作喂养起来的,他们有对弱智剧情的无底限承受能力,同时却也要求商品供应者提供出自己能感受到的真诚。这个任务本是极难的。放到美国电影,近三十多年来也只有斯皮尔伯格一位能坚持始终如一,而中国电影界,目前这样的人物似乎还没有——制作弱智剧情的有,追求高科技的似乎也开始有,可是——面向买票人的真诚呢,不一边数钱一边拿人当傻子看的真诚呢?

当代文艺片的要求其实更高。一方面观众的爱好是被光碟和在线影库里的各类世界名片培养起来的(对此,张艺谋早几年倒是有些明白的,但他因此生出的不是动力,而是在媒体前不经意流露出的委屈和底虚),另一方面拍文艺片的导演,严格说来要求同时具备编剧能力和给分镜头画图的能力,中国目前拍文艺片的获奖导演们这方面有多少能及格?更重要的是,华语片的文艺片导演,现在似乎没有了冲击影史和国际巅峰的野心和不吝。

票房片一旦拍不好看,各级城市新辟的银幕可就未必是开源的平台了,有的弄不好还会成了向投资和野心默哀的白幡。文艺片一旦市场欲求过于凸显、文艺成色不足,那全国再多建多少个艺术放映厅,也都白搭。本土电影的生存之路,或宽或窄,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猜你喜欢

弱智文艺片华语
曹景行: 华语新闻界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第十四届华语青年电影周在武汉举行
智能门锁“弱智”38款测试样品都不安全
泛娱乐时代文艺片的市场化生存路径探究
汤唯产后复出加盟毕赣新片,华策影业大制作加持,文艺片市场是否迎来最好的时代?
于兰蒙特利尔获奖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文艺范
《归来》打破多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