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瓶春色一枝斜

2017-04-11国胜连

海燕 2017年4期
关键词:曾巩南丰临川

□国胜连

小瓶春色一枝斜

□国胜连

2月18日,雨水,北方乍暖还寒,江南梅花正红。旧俗北方过年讲究敬奉四品清供:绿萼梅花、干枝黄腊、漳州水仙、岭南银柳,清雅中透着几分书卷气,料峭的正月满堂洋溢着南国的清欢。雨水为正月中气,古谚:当日三候,“鸿雁来,草木萌动”。这天,我的好友——浅绛彩收藏研究学者海淡天高陈树群先生怀想听花开的声音,开启了2017浅绛画师故里寻梦之旅。此行共六站:安徽泾县、江西婺源、景德镇、鄱阳、都昌、九江,大多在江西境内,这些听起来就饶有诗情画意的地方,是浅绛泰斗王少维、俞子明成长谋生的所在,是浅绛画师马庆云、焦佩兰、李金章、徐子祥的故乡,也是江南才子、九江知府王凤池为官之地,更是浅绛彩瓷发烧友们心中向往之胜地。早春,在微信上眼看着树群先生在江西一路周游,领略如画美景,探访画师文脉,不禁心生仰慕。我对江西情有独钟,然而却一直无缘实地探访。2010年秋天,本计划有南昌之行,可行前突然生变,只好梦望滕王阁;2015年曾赴井冈山培训学习,公务在身,南昌只算过往,眼见“秋水共长天一色”,然而“画栋朝飞南浦云”的滕王阁却缘悭一面。

江西地处东南,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好地方。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遂为省名,境内最大河流为赣江,因而简称为赣,“自江北视江南,江东在左,江西在右”,别称江右,自古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说到江西,自然要提及“江右民系”这个文化学词汇。江右民系,亦称为江右人、赣民系,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主要分布于江西大部、湖南东部、鄂东南、皖西南的赣语区一带,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风俗、赣派建筑风格。

我对江右文化产生兴趣,源于网上结识的一位江西金石藏家。吴坤龙,1973年生,浙江淳安籍,现居抚州南丰,经眼古砖及宋砚无数,多年致力于江西古砖收藏和古砖文化研究。早年吴兄网名为“易木”,似乎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渊源,后来更名为“江右伴山”,则让我联想到宋代通儒,临川王荆公的名号,想必吴兄怀有传承江右文化的胸襟和抱负。

江右民系文化灿烂,才子辈出,欧阳修、王安石、解缙、汤显祖、文天祥、黄庭坚等为其中杰出代表。临川文化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的独特区域文化,亦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临川文化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唐初诗人王勃就曾吟咏“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流传千古的《全唐诗》中也不乏临川诗人的作品。据考证,在自宋至清历代科举考试中,临川共考取举人1029人,进士731人。著书立传的临川学者达300余人,著述481种,5580多卷,其中65种770多卷被列入《四库全书》。

临川文化的代表人物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庆历二年进士及第,为官政绩显著,主持变法,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被誉为“通儒”。王安石名列“唐宋八大家”,著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诗“学杜得其瘦硬”,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南丰先生”曾巩,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比王安石年长两岁,相传两家还有姻亲关系,抚州南丰人,后居临川。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曾巩18岁时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遂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嘉祐二年,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与其弟曾布同登进士第一。这一年科考的副主考官为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同科金榜高中的还有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吕惠卿、章惇、王韶,这十人后来都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此科又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宋史·曾巩传》评论曾文“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王安石称“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由于卷入党争,曾巩被外放十多年,远离故土,晚境凄凉,年近花甲的曾巩在越州任上给同乡写过一封仅有124字的短信,后世称其为“局事帖”,相传为曾巩传世的唯一墨迹,经中外名家历代递藏,在 2016年5月15日中国嘉德春拍上,被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先生以2.07亿元的天价收入囊中,轰动一时。然而短促的喧嚣过后,南丰周家堡的曾巩故园依然孤寂,临川文化的墨香瓷韵如同清风过耳,正应了大才子苏轼的诗话:“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最近十几年,在江西地区发现了大批从东汉到民国时期的古砖,江右伴山吴兄倾尽心力集藏研究,经眼的江西古砖遍及南昌、九江、抚州、赣州、宜春、萍乡等多个地区,他收藏有数十种东汉时期抚州文字砖和画像砖,制作精美,堪与江南、巴蜀、中原和关中的同期汉砖相媲美。抚州的文字砖纪年者较少,大部分为吉语砖,常见者有“大吉富贵宜子孙”、“金钱”、“大吉羊(祥)”、“出侯王”、“富未英(央)”等,而“为吏至公卿”、“车马门下掾”、“秩之两千石”、“致三公”等反映汉朝官仪制度的文字砖则为江西独有,堪称珍贵。十年前曾从吴兄手上转过数块“秩之两千石”文字砖,砖质极硬,字口深峻,文字精美,现在网上也难得一见了。抚州汉砖文字多为成熟的汉隶和隶变的书体,精彩纷呈,方劲朴茂、险峻雄壮者有如《张迁碑》、《鲜于璜碑》;细劲雄健,法度森严者犹如《礼器碑》、《乙瑛碑》;萧散古逸、雄奇变化者更如《祀三公山碑》、《鲁峻碑》,深受书法爱好者和砖友藏家追捧。2012年,吴坤龙与广东金石收藏大家黎旭先生合作,精选历代砖文125种,结集出版《古砖经眼录——江西篇》,为研究江西历史文化及古砖收藏提供了新物证。江西多有宋元古碑残志遗存,吴坤龙十分注重残志研究,还利用碑片残志,规型制,开砚田,妙手改制砖瓦及残志砚,堪称当今金石界古碑制砚顶级高手。

近些年随着香道茶道流行和参禅静修盛行,清透如水的青釉宋瓷逐渐受到玩家藏家和文化界关注,宋瓷逐渐成为网红。当我起始关注宋瓷时,蓦然发现吴兄早身在灯火阑珊处,己是宋瓷鉴藏的行家高手。依稀记起数年前,曾从吴兄手上转过一只雕刻着盛开莲花,土气浓重的圆形宋代瓷范,吴兄说过,这是研究宋代南丰白舍窑最好的标本。丙申岁末,吴兄在网上亮出几件宋代青釉瓷器,一件精巧的兽首衔环双辅首青釉小瓶突然在眼前一亮,直觉告诉我遇上了心仪之物。吴兄说,这是一只宋代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白舍窑青釉瓶,形制少见,器形完整,值得把玩收藏。2017开年一上班,我就接到来自江西抚州的快递,打开包裹,心生欢喜,这件宋瓶高度为14厘米,瓶腹周长达27厘米,粗白瓷胎,俗称沙包胎,采用模制工艺制作,瓶颈拼接,有一道明显弦纹,瓶腹有数道凸起宽纹,酷似汉锺上的“皮带纹”,模制兽首衔环辅首法度谨严,圈足较高,修胎规整。虽然整器不大,风度内敛,但造型挺拔,气场十足。瓶体周身施肥厚青釉,莹润类玉,满布细密开片,纹饰凸起处土锈明显,伴有些许爆釉,圈足不挂釉,也无烧结痕迹。掂在手上,份量要轻于其他老窑瓷器。

白舍窑窑址在南丰县白舍镇白舍村,亦称“南丰窑”,是宋代江西地区以烧青白瓷为主的重要民间窑场,创烧于北宋初年,兴盛于北宋中期,古时曾有“先有白舍窑,后有景德镇”之说。《南丰县志》记载:“白舍,宋时置官监造瓷窑,窑数处,望之如山”,烧制的白瓷、青白瓷造型、釉色与景德镇窑大体相似,胎质洁白细腻,釉汁晶莹润泽,有着“瓷中之玉”的美称。白舍窑主要是民用瓷,有碗,壶,瓶,杯,碟等器型。由于瓷土储量不足,加上运输条件有限,至南宋末期,白舍窑陷入了瓷土资源枯竭的境地,于是在与景德镇窑的竞争中,南丰白舍窑逐渐败落。白舍窑瓷器一直未被世人所知晓,很多权威瓷器鉴赏家把白舍窑瓷器误判为景德镇湖田窑出产。

手上这件宋代白舍窑兽首衔环辅首青釉瓶足够资格为宋代白舍窑代言,还原江右大地千年前映照的窑火。扬之水先生著《宋代花瓶》考释道:“花瓶成为风雅的重要点缀,是完成在有了新格局的宋代士人书房。”宋代诗人陈与义《梅花》诗写得好:“画取维摩室中物,小瓶春色一枝斜,梦回映月窗间见,不是桃花与李花。”诗境恰与这件青釉宋瓶相宜般配。在新春佳节,用古意清贵的瓶梅做岁朝清供,体会临川文化的风骨也算应景。不过,我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江右伴山吴兄手上的那只宋代影青贯耳瓶,虽口沿略残,但大漆金缮很美,确是一件文房案头的雅器。宋瓷美学的境界后世无人企及,我想还是趁早把它收了吧。

责任编辑 王都

猜你喜欢

曾巩南丰临川
来了南丰不思归
省音协赴鄱阳、南丰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曾巩生平
四月,是你的谎言
临川四梦(乡音版)
临川渡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有感于江西临川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