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及研究现状探析
2017-04-10刘松龄徐郭亮
刘松龄 徐郭亮
(襄阳市慧江混凝土有限公司 441000)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节能环保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及研究现状探析
刘松龄 徐郭亮
(襄阳市慧江混凝土有限公司 441000)
当前的生活环境逐渐向着资源紧缺以及环境恶化的方向持续发展,其中建筑耗能问题也越加严重,实现建筑节能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就是通过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改善来实现的环境破坏情况降低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策略。本文简要的就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进行介绍,并在这基础上就其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推进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研究现状;探析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性建筑材料,传统的混凝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土地破坏、废气以及粉尘污染等多种环保问题,加速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与发展。实现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该混凝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与能源节约、降低建设污染等多方面,是传统混凝土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结合的工作方式,可避免过度的能源消耗。所以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是十分重要的。
1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简要分析
1.1 环境友好型混凝土技术分析
环境友好型混凝土在实际生产以及应用过程中都能有效的降低环境负荷情况,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途径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
其一,该类型的混凝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副产品、建筑废弃材料等来作为原料生产的环保类型的混凝土,且在混凝土中添加了多种人造材料以及生物基材料。例如日本采用城市垃圾焚烧灰40%到50%,下水道污泥20%到30%,并在其中假如石灰石原料20%到30%作为材料进行高强度的水泥制造。之后运用该再生水泥进行混凝土制作,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混凝土资源问题解决。
其二,该类型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能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环境负担的降低,比如常见的免振自密实与高耐久等混凝土的使用。其三,该混凝土技术相比于传统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性能,而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则主要是实现混凝土功能的增强来避免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担过重。例如在进行无砂混凝土制作时,避免细骨料的使用,并利用水泥作为粘结剂直接就粗骨料进行了解,保证该混凝土内存有大量的空隙。而设计人员也可根据需要不同来就空隙率进行调整,即可使混凝土表现为差异性性能。常见的透水、绿化以及吸音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等也都属于该范畴。
1.2 生物相容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生物相容型混凝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不仅能保证建设环境的美化,同时还能进一步实现生态平衡的调节,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该类型的混凝土由于用途差异又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其一,植物相融。该类型的混凝土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多孔混凝土的空隙的有效利用实现保证混凝土本身的透水与透气性能,有助于对植物所需营养的保存,该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堤建设中,是具有重要绿化功能的混凝土材料。其二,海洋与淡水生物相容。该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多孔混凝土放在水域中,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并促使相关动物形成必要的食物链,保证海洋与淡水生物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其三,净化水质型。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多孔混凝土实现对微生物的吸附,并实现生物层之间的净化作用体现与应用,并将其做成浮岛等来实现对污染水域的水质净化,促进草类与藻类的生长繁殖。并在这过程中就水域中的富营养成分进行吸收,最终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在当前的研究现状分析
2.1 透水以及排水性能的混凝土
在传统的混凝土运用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渗漏以及抗冻等多种性能,所以在混凝土运用过程中都对混凝土的不透水性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在这样的混凝土技术应用情况下,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排水系统在雨季的工作负担,对城市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并且还会造成低下水位难以及时补充情况下的植物生长受限,以及空气温度与湿度的调节功能较低等多种情况,以致于城市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在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不断研究下,其已经在当前实现了具有良好排水与透气性能的混凝土研制,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其具备15%到 30%的连通空隙。该类型的混凝土主要被广泛运用与道路铺设中,能在雨季实现雨水渗透,补充并保护地下水资源。并且其本身也具备较好的孔隙率,能实现热量储蓄,对于城市空气的温度与湿度调节意义重大。此外,该类型的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能就路面车辆噪音等进行有效消除。
2.2 绿化混凝土的研究发展
绿色混凝土主要是指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混凝土类型,该类型的混凝土在当前已经被广泛应用至道路两侧以及隔离带等绿化建设中,其主要的作用是实现城市绿化范围的扩张,并能就城市噪音以及粉尘进行吸收,对于气候平衡有着重要意义。另外,相比传统颜色灰暗的混凝土,现代混凝土也实现了多颜色与多造型的混凝土构件类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具备美化环境的作用,该类型的混凝土在当前主要运用于栏杆建设以及园林建筑建设当中。
2.3 吸音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吸音混凝土的绿化生态性能体现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噪音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与处理,实现噪音隔离或者吸收的功能。该类型的混凝土的结构主要是连续多孔结构,能将噪音的入射声波吸收至混凝土的内部空间,同时还能将小部分入射声波通过摩擦而转换为热能。其他的入射声波则会在到达混凝土的密实板面时进行反射,之后再经过混凝土进行发散,与入射声波之间存在着相位差,进而通过相互之间的抵消来实现噪音问题的控制。由于该类型的混凝土所具备的良好的吸音功能,所以其在当前更多的被引用在公路建设中,并在实际使用中和传统密实混凝土形成复合构造结构。
2.4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再生混凝土主要注重废旧混凝土的回收与再利用研究,将其制作成再生骨料投入到实际混凝土配置中,代替传统的天然型骨料,该混凝土的研制能保证建材消耗量的节约,对于实现生态保护以及发展混凝土工业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当前的研究中也实现了利用锅炉煤渣等作为生产骨料来进行制作的再生混凝土。该类型的混凝土往往具有密度小、强度大以及保温性能好等多种优势。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在进行再生混凝土利用时都会根据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来进行应用判断,例如强度较小的只能用在非承重结构的建设中,保证建设质量。
2.5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该类型的混凝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的绿色生态保证,主要是采用设计与技术应用方式的合理科学利用来实现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寿命与使用性能,其本身的环境负荷控制能力较低。其所运用的混凝土技术主要为循环再利用技术,实现建筑寿命的延长,避免施工解体与重建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效的实现了环境负荷的控制与降低。而实现混凝土耐久性提升的方式也可通过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角度来实现。同时,在运用传统混凝土进行施工操作时,施工人员也应当加强施工设计工作,并做好相应的建筑维修方案。
3 结束语
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不仅是当前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样也是今后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其主要是通过在控制混凝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破坏负荷来实现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所以建筑单位以及相关部分都应当意识到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并将该技术应用到当前的施工建设工作中,并就当前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在这基础上站在该技术发展方向,对该技术的应用创新展开研究与技术引进。
[1]王立久,艾红梅.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与循环经济发展[J].混凝土,2009,01:6-11.
[2]王立久,汪振双,赵善宇.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混凝土,2009,07:1-3+10.
[3]周宏敏,柴俊,郭迪.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及其研究现状[J].混凝土,2008,05:90-92+97.
[4]彭华.绿色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S210
B
1007-6344(2017)10-0117-01
刘松龄,男,襄阳,本科,工程师,建筑工程混凝土; 徐郭亮,男,技术员,本科,建筑工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