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拾光之旅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文本接受与阅读研讨会”综述

2017-04-10朱浩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梦想文学

朱浩

“拾光之旅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文本接受与阅读研讨会”综述

朱浩

2016年9月22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蒲公英悦读小镇、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拾光之旅——《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文本接受与阅读研讨会”在武昌召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作协、武汉市作协、武昌区教育局、武昌区委宣传部、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编辑部、 《儿童文学选刊》编辑部以及武汉市内的60余名专家和阅读推广人参加了研讨。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是湖北省著名青年作家舒辉波2016年出版的新作,真实记录了一群身处困境的孩子十年来不平凡的成长历程。舒辉波对书中的每个孩子都进行了前后间隔十年的深度采访,第一次是在他担任电视台记者时拍摄纪录片,第二次则是十年之后重寻当年小主人。这部非虚构性作品在记录具体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同时,亦在十年的时间跨度上隐隐地记录着时代。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入围国家 “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植项目,并受到上海市专项基金资助。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审美风格研究。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纪实色彩与非虚构性,因为书中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真实来源。

胡德才教授指出,作为纪实性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最可贵之处在于真实。这本书呈现出了一群普通而又特殊的儿童成长的特异性、真实性,其直面真相的勇气以及流露于字里行间的真情,都让人感到震撼和感动。此外,这部作品结合了新闻纪实的真实性与文学叙事的艺术性,既有新闻职业人的敏锐,又有艺术家的情怀,所以整部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罗晓静教授认为,《梦想是生命里的光》是中国 “非虚构写作”创作潮流中极有价值的尝试和组成部分。这本书里的孩子们,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这些看似芸芸众生的人物在自己的微小人生中,书写着爱恨生死的 “小人物的大历史”。书中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大部分是黑暗的,然而读者并不感到绝望,因为始终有希望的光照射进这片黑暗的天地里。

第二,主题内涵研究。除了真实书写带来的阅读冲击力与感染力,与会者们还着重探讨了《梦想是生命里的光》里的主题内涵,这部作品所传递的是黑暗中的光亮、绝望中的希望,在沉重中呈现出具有厚重感的生命力量。

周晴女士作为出版方代表在会上致辞,她着重肯定了《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一书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能量,认为它是一部 “具有含金量的好书”。她首先与大家分享了该书出版的 “前奏”故事,指出了该书出版的重要价值,以及该书的面世离不开编辑与作者的不断交流和共同努力。作者舒辉波在与编辑梁艳的反复沟通过程中不断修改,最终呈现出这部质朴、宁静而温暖的优秀作品。作品中所描写的刻骨铭心的成长经历,造就了这本具有含金量的好书,传达了梦想、期盼、守望、担当。这些明朗向上的基调,让读者看到主人公们在困境与磨难面前的坚持与坚韧、倔强与优秀,犹如黑暗中的光亮,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胡德才教授以书中《我要撑起这个家》的主人公徐涛为例,具体分析了书中创造出的具有历史深度和美学意味的人物形象,从而表达了对命运抗争的坚强态度和成长历程。从这个人物身上让读者看到青少年的一种独特生存状态,可谓是中国年轻一代真正的男子汉。书中的孩子们很特殊,当他们懵懂无知之时,苦难就降临到身上,他们孤独、痛苦、悲伤、失望,他们隐忍、憧憬、挣扎、拼搏,他们犹如疾风暴雨中的小草,噙着泪水欢笑,忍着伤痛前行,以扎实而顽强的成长,谱写出平凡的人生传奇。

阎伟教授认为,《梦想是生命里的光》在其自如流畅的文字背后,给读者一种难受和压抑的沉重感,表现出儿童文学严酷和冷峻的一面。这部作品展现出孩子们怎样去面对连成人都难以承受的苦难,启发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思考,即如何运用文学作品去营造学生的人格结构。目前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对于苦难、挫折与不幸的教育往往有所缺失或者有意弱化,应当让孩子们在被灌输成功、幸福的正能量教育之余,学会直面与包容人生中的负面部分,学习如何承受苦难、包容仇恨。

第三,表现手法研究。除了“写什么”,“如何写”也引发了与会者们的兴趣,《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一书在表达形式方面的特色引起了大家的热烈研讨。

蔡俊博士着重探讨了《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中的叙事特征,解析了文本的结构层次,认为作品采用了框架性的叙事结构,文本中的 “舒老师”担任着叙事者和倾听者的双重角色,作家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为作品灌入了感人力量,在书写中让作者、“舒老师”与文中主人公例如 “徐涛”形象产生了重合。同时,文本具有层次性,以回望的方式或延续或推翻过去的讲述;另外,在文本的叙事中还有悬疑和留白的部分。作品所传达出的诗意,并非泛滥的感情,而是对于感情进行了非常到位的处理,令人感动而不沉重,用优美的文笔让读者感受到黑暗中希望的光源。

昌切教授首先回溯了舒辉波之前作品《剪刀石头布》的序言,指出舒辉波的创作立场与动机,是重视作品的文学性,从成人的角度与眼光来书写,重在让孩子们从阅读中获得审美与思考,甚至自己动手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作品和消除阅读中的困难与障碍。其次,《梦想是生命里的光》具有 “间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纪实与虚构的双重色彩。作品中有孩子们的讲述语言,也有 “空隙”处作者想象、推测的成分,所以这部作品既可以称为小说,也可以说是纪实性作品,但属于儿童文学无疑,是从成人的眼光和角度,带有成人的思考。第二是拉大事件跨度。十年前采访的孩子现在长大了,长大之后的孩子到底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徐涛就是一个好的典范。再次,这部作品文字非常干净,贴近人物的心在写,并融入作家自身的成长经历,人与文的体贴成就了这部感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关于作品的写作方式,董宏猷先生从作家的角度,对于《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一书的叙述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将寻找孩子的过程当作引子或题记,用一种特殊的字体置于书前,后面则全是孩子个人第一人称的讲述,这样可能阅读起来更加流畅一些。

第四,关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的探讨。除了围绕作品本身艺术特色的讨论之外,这次研讨会还将话题拓展和延伸至了整个儿童创作领域,对于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的涵盖范围与判断标准、儿童文学的创作态度等诸多话题,与会者们各抒己见。

罗晓静教授提出这本书是否属于儿童文学的疑问,认为其适合于所有人阅读。这个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董宏猷先生认为儿童文学的范围十分宽泛,包含了低幼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少年文学、成长文学等领域。昌切教授则补充了成长小说与教育小说等概念,肯定了儿童文学应当涵盖丰富内容的观点。

聂珍钊教授指出,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相对于西方来说较为薄弱,还处于摸索之中,但这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伟大事业,必将发展和繁荣起来。聂教授在会议上抛出了两个疑问,即 “儿童文学是什么?”和 “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如何区分?”他认为文学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于教诲,即教人学好。在强调道德的当今社会,教诲需要依靠文学的帮助,让孩子们通过文学的滋养而成长,从中得到真理的教导。

黄春华先生作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发言,他针对聂珍钊教授提出的 “什么是儿童文学”的话题,认为通常所说的 “儿童文学是写给孩子看的文学”观点,或凌驾于孩子之上,或盲从于孩子的嗲嗲腔,都是对孩子的矮化和作家的局限。此外,“儿童文学是真善美的文学”的观点也需要警惕,因为很容易被 “善美”的所谓道德立场的狭隘性所绑架。我们不能将儿童文学从文学殿堂中割裂,儿童文学就是从孩子的视角去观照世界,不去粉饰和回避。

关于儿童文学的评价标准,董宏猷先生严肃指出,当前儿童文学发展存在一个大问题,即往往以是否畅销作为标准。这就将儿童文学的品格边缘化了,践踏了儿童文学的尊严。他强调儿童文学既是儿童的,更是文学的。创作应注重质量,而不是以销售量来判断其优劣。舒辉波就可贵地坚持了文学的品格,体现出作家的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创作,从土地上汲取写作的营养,真正写出了“梦想是生命里的光”。

《梦想是生命里的光》的作者舒辉波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他说写作就是让自己处于云泥之间,在其中找寻自己。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写作者尽其心力完成作品之后,就交给读者去评判。他还动情地回忆了写书时采访孩子们的点点滴滴,分享了当时的困难、慨叹、震惊与感动。

李钢博士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梦想是生命里的光》一书,不同于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儿童文学文本,具有可供多重阐释的复杂意味,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研讨会既对作品本身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解读,又将话题进行了适度的开拓,并且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之中,引起与会者在阅读、感动之余的深刻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刘保昌)

朱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梦想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梦想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梦想
我与文学三十年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