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2017-04-10
(身份证号码:320322198410109013)
关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周忠涛
(身份证号码:320322198410109013)
工程建设项目,技术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关注施工质量和功能,建筑施工企业不应只重视成本,更应高度重视实际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做好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笔者凭多年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几方面工程现场管理的问题,再针对性对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作出相关策略建议,以期提高整体施工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性思考
在实际建筑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并且管理工作相当核心,分析我们的国家建筑市场的现状,建筑管理的发展逐渐成为了众多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它也是其中一个连续的改善建筑物的落成质量的最基本先决条件之一。另外,当下也有很多不良的情况存在实际建造现场的管理,严重制约现场管理的发挥。如此必须总结所有现场方面的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且瞄准缺乏和不妥相关问题逐渐改善,可以是有效为改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为创优品牌工程和经济效益打下基础。
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团队建设不够重视
工程的建筑是一个比较大型的工程,在这个大型的工程当中,肯定会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参与,但是建筑工程的技术性又要严格的要求每个参与的工作人员对分工要有序以及相互的配合,但是每个员工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也是不一样的。面对比较复杂的情况,就决定了对每一个成员的控制的有效性不能进行相应的提高。因此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管理层和员工层就不能达成比较好的沟通,再加上缺乏一个可以进行交流的平台,就导致了整个工程的团队没有合作的机会。
(二)工程质量管理的不科学
我国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经常都会有大量的工人参加,因此在工程施工实际的现场过程当中,就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当中,就会经常出现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大部分的企业工程都对质量的管理不科学,就需要对很多地方进行完善。
(三)施工控制的不均衡
大多数的技术难度,一般的工程质量当中就很容易出现,这一方面不仅对重视程度的差别进行了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于施工协调的控制能力不均衡。如果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来进行衡量,也肯定会存在相应的不足。
(四)技术储备的不充分
我国的施工企业在对技术储备的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施工方法比较陈旧,缺乏对新事物的创新,并且也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的接受程度也是有限制的,因此在面临向大跨度和超高度以及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就比较吃力。
二、有效的提高工程现场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合理的对现场施工组织的计划进行编制
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对现场施工的组织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并且还要在开工之前对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勘察和调研,还要依据调研的结果、工程承包的合同、招标投标书、设计的施工图、地质勘测的报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标准等多个方面的文件,还要对甲方提供的文件编制,现场施工组织的计划书进行合理的结合。其中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工程的概况、各分项的计划和对施工进度的计划和安排以及关键部位进行特殊的施工方法等等,只有这样操作,才能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章可循,并且也能合理的对施工的进度进行有效的保证。
(二)提高现场人员的综合素质
还要对企业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的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对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感进行不断的加强,也能够真正的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正常的情况下来说,就是要不断的对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及职业道德的素养进行加强。从而最终能够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明白,并且还要对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解。
(三)做好施工之前的技术准备
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工艺比较复杂和材料的种类比较多,以及施工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的特点,来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之前进行要求,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行做好。特别是对施工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要对施工的管理人员进行要求,工程设计的图纸进行提前的熟悉,还要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进行合理得计划,并且对每一个施工的工序进行详细得分析,要对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对工程建设现场的管理进行细化
要以最小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针对工程技术的管理过程当中,对于管理不科学的实际的情况,一定要进行相应的重视和关注,在竣工的时候,也要对管理进行全方面的加强,保证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和问题。在项目完工之后,必须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和评价,如果发现相关的问题,就必须要及时进行解决,在实际验收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本着严格的态度,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对于不合格的项目必须要及时的进行返工,并且返工的质量也要达到设计的相关的要求。
(五)建立健全的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
要对施工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对比,并且要让相关的施工的技术人员来对工程的内容和相关的要求有一个非常明白和全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对设计和施工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合理的解决,并且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有效保障,也要对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在条件允许的实际的情况下,施工的企业可以逐渐的参与到技术方案的设计以及制定的过程当中。
(六)加强构建工程现场管理监督的体系
对于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的非常重要的目标。对构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地加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必须要对一个工程质量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制定,并且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对工程质量的体系表进行详细得编制,其中,最主要就是要对相关的目标进行明确,来保证目标的实施和违反目标的手段,从而能够对整个工程在这个目标的带领下顺利得完成,进行有效的确保。第二,要及时的建立比较完善严格的相关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才是政策能够得到落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监管的单位必须要按照上述制定的相关的质量的目标,也对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的质量隐患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杜绝。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对于现场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的一个基础,另外其也是企业在整体管理工作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当中获得相应的份额,就必须要对现场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寻找比较有效的对现场管理水平进行提高的策略,才可以达到生存以及创造更大财富的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施工的企业应该在内抓现场,在外抓市场。利用市场来督促现场,利用现场来保护市场。从而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对现场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
[1]厉东.浅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 2015年10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10): 44-47
TU723
:B
1007-6344(2017)08-01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