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2017-04-10黄志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用情况中学教学信息技术

黄志华

[摘要]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是新奇话题,但是信息技术运用情况并不是理想化,甚至处于较为边缘化的状态。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却并没有广泛运用,甚至部分教师仍旧以传统教学方式作为主体,信息技术运用只是零星的点缀。面对该局面,要大力推崇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升课程教学的先进性。

[关键词]中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信息技术在当下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甚至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中,应用情况并不多见,甚至部分教师仍旧固执的坚持传统教学技术与形式,导致课程创新不足,课堂效率无法得到突破。面对该局面,要深层的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积极的针对问题寻找解决答案。

一、当下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现状

在中学教学中,年轻老师会积极的借助网络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获取到更多的有效信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教学提供了一定助力,但是从整体情况上来说,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那么突出与显而易见,甚至更多的中学课堂还是以传统板书的形式进行,即便在运用的情况下,也并没有显著高品质和高效果。而出现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发现问题显著尤为重要。

(一)缺乏课程先进性技术运用的氛围

在当下的中学教学中,大范围内并没有对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强制性的约束性规定,进而导致实际的运用频率与运用质量都无法得到显著提升。多数情况下只是课堂教学的点缀,并没有成为主体教学手段来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學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观国外,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中学教学的贯穿形式。而在我国大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贯穿了课程的整个流程,应用较为普遍。

(二)中学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中学教学不同于大学教学,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大量的时间不仅花费在新知识点的教学上,还有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习题的讲解上。相对于新知识点教学,习题讲解存在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如果运用电子课件表现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更熟练方便。而电子课件教学对习题讲解并不存在更大程度的优越性。同时部分情况下,如果要让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处理上显得更加多样化和趣味化,会占用课程较大时间,因此导致知识点的讲解效率下滑,部分教师由于对课堂纪律控制能力不足,因此不愿意过多的让学生课堂气氛过于兴奋。

(三)教师自身习惯制约

对于部分老教师而言,采用信息技术对于其技能有更多的考验,而对于教师而言,从教多年,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教学习惯与备课内容,他们纯熟的进行课程进行,不再希望额外的增加信息技术电子课件备课来增加备课的工作压力。同时教师每天也承担着较大作业和试卷批改压力,尤其是高三教师,其工作压力更大,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创新课程内容。而教师也是普通人,需要有自己的私生活,需要更多精力去处理家庭事务,由此不愿意将自己的私人时间投放到电子课件等教学技术革新的准备上。

二、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改良对策

(一)多提供教师人力资源完成信息技术操作

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为电子课件,但是电子课件要形成高品质效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充分研究相关技术,但是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足以高效完成。要充分的关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一方面让教师减少批改作业的时间,运用更多时间在课件准备上;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生给教师做助手,让教师在拟定好课件资料和形式后,让实习生完成课件的电脑制作过程,同时由于实习生更与学生年龄相仿,懂得学生的喜好,能够将课件制作的更符合学生需求。

(二)多提供教师信息技术资源

在信息技术运用上,多进行相关能力的培训,或者相关资源的提供。学校可以开通各种网络资源账号共享,让教师能够更充分的阅览到最新的教学成果与技术,将信息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实际课程建设中。同时对于如电子课件制作这种工作,可以充分的套用网络课件资源。那么教师就不用自己辛苦的进行全面内容的设计,提升了课件制作效率。同时课件制作完成可以反复性使用或者共享使用,提升了课件使用的效率。要积极的强调相关观念,提升教师对课件利用的实用性意识。

(三)学校管理好信息技术运用的硬件环境支持

信息技术的运用依赖于学习硬件设备的支持,例如网络设备、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等,只有相关设备齐全,并且完好,运行顺畅,才能有效的保证课前准备与课堂使用情况的顺利。避免硬件设备故障而导致长期不能有效使用,同时也要保证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尤其是计算机设备,需要及时更新来保证其运行效率。

(四)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划归到考核指标中

为了提升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频率与质量进行相关课程考核,并且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部分。对于新进教师,要对相关能力有基本的要求,从而避免日后信息技术所存在的技能阻力。让整体教师队伍上形成喜欢用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和常常使用的状态。而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而言,可以适度的放宽相关标准,但是对于新进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养成其良好的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资料、影像资料做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有效的建立教学情境化,避免课堂板书带来的效率低下,提升课程推进速度。图文结合更为便捷,减少了课程材料的准备,课件内容丰富,只需要小小硬盘携带就可以达到资源随取随用的效果。要充分的让教师看到其应用的优越性,广泛的使用在日常的中学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形式与内容进行有效的突破,让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先进性与吸引力。让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更纯熟的技能与先进的理念,尽可能的推动中学教学信息技术化的应用率。

[参考文献]

[1] 孙茂勇.锦上添花——中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神州(下旬刊),2012,(2):350-351.

[2] 麻双艳.中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参花,2013,(20):62-62.

[3] 胡龙保.中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有效运用浅谈[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2):76.

猜你喜欢

应用情况中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有线电视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
2010~2015年炎琥宁在治疗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大型体育设施的应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