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17-04-10刘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教学质量创新

刘爽

内容摘要: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有趣味的化学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喜欢上化学课。

关键词:教学质量;培养兴趣;能力;创新

G633.8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想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始做起,引导孩子们过好基本概念这一关,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等,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孩子们求知的巨大动力、也是孩子们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们能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并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

孩子们刚接触化学,开始一定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化学实验更吸引他们。但是越来越多的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以及基本概念時,通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通常会把化学看成“第二外语”或者认为化学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很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能够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为此我们及时对孩子们进行了化学史的教育,给他们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教材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在一生曾经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让他们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很重要的,它将关系到我们的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要孩子们识记的知识比较多,同时又很集中。如教材第三章中就出现了27种元素符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记住,所以我们从讲绪言开始,把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孩子们,并经常检查提问。我也会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小的卡片,把化合价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容易背下来的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操作“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该先通入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以后再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成红色铜时,应该先把酒精灯撤掉,然后等试管完全冷却以后再撤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就用了“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这节课知识,并且能够完整准确地说出这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其原因。

二、 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进行的。如果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满堂灌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随便各行其是,都不能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认识过程。就拿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45分钟内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接受,这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它除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求在课前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能结合学生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目标,教师要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重点讲解。既要符合孩子们的认识规律,还要激发他们的思维,扩大密度,让他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多练,不但要配合教材内容,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重点突破,设疑破难,创造思维的情境;而练则是巩固知识的必要的途径之一,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的实践,从而能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班级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了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不同点及可燃性以及还原性,进一步加深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几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较杂,涉及了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很多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给学生,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是如果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不同点来进行归纳对比,抓住它的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他们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课后的思考题给学生加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就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把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以及气体的收集方法等等,通过让学生们做试验让他们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要具备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和补充的能力。

三、加强和改进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必备的条件。教师可以设计某一实验的检验内容,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并完成化学实验。也可以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做为学生实验,用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的能力。

实践证明,只能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更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教学质量创新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